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新闻联播

“双十一”众生相:电商狂造 微信折腰

作者:王夕 2018年11月12日 新闻联播

  11月11日意味着什么?

  对腾讯而言,这是公司成立的生日;对阿里而言,这是自有IP——“全球狂欢节”的正日子;对京东而言,这是争锋阿里且必需All in的战役;对苏宁而言,这是显示“存在感”的最好时机;对百度、新浪、搜狐等而言,这是播种“电商税”的金秋——频频弹出天猫、京东、苏宁全屏广告,为此不惜大大降低用户的体验;对拼多多、国美、唯品会、聚美优品、宝宝树等二线及以下电商而言,则是一个搭便车的时机……

  狂欢引发的“狂造”再创新高

  在天猫、京东等水银泻地般的广告攻势之下,不只百度、新浪等弹窗满天飞,连一向有“洁癖”的微信,也“折腰”了。

  细心的用户会发现,在微信输出法菜单的右侧,悄然呈现了天猫“双十一”的LOGO,点击后会直接进到天猫“双十一”的APP。或许是顾忌京东的感受,单方关于这个史无前例的协作并没有太多的宣传,但在业界看来,在游戏业务遭到冲击的当下,腾讯关于微信进一步的商业化应该比以前更为迫切。而天猫为此停止的投放,也算是送给腾讯的一份生日豪礼。

  电商们在广告投放上的“狂造”,最终是要激起消费者购物时的“狂造”。不出不测,往年“双十一”,在各自的统计口径下,天猫、京东两大玩家的成交额必定会再度创出新高。

  11月10日22点56分,京西方面宣布,其“11.11全球好物节”累计下单金额打破1000亿元。

  11月11日1时47分26秒,天猫方面宣布,买卖额已打破1000亿元,而2017年到达该数字用时9个小时。彼时,这9个小时,异样也是创了纪录的。

  11月11日1点20分,网易考拉的数据显示,网易考拉在78分钟时即超越2017年“双十一”全天销售额。

  11月11日清晨,苏宁易购总裁侯恩龙发布了“双十一”实时战报——4秒破亿元,50秒破10亿元。苏宁外部人士泄漏,截至11月11日12点,苏高端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制造、新零售、新技术、生物制药等新的产业集群正在迸发活力;创新驱动、科技支撑、知识产权转化、技术转移等新的动能正在超越旧的动力,新经济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宁易购线上订单量同比增长138%,并顺势带动了线下订单量同比增长52%。

  截至发稿时,阿里、京东的成交额持续疾速攀升,各种纪录接连曝出。

  11月11日15时49分39秒,天猫“双十一”成交额超1682亿,超越2017年天猫“双十一”全天买卖额。这意味着,从这个时辰直到24点的成交额,都是打破纪录后的增量。

  11月11日14时,从11月1日0时开端的京东“11.11全球好物节”,累计下单金额超1354亿元。

  相比于阿里、京东、苏宁等关于成交额的“直播”,其它电商的“双十一”数据将在11月12日陆续放出。不过,在业界看来,与前几年的“双十一”相比,在马太效应越来越强的场面下,阿里、京东之外的电商,在“双十一”时期,将越来越沦为“吃瓜”的角色。

  典礼感在上 套路在下

  直播“数字”终归是单调的,从2015年开端聚焦消费升级、多维视频、家庭场景、数字营销、新零售等创新领域,为用户提供更多元、更前沿、更贴心的产品,满足用户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天猫在11月10日开端举行“双十一”狂欢夜晚会。如今,这个被誉为“猫晚”的大型上演,关于天猫“双十一”的重要性,丝毫不弱于春晚之于春节。很难想象,假如没有春晚,春节将会怎样。

  来自第三方收视率监测公司酷云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10日23:30,浙江卫视、西方卫视《天猫“双十一”狂欢夜》市占率超越18%,其中浙江卫视以超越12%的市占率位居全国一切同时段播出节目的榜首,这意味着加上优酷的互联网直播,约有超越2.4亿人收看了本届猫晚。

  虽然天猫的主业不是文娱,但延续四年的“猫晚”,曾经成为文娱圈的潮流风向标。11月9日,国度播送电视总局发布告诉,要求上星的综艺节目,“每个节目全部嘉宾总片酬不得超越节目总本钱的 40%,次要嘉宾片酬不得超越嘉宾总片酬的70%”。在业界看来,虽然“猫晚”会聚了少量一线明星,但并不会触及上述红线,“由于很多明星都是抢着要上猫晚,并不在意片酬”。

  相比于一届盛于一届的“猫晚”,京东举行的“东晚”则是浅尝辄止。在业界看来,相比这种高投入的文娱项目,缺乏文娱基因的京东还是更情愿在仓储、物流上大把花钱。

  从某种水平上而言,不论是晚会还是广告,都是电商们营建“典礼感”的一局部,其也确实起到了安慰消费者“肾上腺”的作用。但接上去,电商们在打折促销上的种种套路,则常常是在对冲消费者的愉悦感。在某些行业群里,即使是TMT范畴的专业记者,面对各种复杂的优惠条款,都免不了充溢挫败感的吐槽一番。

  准备了数个月的“双十一”就要完毕了。在“双十一”的喧嚣之后,还有一个阵仗要小很多的双12。但关于大少数电商从业者而言,“双十一”之后,意味着2018年和这一年的战事就完毕了。(记者 贺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