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晓芳
近日,海南省五指山市纪委监委通报了五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其中一起为市文联原主席卢艳卿违规发放津补贴问题。经查,市文联在出版刊物时,卢艳卿以编辑、校对等名义违规发放津补贴,其中自己领取6050元;此外,市文联举办文艺大联展活动时,卢艳卿又违规给自己发放补贴8000元。
谁能想到,市文联主席为了给自己广开财路,竟“做戏做全套”。专门设置了一套“职位表”不说,还让自己“身兼多职”,当主编的同时肩负校对工作,貌似全才;给自己安上多重身份,真名和“文心”“王海花”等所谓笔名“花式”上阵,渐欲迷人眼,令人不得不感慨其为了自开“稿费”的决心。但即便是制造了重重迷雾,也不过是掩耳盗铃,其监守自盗的真相终究会有曝光的一天。
从“自己负责刊物的编辑出版,就应该获取相应报酬,否则,就对不起自己加班加点的付出”“那也不是我的本职工作,我付出了努力领点补贴是应该的”的振振有词中不难发现,卢艳卿认为这些“辛苦费”的获得名正言顺、理所应当。但在争取自己“应得的权利”的同时,她又可曾想到这本就是“应尽的义务”?作为市文联主要领导,对市文联主办的刊物进行编辑、排版、校对本就是其本职工作。工作再苦再累,也要坚定“莫贪莫伸手”的信念,明确“为谁辛苦为谁忙”的问题。有时间和精力绞尽脑汁给自己谋私利,倒不如将心思实实在在地花在如何更好地办好实事上,可别因“辛苦费”让辛苦工作成了笑谈。(许晓芳)
[ 责编:李海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