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居家模式的人们,干点什么最合适?读书,长知识、平心态、享快乐,或许就是待在家里最有趣的事。今天(23日)是世界读书日,我们回头看看几个月来,武汉人的读书故事。
在疫情期间,武汉市很多市民都选择在家中读书,市民牟汉雪在封城的七十多天里读了两三本书,他说这段时间在家正好是读书时间,把过去买的还没有拆封的书正好拿出来读一读。
武汉市民 牟汉雪:这一段期间把读书的习惯和爱好又捡回来了。在家里静静地读书,不光学到很多知识,说实在话让人心非常静,这一点是很好的。
牟汉雪说,在居家的那段日子里大家不光读书,还与辖区的书吧建立读书交流群,在线上分享读书体会,并且大家还相互推荐好书、新书。
武汉市金桥书吧负责人 张璇:分享一些读书的心得,这种读书的活动虽然没有我们以前的活动那种现场效果,但是也很好地在疫情期间帮助我们大家排解了很多心理压力,也提升了自己。
据介绍,武汉市江汉区文化旅游局在疫情期间不光为辖区内的市民提供在线阅读平台,还为辖区内的方舱医院提供图书角,医疗队驻地提供临时阅读处,通过知识来传输正能量。
武汉市江汉区文化和旅游局职员 张线:挑选书籍方面,我们可以说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一个是励志的,一个是历史的。我们主要的目的是通过这些好的故事或者历史去激励他们。
为向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工作人员表示崇高的敬意,表达战胜疫情的决心,书友群里大家主动发起“抗疫情暖人心”线上书画作品展,不到十天,有500多个家庭投稿,作品超过700幅,投稿年龄最小的6岁,最大的还有80多岁的爷爷奶奶。胡长森就有一幅国画被入选,他说这幅画是武汉解除离汉通道管控的那天完成的,这幅画的线条就想表达一种朝气。
武汉市民 胡长森:我的构图是一种向上的表现形式,表现人们期待着欣欣向荣的感受。
武汉市金桥书吧工作人员 肖方雄:原先在我们发起这个事情的时候,我们在担心,就是会不会大家不那么热衷,可我们把这个消息发布出去之后,在两天的时间里,我们邮箱里面就已经有很多作品传过来。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我每次看,心里都还是很受鼓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