如果从我国的疆域地图上看,陕西非但不是中部省份,更不是西部省份,而是妥妥的东部省份,从陕西渭南去往东部沿海的距离只有800公里,而从宝鸡去往西部西藏国界有2500公里,是向东的3倍。虽然我国地图并不是规则的几何图形,但是从当前的距离上看陕西确是没有那么靠西。之所以陕西划分在“西北地区”与历史原因以及国家战略有关系,历史上我国的疆域还没有当前这么大,过了陕西再向西就是边缘省份了,比如陕西西部的甘肃,甘肃的阳关、玉门关、嘉峪关都是长城上著名的关口,出了这些关口便是关外的存在,所以那个时候陕西绝对是西部省份。另外,当前我国西北五省是陕甘宁青新,这几个省份除了陕西、甘肃其他三个省份的少数民族比较多,并且因为地处西北发展上有些缓慢,甘肃的地形狭长且大规模城市很少,只有陕西的发展还算不错,尤其是西安,西安因为所处的关中平原以及历史上便是重要城市,所以国家战略上陕西划分在西部更能有效带动西北的发展。最后,有些人说陕西是中部省份,其实单纯的从我国地域地图上看,说陕西是中部省份也无可厚非,陕西与河南、山西、湖北相交界,这几个省份基本上都处在中部,而向北便是内蒙古,内蒙古划分在华北地区,所以说陕西处中部也说得过去,并且西安作为我国北方的铁路交通枢纽城市,从铁路分布距离上看,陕西也处在中部。欢迎关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讨
陕西省有10个城市,分别是:西安、宝鸡市、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延安市、榆林市、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1、陕西简称“陕”或“秦”,省会西安,位于西北内陆腹地,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抵四川、重庆、湖北,北接内蒙。2、西安,古称长安、镐京,是陕西省会、副省级市、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一带一路”核心区、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扩展资料:1、西安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聚集的城市之一,在校学生人数仅次于北京、上海,居第三位,是高校密度和受高等教育人数最多的城市,是三大教育、科研中心之一。2、陕北晋语蕴含着丰富的方言资源。陕北晋语在语音、词汇、语法上都与毗邻的中原官话有显著区别,显示出了独特的地域特征。3、西安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经济、文化、商贸中心,新亚欧大陆桥及黄河流域最大城市,四大古都之一,美媒评选的世界十大古都之一。4、西安是首批优秀旅游城市,文化遗存具有资源密度大、保存好、级别高的特点,在旅游资源普查的155个基本类型中,西安旅游资源占据89个。
1. 西安市中心是城墙内一圈:西安人也称其为古城区,算是西安的一环内。西安的城墙,建于明朝,距今有六百多年历史,城墙内还有著名的钟楼、鼓楼、城隍庙、回民街八路军办事处等古迹和景点。但是受到西安市2002年颁布的《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规定古城内建筑严格限高(36米以内)及风格要求与古迹协调政策影响,城内都是老破旧的房子,几无拆迁可能,所以西安城内并不具备投资房产价值。从西安房价趋势看,城内也确实几乎无涨幅!2. 西安投资当首选西咸新区原因1: 区域定位高西咸新区为全国第七个国家级新区,2017年西咸被西安托管,百业待兴,前景广阔! 原因2: 离西高新近西安高新区经过十几年发展,已成为全国第四的高新高新开发区,但是其土地资源已经枯竭。未来西高新,必然往西延伸到西咸新区。西咸也是西高新高收入人群的优先购房之地。原因3: 投资热土2007年,交大创新港、华侨城600多亿、绿地501西北第一高楼、三个西湖大小的昆明池(这是西安的海啊)、海航物流等一系列大项目落地,已是投资热土!外商云来!原因4: 大开发商纷纷抢驻,土地价格攀升中海、绿地、碧桂园、万科、蓝光、中建等一线开发商纷纷抢驻,沣东沣西部分作为被最先重点开发的区域,土拍楼面地价从原来的一千多一平米(房价1万左右)快速攀升到三千多(对应房价估计也一万四+)。高新、曲江是西安的老牌热点,西咸是燃起的新贵,当下及未来热点! 未来十年,看西咸! 投资购房,首选西咸,已是当地投资人的共识!
