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再次召开会议,分析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研究部署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地见效。会议再次强调了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持续抓紧抓实抓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结合5月10日,吉林省按照国家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标准,将舒兰市风险等级由中风险调整为高风险的新闻来看,中央再提保持警惕也就不意外了。
实际上,当前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势头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国内个别地区出现聚集性疫情,新冠肺炎疫情还有很大不确定性。湖北省疫情防控已由应急性超常规防控向常态化防控转变,但并不意味着防控措施可以松一松、歇一歇。越是在这样紧要的关头,我们更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越要防麻痹大意,防松劲轻敌。
常态化防控,思想不能松,牢记“谨慎捕秋蝉”。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越是接近胜利之时,思想之弦要绷得更紧。若到最后时刻走了心、散了气、松了劲,“战果”也可能成为“败绩”。尽管一些地方确诊人数已经清零,区域风险指数下降,但也要清醒看到国内外疫情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各地人员流动和聚集增加带来疫情反弹风险依然存在,特别是国际疫情快速蔓延带来的输入性风险增加。我们尚需打起十二分精神,砥砺愈战愈勇的坚韧之气、决胜之心、必胜之念,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站好“最后一班岗”,不获全胜不收兵。
常态化防控,措施要持续,不可“大意失荆州”。“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舒兰事件也反映我们当前的防控工作仍然存在“缝隙”,也为我们进一步查改防控薄弱环节敲响了警钟。百密一疏则可能功亏一篑,疫情防控需做实做细、重视细节、填补漏洞。严格落实小区封闭管理、强化值班值守、加强出入口管控、做好重点人员监测……每一项细小的工作都是防控大局中的扎实一环,每一个普通的个体都是防疫战线中的重要一员。防疫工作容不得半点差池,细微差错均可能导致整个大局溃堤。
常态化防控,发展要抓紧,争取“三军尽开颜”。今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 规划的收官之年,这个全年目标绝不能动摇。战疫叠加战贫,各项工作任务更重,难度也更大。于此之时,我们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精准稳妥推进复工复产,开展好援企、稳岗、扩就业等工作,做好 “六稳”强化“六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各项任务。正因为脱贫形势急、时间紧、任务重,我们更不能在防控上“松一松、歇一歇”,绝不能因一时大意影响全年大计。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面临如此形势,广大基层干部要沉下心来、立足当下,不急躁、不虚浮,踏踏实实站好疫情防控“最后一班岗”。领导干部要真“沉”以待,做到“一竿子插到底”,用脚下的泥、衣上的灰、身上的汗、心中的情,换来干部群众脸上的笑。可以肯定的是,持之以恒、一鼓作气,我们一定能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雅安市芦山县杨肖和)
[ 责编:曾震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