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一个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人才环境,能让人才各尽其能,各展所长,实现人尽其才。人才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的因素,即便有最先进的技术设备、最完备的物质资料,若没有人才,所有的一切将毫无结果。因此,对于人才的有效管理和高效利用,是一切创新的最基本条件,我们要扎实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为国家事业发展贡献智慧。
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我们要创造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重要的是要让人才得到公正的评价和激励,使人才有成就感、获得感。因此,我们要以职业属性和岗位要求为导向,坚持用能力、实绩、贡献评价人才,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使用物质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措施,让人才的贡献得到及时的、相符的激励,体现党和国家对人才和知识的重视,使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我们要建立人才激励机制的政策,既是鼓励人才到基层去实践锻炼的号召,又让现有的“经验型”人才提高了社会地位,使人才能够安心留在基层,当然这只是鼓励人才留在基层的一种创新,如何使“鼓励人才到基层去”落到实处而不是一句口号,这就要从政策上引导优秀人才到艰苦地区,沉下去、留得住、用得好。
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我们还要引进培育一批创新型人才,为我们的高新技术产业招兵买马,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以协调的理念去引才育才,既要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引才,也要为现代农业和城乡统筹发展引才;要引进一批懂环保、资源节约型的人才,推动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切实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我们既要用事业感召、以精神激励,也要重视必要的物质激励,两者相得益彰,多策齐头并举,我们还要营造让人才得以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才能充分发挥他们投身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使人才不断涌现、源源不断,才能用人才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四川省成都市吴海涛)
[ 责编:李伯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