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本书很火,它是“爷爷的日记”。
写日记的人是86岁的老人陈千炜,这本日记总共四本,从1999写到2020,耗时整整20年。日记里的“主角”是老人的孙女陈潞,而日记的内容,是女孩从出生到现在的点点滴滴。
就在去年,老人生了一场病。待康复出院,老人就将自己收藏的邮票等物品交给了子孙后辈们,而他的小孙女陈潞受到的却是整整四大本日记。
日记的第一页,写着“一个幸福小生命的诞生与成长,关于潞潞的日记,爷爷记”。
简单几个字,却是充满郑重和爱意,以及对这个刚刚出生的孩子无限的疼惜和喜爱。
今年23岁的陈潞看到这四本日记时,心情又震惊又感动。因为当时她爷爷的身体还是很虚弱,她也没有勇气读下去,而爷爷现在身体好转,陈潞也慢慢将这本读完。
日记里记载着她23年的人生,以爷爷的视角,慢慢铺展开来,从乳牙萌发写到蹒跚学步,从小小一只写到亭亭玉立,这种感觉很神奇也很令人动容。
比如说“一月能听人说话,二月能扮怪面孔,三月能手执玩具玩,四月长出两只下门牙......”
陈潞深切的感受到这份爱,她曾说“爷爷是这个世界上最爱我的人”
如今,陈潞知道与爷爷的相处时间将会越来越珍贵,她不想错过爷爷晚年的每一天,所以祖孙二人的电话越发频繁,也经常一起见面出游。她想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就陪伴爷爷对她深沉的爱。
这份日记对于陈潞来说很重要,对已经86岁高龄的老人来说更是,当眼睛已经花了,手已经不能动了,仿佛只要摸着这本日记,依旧还能感受到当时记载孙女成长生活时雀跃、满足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