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山中的老雷马屏监狱监舍。 钟欣 摄
中新网成都10月28日电 题:四川监狱民警传承接续 见证监狱变革开放历史剧变
作者 王鹏
“当年我们自动呼应国度召唤,就是要到最艰辛的中央扎根,一待就是一辈子。”回想起大半辈子在雷马屏监狱任务、垦殖的生活,曾经89岁的陈传禹数度呜咽、泪流,“不只如此,我们的子孙后代也注定是‘雷马屏人’。”
峨眉山下的四川雷马屏监狱已有60多年历史。2010年以前,这个监狱仍位于雷波、马边、屏山三县接壤处的大山里,监狱因而得名“雷马屏”。近日,记者走进雷马屏监狱,探寻变革开放40年来四川监狱的宏大变迁。

大山中的一座座山头,成为老雷马屏监狱的监舍。 钟欣 摄
1952年,从部队转业的陈传禹走进大山,开端了“雷马屏生涯”。随后的几十年间,陈家有十余口人陆续参与招录成为监狱民警。有意之中,祖孙三代成为了监狱历史的见证者。
“我们就是要像杨柳一样,栽在哪里都能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雷马屏监狱,还叫雷马屏劳改农场,是一片130平方公里的莽山。大大小小100多个山头,在监狱民警的建立下,成为关押服刑人员的监舍。

如今的雷马屏监狱中,服刑人员在阅读。 钟欣 摄
陈传禹回想,那时的监舍多为土木构造,以房代墙,服刑人员的休息改造以室外休息为主。“一个民警带100名服刑人员,在上百亩的土地上采茶、植树,眼睛一睁,忙到熄灯。”
大山里的天气变幻莫测,往往是“天无三日晴”,土木构造的房屋内经常长起蘑菇。山高,路更远。陈传禹最怕的,就是去场部闭会。“翻山越岭,路下去来回回好几天,开一个会,要耽误一周多的工夫。”

如今的雷马屏监狱活动广场。 钟欣 摄
回想起过来的艰辛条件,陈传禹无语凝噎。在雷马屏监狱新址的陈列馆里,他指着墙上的老照片,一个一个念出已故老同事的名字。他对记者说,“我是幸存者”。
来自河南杞县的陈传禹,在大山中自然怀念家乡,因而他给在监狱出生的大女儿起名陈豫。1977年,二十岁出头的陈豫做了跟父亲一样的选择,参与招录考试成为雷马屏监狱民警。

如今的雷马屏监狱监舍。 钟欣 摄
因任务性质关系,陈豫比父亲有更多时机,可以到监狱的各个山头看一看,理解不同监区的状况。“记得有一次,我们跟着指导一同去山上走访,事先下面连波动的电力供给都无法满足,电灯常常不亮。”
往年64岁的陈豫曾经退休,谈及本人这一代的任务环境,她说,“比我父亲那一代雷马屏人的条件要好多了。”1978年,监狱建筑了沙沱水电站,处理了电的成绩。在此根底上,建了电冶厂、机修厂、水泥厂、煤厂等,逐渐构成了平地林业、中山茶业、低山工业的格式。1994年,《监狱法》公布施行,监狱管理任务初次以法律的方式失掉了确定。
“民警的管理思想必需跟着改动。”陈豫说,从过来的休息改造为主到后来的教育改造为主,对监狱民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监狱的执法任务随着法制的健全、制度的落实、规范的一致,开端向标准化方向迈进。”
或许是受外公和妈妈的影响,陈家第三代、往年已37岁的张皛雪当年大学毕业后,也经过考试成为了雷马屏监狱教育改造科的一名民警。
“在晚辈眼中,我们这一代雷马屏人是最幸福的。”2010年,雷马屏监狱从大山深处搬到了城市里,依照国度规范建筑了围墙、电网、监舍,还经过信息化措施停止技术防控。同时,民警的寓居成绩有了保证,交通、医疗、学校,一系列在大山中难以处理的困难都不再是成绩。
新监狱修好后,张皛雪陪着外公一同回监狱看了看,看到新监狱的第一眼,外公陈传禹泪流不止。“如今我们的条件比起外公、妈妈他们那时分要好太多了。”
教育改造科的任务面向服刑人员,张皛雪说,监狱对服刑人员的管理、教育改造,越来越法治化、标准化、兽性化。“监狱就像一所学校,改造人是我们的最大主旨。”
谈及一家人对监狱的感情,张皛雪指了指正在上小学的女儿,“上次问她长大了要做什么,她竟然说要当警察,这可怎样办啊!”她笑着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