我是西安人,我现在出差就在哈尔滨。这是我第二次来哈尔滨,十五年前我来过一次,如果说十五年前做比较的话,哈尔滨绝对完胜西安。但是十五年后的今天,就我眼中的哈尔滨,无论是城市建设、人文环境,西安可以把哈尔滨甩出好几条街去!我就搞不明白,为什么哈尔滨硬件也不错,但整个城市破败不堪、垃圾成堆,怎一个脏、乱、差了得!反观西安,经过这几年的城市建设和综合治理,城市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是有一点,哈尔滨的空气质量要比西安好很多,但是哈尔滨在这方面可以做的更好。我从大庆市走绥满高速到哈尔滨,一路上公路两边的田地里是狼烟滚滚,到处都是农民的烧荒的景象。大家可是要知道,在西安城郊前几年治理农民烧荒问题的时候,可是下了大力气的,只要发现有农民烧荒的现象,抓住之后行政拘留7天,罚款2000元,现在基本上已经没有了烧荒的现象了。希望哈尔滨在这方面也要加强治理。现在永康书记调任黑龙江履职,极有可能接任哈尔滨市委书记,希望哈尔滨在永康书记的带领下,彻底改变城市的面貌,等到我下一次再来的时候,让我看到一个焕然一新的“东方小巴黎”!
坊间有这样一句调侃的话:东北三省像一省,而陕西是一省像三省。说的就是陕西的地域差异性。陕西地势呈南北高,中间低的形状,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为三部分。北部高原、中部平原、南部秦巴山区。这三部分又被称为陕北、关中、陕南。如果细分的话,陕北和关中的界线从东向西依次为:韩城市芝阳镇、巍东乡、新城街道、西庄镇、龙门镇;韩城——合阳分界;黄陵——澄城、合阳分界;白水——洛川分界;白水县林皋镇、荛禾镇、北塬镇;印台区——富平县分界;宜君县哭泉镇、云梦镇、王石凹镇;印台区玉华镇;黄陵——旬邑分界。而关中和陕南的分界线由东向西依次为:洛南县——商州区、丹凤县分界;蓝田——柞水、商州区分界;长安区——柞水县分界;户县——宁陕分界;周至——佛坪、宁陕分界;周至县厚畛子镇;太白县桃川镇东界、南界;渭滨区——凤县、太白县分界;陈仓区——凤县分界。陕北、关中、陕南三地的地貌特征不同,陕北地区属于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海拔900—1900米,总面积8.22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0%。陕北地貌关中地区则是台塬和平原,地势相对平坦,海拔460—850米,总面积4.94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4%。关中地貌陕南属于秦巴山区除了汉中盆地较为平坦外,其余基本都属于山地,海拔1000—3000米,总面积7.4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6%。陕南地貌陕北、关中、陕南的气候也不同,差异性也较大。陕南属于北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4—16℃。气候相对湿润。关中以及陕北大部分地区属于北亚热带气候,陕北北部榆林一带的长城沿线则属于中温带气候。陕北年平均气温7—12℃,关中年平均气温12—14℃,关中为半湿润区,陕北为半干旱区。陕北、关中、陕南三地的语言习惯也不同,陕北方言属于晋语方言,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也夹杂了一些蒙古语。与普通话不同的是陕北方言至今保留入声,共有24个声,即有全浊声母V,Z和次浊声母η。方言词汇也有自己独特之处。陕北方言习惯于给单音节词加上一些没有意义的字,使其变成双音节词,比如圪峁,圪梁,圪洞,圪楞,圪钵以及绿格茵茵,干格巴巴,齐格争争,慢格腾腾等。陕北方言还有一大特色就是含有丰富多彩的摹拟词,比如笑格盈盈、红格丹丹、嫩格蛋蛋、稳格堰堰,直格挺挺,端格争争等,这些用词在陕北民歌中体现的淋漓尽致。陕北方言中也有许多忌讳,比如陕北人忌讳说别人是盖佬、炒面神、嫖脑;忌讳自己被说成八成胡脑髁、搅茅辊、瓷脑;忌讳说儿人、儿事、儿话、儿路、毯势等不吉利话;忌说别人的孩子胖。陕北方言属于晋语语系不同的片区,陕北的佳县、吴堡县、清涧县属于晋语方言的吕梁片;而府谷、神木、靖边、米脂、绥德、子长、子洲等县属于晋语方言五台片;榆林市和横山县属于晋语方言大包片;在2009版《语言地图集》中,把陕北的延安市、延长县、甘泉县从原属的中原官话中分出,与延川县、志丹县、吴起县、安塞县组成了晋语方言志延片。