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新闻联播

武汉:放慢航运中心建立 推进高质量开展

作者:张同林 2018年11月20日 新闻联播

  原标题:武汉:放慢航运中心建立 推进高质量开展

  武汉航运中心建立初见雏形,正向古代化、生态化、国际化港口迈进

  11月16日,武汉新港委推进江海中转1140集装箱示范船首航

  武汉规划建立铁水联运工程,打通从阳逻至中西部通道

  8月19日,阳逻港码头岸电零碎正式投入运营

  8月31日,长江内河首批纯电动集卡车投入运营

  5年前,党和国度指导人视察武汉新港作出指示,长江流域要增强协作,发扬内河航运作用,把全流域打形成黄金水道,给阳逻港赋予了更高的责任和使命。阳逻港必将成为中国中部货物集散中心,这个中心必需打通阳逻港与公铁衔接的大通道,才干发扬黄金水道最大价值。

  依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放慢多式联运开展”,武汉新港管理委员会用实践举动践行担当,不负嘱托,牢记使命、砥砺奋进,从先期大建码头,进而广辟航线,规划建立铁水联运工程,鼎力开展航运效劳,片面开展航运产业,走出一条内海洋区建立航运中心的探究、开展之路,已根本构成了武汉效劳流域的航运枢纽格式,建成了航运中心的功用框架体系。

  高规范规划

  打造内陆最大铁水联运枢纽

  11月18日上午,阳逻港铁水联运一期货场,只见3台桥吊正繁忙地将集装箱起吊到列车上。“这些货物都是从上海‘坐船’来,从港区运到这里预备‘搭乘’火车去成都。”货场一名担任人引见,从上海经过阳逻港,到成都的铁水联运通道是武汉新港往年打通多式联运重要通道之一,每集装箱比原来的传统运输形式浪费1000多元。

  而3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菜地和荒坡。

  2011年1月,《国务院关于放慢长江内河水运开展的意见》出台,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立归入国度长江经济带开展战略。

  依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武汉新港委编制出《武汉航运中心总体规划》,将建立快递之都、顶水之港、提单武汉,打造具有全球性供给链整合才能和生态航运引领效应的国际航运中心。

  如何完成这一规划目的?阳逻港作为水上“东大门”,只要打通“最初一公里”,才干完成多式联运的无缝衔接。武汉新港提出打造铁水公空无缝对接的多式联运体系,做大做强阳逻港转运枢纽,降低综分解本,进步物流效能。

  武汉市推进“‘一带一路’建议、长江经济带战略”集装箱铁水联运示范工程归入全国首指示范项目。铁水联运一期工程2016年6月开工,2017年12月底竣工,往年3月进入常态化运营。至此,武汉集装箱铁水联运改动了历史格式,码头与铁路货场的间隔由以前的60公里(吴家山—阳逻)、22公里(滠口—阳逻)延长至如今的2公里。

  但一期工程货场距港区仍有2公里,需公路接驳,并未完成“铁路进港区”无缝衔接。而且,目前铁水联运一期直达才能仅10万标箱,无法满足阳逻港开展需求。

  为此,武汉新港委组织设计规划单位制定方案,启动铁水联运二三期工程。

  往年2月2日,武汉新港委组织编制的《阳逻国际港集装箱铁水联运项目报告》专家征询会在武汉召开,阳逻港铁水联运二期、三期工程经过专家评审。

  铁水联运项目从方便“水铁联运”动身,共分三期施行,项目建成后,武汉铁水联运才能将由10万标箱提升至210万标箱左右,最终使铁水联运箱量比重达20%。。

  武汉新港委担任人表示,武汉将成为中国际海洋区最大的铁水联运枢纽通道,发扬长江黄金水道和内陆出海口作用,衔接欧亚大陆桥,以阳逻铁水联运明显的本钱优势和集疏运才能,使武汉成为欧亚大陆桥新的“桥头堡”。

