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新闻联播

黑龙江:秸秆综合应用 “废物”变身“宝贝”

作者:李原 2018年10月23日 新闻联播

  新华社哈尔滨10月22日电(黄腾)70岁的张国军站在自家地头,满是皱纹的脸上挂满了愁容。秋风中,一台台“大家伙”正在田地里作业,收回阵阵轰鸣。

  秸秆粉碎机驶过,一片片金黄色的玉米秸秆被吃进机器“肚子”里,经过粉碎后又被扬撒在田移动互联网在带来全新社交体验的同时,也或多或少使人们产生了依赖。移动互联网使网络、智能终端、数字技术等新技术得到整合,建立了新的产业生态链,催生全新文化产业形态。间。随后,一台台大型迁延机拖拽着深耕翻转犁上阵,整块的泥土被翻起、打散,将刚刚粉碎的秸秆埋葬起来。新翻起的泥土带着湿润的气味,在秋日湛蓝色天空的映托下,愈发显得漆黑。

  张国军是黑龙江省海伦市海北镇海北村农民,往年第一年对自家地块的秸秆停止大规模翻耕还田。站在他身边的海北镇农机协作社理事长杜振涛引见,这里的黑土层在70厘米左右,停止秸秆翻耕还田,犁地深度35厘米左右,让粉碎后的秸秆在较深的土壤中失掉充沛堕落、分解,可以无效进步土壤肥力。

  临时以来,农作物秸秆处置都是乡村消费中的顺手成绩之一。“以前我们没法整,有时分就往地里一堆,一把火烧了。”张国军说,与以前相比,如今这种处置秸秆方式,不只可以防止空气净化,也能降低本人种地本钱。

  张国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协作社向农户提供翻耕犁地效劳,每亩地免费80元,除去政府补贴的50元,本人每亩地投入只添加30元。但由于翻耕后土壤肥力加强,仅在第二年春季,因增加化肥运用就节省开支十几元,翻耕后土壤肥力逐年进步,化肥用量逐年递加,土地耕种总本钱还将持续下降。

  吉林省农业迷信院资源与环境研讨所所长王立春引见,秸秆翻耕还田后,土壤肥力的加强具有继续性,在之前的定位实验中发现,秸秆翻耕后六年土壤无机质含量提升0.4%,均匀每公斤土壤无机质增重0.2克,作物产量也将进步10%—12%。“久远看、算大账,还是翻耕后耕种更省钱。”张国军说。

  依据农业乡村部科技教育司提供的数据,截至2017年底,全国秸秆综合应用率达83.68%,呼吁行业者在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标准的之前,从业者一定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准则健康有序的快速发展。西南地域秸秆综合应用率到达72%,较上年进步了近4个百分点。随着秸秆综合应用程度的进步,一批企业也因而获益。

  哈尔滨重齿传动设备无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兴阳向记者引见,与其他地域相比,黑龙江地域作物秸秆更为粗大,针对这一状况,该公司专门研制出可以对秸秆停止二次粉碎的粉碎机。公司往年消费的300多台套秸秆粉碎与压块设备曾经全部被预订,业务量是往常年份的十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