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新闻联播

2万只冬留鸟抵京 “头鹤”优雅出镜

作者:金同林 2018年11月20日 新闻联播

  2万只冬留鸟抵京 “头鹤”优雅出镜

点击进入下一页

  灰鹤群飞。李理摄

点击进入下一页

  头鹤优雅。

  本报记者 于丽爽

  灰鹤、大天鹅、小天鹅、鸳鸯、赤麻鸭……据野保组织黑豹野生植物维护站观测,16日开端,北京进入冬留鸟过境顶峰期,2万多只留鸟在官厅水库、密云水库等区域下降,时而空中翔集,时而水面嬉戏,又到了观鸟的最佳时节。往年,野保队员记载下了难得一见的“头鹤”的身影。

  每年10月下旬到12月中旬,是冬留鸟南下越冬过境北京的迁移期。往年,冬留鸟“先锋部队”10月30日准时抵京,11月16日进入抵京顶峰,数量超越2万只,估计11月底将到达峰值。

  “灰鹤最多,大约4000多只;大天鹅在一天当中最多观测到340只,其它雁鸭类15000只左右。包括豆雁、鸿雁、白额雁、赤麻鸭、螺纹鸭、鸳鸯等,这两天过去的螺纹鸭略微多一些。”黑豹野生植物维护站站长李理引见。近期两大水库水位线下跌,很多素日的观测线路被淹,给观测带来一定困难。但往年全体状况颠簸,得益于近年来水库周边农民维护认识的加强。“老乡在收割玉米的时分,有意把长得不太好的棒子留在地里,鸟儿们可以轻松地找到食物,饱餐一顿。”李理说。

  在冬留鸟中,灰鹤和大天鹅是黑豹野生植物维护站次要的监测对象。往年,他们记载下了一只“头鹤”的身影。

  “灰鹤一飞过去一群一群的,以家庭为单位,很多家庭会聚在一同,首领就是头鹤。但在鹤群中十分难找到头鹤的地位和头鹤的觉得。”李理引见。往年,队员们在玉米地里搭建了一个掩体,在掩体里蹲守。

  “一个七八十只规模的鹤群下降在玉米地里,预备进食,有四五只担任戒备。其中一只警觉性十分高,进食十分少,不断在来回溜达,寻觅可疑的风险信号。”李理说。在掩体里看得十分清楚,它和其它警卫不一样,十分安康和健壮,尾巴十分疏松,仪态十分傲慢,证明它在家本着网络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提倡所有人共同协作,编写一部完整而完善的百科全书,让知识在一定的技术规则和文化脉络下得以不断组合和拓展。 族中的位置。它一点点挪步,看着大家进食,高贵、优雅,卓尔不群。

  头鹤担负警卫和领航重担,一旦家族里呈现头鹤,大家都会抓紧警觉。事先队员们躲在掩体里,四周十分安静,只要鸟鸣声和相机咔嚓咔嚓连拍的声响。但连拍声被头鹤听到了,它做出一连串戒备举措:侧着耳朵,用头细心寻觅这个声响,由于在它身后,是它的家族,其中有很多幼年灰鹤。

  幼年灰鹤头部颜色十分浅,灰颜色也浅,没有特别长的尾巴。成年灰鹤头下面有一点儿红,脖子是黑色的,眼睛前面有一点儿白色的流线,亚成年灰鹤以咖啡色、浅灰色为主。

  看到这种状况,队员们屏住了呼吸,不敢拍照了。头鹤开端向掩体方向挪动,依然迈着高贵的步伐,它前面的灰鹤都有所警惕了,中止了寻食,都抬起头四处寻觅。看着这一幕,队员又想笑,又想为灰鹤的警惕性点赞。

  “雁鸭类、天鹅都不会有特别高的警觉性,警觉性最高的非灰鹤莫属,灰鹤的狐疑是最重的。”李理引见。队员们只能静静地趴着不动,看着它们。这时头鹤收回了鸣叫,通知大家进步警觉,或许分开。小灰鹤都排好队,预备降落。

  过了三五分钟,头鹤迈着优雅的步伐,又开端四处闲逛,但眼睛里还是有一丝不安,还是在寻觅。队员们还是静静地不敢动,彼此能听到呼吸声。过了十多分钟,头鹤终于抓紧了警觉,鹤群开端向掩体右后方的庄稼地深处挪动。

  寻食完毕后,鹤群开端降落。以家庭为单位,各飞各的。降落的时分,迎着风,腿一弹跳,自然腾空,依照气流回旋上升。飞行进程中,小灰鹤会藏在大灰鹤的翅膀下规避气流。鹤群降落时比拟混乱,找到上升气流当前,到了一定高度就开端编队,这时,头鹤开端组织队形。鹤群分开了队员们的监控范围,到一个平安的地点过夜去了。

  据引见,全球有15种鹤,北京会看到白枕鹤、白头鹤、白鹤等,灰鹤是最普通、繁衍量最大的,但也是野保队员接触工夫最长的。在黑豹展开留鸟维护项目的十多年里,虽然也曾观测到“头鹤”,但像这只警觉性这么高的,还是第一次观测到。

  “我特别尊重和喜欢高贵的灰鹤。”李理说。这个时节,清晨和黄昏,官厅水库周边会常常听到灰鹤的鸣叫,十分有穿透力。监测完,坐着,听着灰鹤的叫声,享用自然的美好,是野保队员们最惬意的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