  打造品牌航线

  构建“轴辐式”联运网络

  “港口是骨架,航线是动脉,联运是翅膀,产业是血液”,武汉新港委从塑造品牌航线动手,培育航线,创新开展阳逻港至上陆地山港的江海中转,构成长江中游航运主枢纽。

  2013年3月,武汉江海中转守旧武汉—上陆地山港“天天班”航线。以水水直达衔接宜宾、泸州、重庆等长江下游港口城市,当年9月守旧泸州—武汉—台湾集装箱快班航线。

  2014年7月,武汉至东盟四国航线守旧。2015年9月,武汉至日本、韩国集装箱快班航线启航,构成了一批品牌航线。

  江海中转航线已成为长江中下游外贸集装箱运输量最大、最为忙碌的航线。为了扩展辐射范围,武汉新港守旧中三角省际集装箱公共班轮航线,打通了武汉—岳阳—九江三港之间物流新通道。

  目前,武汉新港已构成了以武汉至上海为轴,长江中下游港口至武汉新港为“内陆辐”,上海至全球为“远洋辐”的全球性江海联运网络,2018年1至10月,水水直达箱量占武汉港总箱量比例由初期的29%增至43.57%。

  去年11月5日,首艘近洋直航守旧,从阳逻动身直航至日本千叶县的袖浦港。到目前为止,已守旧20班次中转日本、韩国、越南等地近洋直航。

  2017年,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35.56万标箱,稳居长江中下游港口第一位;汽车滚装量完成84.53万辆,成为内河最大、全国第三的汽车滚装运输中心;货物吞吐量完成1.0018亿吨,单一港口货物吞吐量初次打破亿吨大关。2018年1至10月份,集装箱吞吐量126.46万标箱,同比增长15.36%。汽车滚装运量77.8万辆,同比增长14.48%,完成年度目的81.89%。目前,全省80%以上的进出口货物是经过武汉新港完成的,阳逻港已成为湖北武汉参与国际国际经济分工的重要窗口和咽喉。

  在打造江海中转联运品牌线路的同时,武汉新港积极探究武汉-上陆地山江海联运规范船研发建造,施行船舶晋级换代,推进船舶大型化,施行规模化运输,助推全流域航运完成效益最大化。11月16日,首艘江海中转1140型集装箱示范船举行首航典礼,这是阳逻港初次开启千箱级集装箱运输,在武汉航运史具有划时代意义。

  区港联动

  构筑便捷高效的多式联运体系

  在效劳配套方面,武汉新港施行区港联动,抓口岸功用,与多式联运互为发力,构筑便捷高效的多式联运体系。

  武汉新港空港综保区2017年8月9日封关运转,完成阳逻港、铁水联运、中欧(武汉)班列、天河机场四大国际物流通道的互联互通。阳逻港综合保税园区依托紧邻港口的区位优势,往年5月,成功完成了“岸边直取”区港直通形式,即集装箱不落港区堆场,经过区港联动卡口直接进入保税园区,同时也可以直接从保税园到多式联运货场,完成“快收快发”。截至10月12日,阳逻港园区曾经累计完成进出口货值10708万美元。

  同时高端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制造、新零售、新技术、生物制药等新的产业集群正在迸发活力;创新驱动、科技支撑、知识产权转化、技术转移等新的动能正在超越旧的动力,新经济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阳逻港国度出口肉类、粮食、水果指定口岸为多式联运互为打造了配套效劳功用。

  放慢构筑监管效劳平台,2015年12月,海关总署批复赞同武汉设立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去年12月28日,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项目开工。项目紧邻阳逻港一、三作业区,估计2019年投入运用,将进一步提升阳逻港的综合功用。

  11月12日,阳逻港一期码头,外地来的港口码头担任人调查了纯电动集装箱卡车运转状况后,拍案叫绝。首批3辆运营纯电动集装箱卡车于8月31日投入运营,经过测算,每台纯电动集卡车比柴油集卡车浪费1.4万元。

  武汉国际集装箱无限公司董事长谢炳木引见说,公司原来12台集卡车都是柴油车,如今全部改形成纯电动集卡车,一年可浪费费用16.8万元。他们同时对集装箱龙门吊混合动力零碎和岸电设备停止改造,将阳逻港一期打形成长江内河首家绿色港口示范码头。