陕南方言比较复杂,秦岭横亘陕南北部,与四川、重庆、湖北、甘肃、河南等数省接壤,历史上临近各省人员迁徙频繁,带来的各自语言相互融合渗透,形成了独特的陕南方言。陕南北部少量县区属中原官话区,南部属西南方言区。陕南人讲话风格婉转悠扬,吐字较快,咬音较轻,圆润如歌,听起来缠绵,甜柔,但有些地方的方言比较难懂。陕南人忌讳说“癞呆”、“蔫皮子”、“烧料子”,“铲锅巴”,“烧火”等。在2009版的《语言地图集》中,把陕南汉中地区(洋县除外)、安康地区的岚皋县、汉阴县、宁陕县、石泉县、镇平县、县等归于西南官话(西南方言)川黔片陕南小片;汉中洋县、安康、商洛部分地区属于中原官话关中片方言;而安康的部分地区、柞水县、镇安县(部分乡镇)、丹凤县(部分乡镇)、白河县(部分乡镇)、旬阳县(部分乡镇)、平利县(部分乡镇)、商南县等八县市归属于江淮官话竹柞片,使用人口大约180多万人,在这八县市中,由于历史上移民迁徙的原因,还有数十万人说的是赣语和湘语。关中话又分为关中方言东府话和关中方言西府话,东府话属于中原官话的关中片方言,其主要使用区域包括关中地区的西安、咸阳(除长武县)、渭南、铜川各县市区,陕南地区的洋县、安康市(汉滨区部分)、旬阳县(县城及部分乡镇)、白河县(县城及部分乡镇)、平利县(县城及部分乡镇)、商洛市(市辖区)、洛南县、山阳县(县城及部分乡镇)、丹凤县(县城及部分乡镇)、镇安县(县城及部分乡镇)、西乡县(部分乡镇)、城固县(部分乡镇)。陕北的洛川县、黄陵县以及黄龙县。关中方言西府话属于中原官话秦陇语系,主要使用区域包括关中的宝鸡地区各县市区和咸阳长武县,陕北的富县以及定边县。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陕北、关中、陕南形成的地方文化和民俗风情也不同。陕北流行陕北民歌、陕北说书、陕北秧歌、陕北道情、陕北二人台、陕北碗碗腔、由于靠近山西,陕北人也喜欢山西的晋剧。陕北说书关中地区最受欢迎的是秦腔,除了秦腔以外,关中各地还有跳戏、关中秧歌、关中道情、眉户、弦板腔、线腔、老腔、碗碗腔、阿宫腔、同州梆子等地方小戏。华阴老腔陕南流行弦子戏、商洛花鼓、端公戏、八岔戏、大筒子、汉调二黄、汉调桄桄、歌剧。陕南民歌陕北以种植杂粮为主,关中则是以玉米、小麦等为主;陕南则是鱼米之乡,以水稻和油菜为主。不同的物产也形成了不同的饮食习惯。陕北流行的地方小吃有钱钱饭、卤煮驴板肠、陕北米酒、火烧、黑楞楞、蜜汁南瓜、洋芋檫檫、油馍馍、碗砣、抿节、陕北大烩菜等。陕北油馍馍关中地区各地都有非常丰富的地方小吃,主要还是以面食为主。有名的有岐山臊子面、油泼面、凉皮、肉夹馍、羊肉泡馍、凤翔削筋面、乾县酸汤面、礼泉烙面、蓝田饸饹等等。关中美食陕南风味小吃主要有安康蒸面、安康八大件、浆水面、菜豆腐、粉皮子、豆瓣鱼、米糕馍、麻辣鸡、柿饼、豆腐饺子、蒸雪糕、核桃馍等等。陕南美食陕北、关中、陕南的民居也是各有风格,陕北是以窑洞为主,一般会选在向阳的坡地上建造窑洞,背靠山坡,面向开阔地带,少有树木遮挡,一般是三孔或者悟空窑洞组成一个庭院,中间的窑洞为正窑,有的分前窑和后窑,根据所需来进行设计建造。陕北民居窑洞房子半边盖是关中民居的一大特色,传统的家居一般都是“人”字型结构,关中地区把这种房子叫“安间”房,又叫上房。里面住着主人和老人,结构都是厅房、两边是卧室。 一个院落除了上房还有偏房,在关中叫厦子房,房子的结构是“人”字的一半,就是半边盖的“怪”房子。关中有民谣为: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省料省木材。遮风挡雨又耐寒,冬暖夏凉时运来。关中民居特点陕南地区地势较为复杂,人们在选择建房时因地制宜,因而形成的民居形式多样,传统的民居有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三合院和四合院。石头房多建于镇巴、安康、西乡山区;竹木房多建于南郑、宁强、城固山区;吊脚楼多建于沿江集镇;三合院和四合院多建于地势相对平坦的地区。陕南民居陕北是革命圣地,关中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而陕南则是我们称谓“汉”的来源地。陕西的十个地级市中,榆林市和延安市位于陕北;宝鸡、杨凌、咸阳、西安、铜川、渭南五市一区地处关中,而商洛、安康和汉中在陕南。无论怎么区分陕北、关中和陕南,对内我们是兄弟姐妹,对外我们都是陕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