  阳逻二期码头,一艘集装箱轮船靠岸,马达轰鸣,当接上码头智能岸电箱电源后,马达声立刻中止,烟囱烟雾立刻消逝,船上设备照常运转。

  此前,船舶抵达阳逻港靠岸,随着货物卸下装运的同时,轮船引擎并不会熄灭。经过柴油机发电,每小时净化物排放量122.5千克,船舶一次靠港约20小时,净化排放2040千克。

  为落实“共抓长江大维护”重要指示,武汉新港委立足生态长江、绿色港航的总体要求,以增加船舶排放为重点,在三个码头全力推进港口岸电建立。截至目前,曾经在阳逻港区已装置14台智能岸安装,同时为112条船舶收费装置与智能岸电箱相婚配的船用电缆接头。实验后果标明,靠港船舶运用岸电可浪费动力费用30%左右,降低港口净化15%以上。

  集聚辐射才能

  打造中国际陆货物分拨中心

  多式联运的开展,使得武汉渐渐成为货物集散中心。2017年,金口港与长江对面的沌口港、纱帽港完成汽车滚装运输吞吐量成为全国第三、内河最大的汽车物流集散地,初步构成长江流域汽车物流集聚分拨中心。

  近年来,武汉新港委迷信预判集装箱运输开展趋向,创新推出“下游全直达,下游全分流”的水运集装箱全直达运输形式。“下游全直达”是指武汉新港对下游滚装送来的货物停止分类和梳理,下游全分流”是指武汉新港将分类终了的货物“点对点”地送到各自目的地。

  多式联运使得阳逻港的集聚辐射才能大跨越,经过该工程,来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及长江中下游的集装箱货物可水运至阳逻,无缝换乘登上中欧(武汉)班列,发往欧洲、中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度,集装箱铁水联运辐射四川、陕西、甘肃、新疆、内蒙等中西部省份,并与各中欧班列对接。

  武汉新港从提升航运效劳程度动手,经过降低企业物流本钱,带动了整个流域的货物在武汉集结直达,进一步打造中国际陆货物分拨中心、中国中部物流直达基地。

  放慢航运中心产业规划

  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开展

  “武汉航运中心实质上是一个经济概念,外表上看是运输和物流,本质带动的是长江经济带的产业规划和开展”。武汉新港委担任人说,一座航运中心的建成,并非仅仅依托“港口+货运”,而是要完成交通、工业、贸易、城市四位一体开展——“港口是中心,综合交通体系建立带动与之相关的港航物流等产业的衰亡和开展;工业是根底,临港工业及相关产业的衰亡又促进了港口的昌盛,带动了城市的构成、开展和昌盛;贸易是纽带,经过对域外需求的满足,到达各种产业无机结合,并在市场中使消费得以持续;城市是载体,为各种产业提供物质根底和承载空间。”

  近年来,武汉新港委充沛发扬航运对内外贸企业和进出口的支撑拉举措用,支持80万吨乙烯、武船双柳基地、商业航天基地等石化、造船、航天等制造业和京东、招商局等物流业沿江临港规划,拉动产业投资逾1000亿元。吸引中近海运、中外运等大型航企将航运金融、航运结算等高端业态向武汉集中,提升了区域产业集中度与竞争力,推进港产城一体化开展,阳逻、花山、金口等临港新城初具规模。

  占地30公顷的武汉航运产业总部区已在阳逻港启动建立,估计2020年全体竣工并投入运用。武汉航运产业总部区将成为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产业“承载器”,是湖北省、武汉市落实国度长江经济带战略部署、建立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新理论。

  武汉新港委担任人满怀决心地说,武汉新港委将遵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开展理念,落实国度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建立及长江中游城市群开展要求,大幅提升航运要素配置才能,着力对接国际港口集群、航运网络和效劳平台, 做沟通全球物流集散的“支点”,为武汉建立创新型城市和国度中心城市提供强力支撑。

  到2020年,港口货物吞吐才能打破2亿吨,集装箱吞吐才能到达500万标箱,集装箱吞吐量打破300万标箱。到2030年,港口吞吐才能到达5.5亿吨,集装箱吞吐才能到达1000万标箱,使武汉成为我国际河最大的国际化港口城市。

  撰文:黎云 汪文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