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新闻联播

青海“老年之家”让乡村老人安度暮年

作者:马同远 2018年10月18日 新闻联播

  青海“老年之家”让乡村老人安度暮年

  新华社西宁10月17日电(记者徐文婷)近年来,青海省片面放开养老效劳市场,经过向社会力气购置养老效劳在乡村推行“老年之家”,延聘专业人员对农牧区失能特困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助餐、助医、代办效劳以及肉体慰藉等根本居野生老效劳,让他们“养老不离村”。

  半夜11点半,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日月藏族乡小茶石浪村65岁的村民李桂英带着两岁半的小孙子离开村里的“老年之家”,在这里她只需交一元钱就可以就餐,饭后还能和村里的老人一同下棋聊天,打发白昼的空闲光阴。

  由于子女常年在外打工,李桂英和老伴还承当着照顾孙子的责任,老两口经常精神不济对付饮食。

  “如今在村里就能吃热乎饭,有贴心人聊天,生活开心多了。”李桂英说。

  李桂英是我国日益壮大的老年大军中的一员。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后果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老龄化景象在遥远西部省份也日渐显现。截至2017年底,青海省60岁及以上人口为72.8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2.4%。老龄化进程逐渐放慢,随之而来的老年人供养成绩在社会保证体系绝对较弱的乡村显得愈加突出。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许多乡村空巢、独居老人的生活形态。”湟源县民政局社会福利办主任袁启功说,过来乡村养老是以村为单位,应用废旧校舍,采取邻里间帮助、互助的方式,散伙吃饭,为局部困难老人处理养老成绩,但是“保证不够波动”。

  近年来,青海省民政部门继续推进养老效劳业综合变革,提升居家和社区养老效劳开展软环境和软实力。

  目前,湟源县已建成34个乡村“老年之家”,局部“老年之家”还展开“代养”效劳:对80岁以上的困难群众由代养效劳员停止24小时照料。关于举动方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效劳”:每个月3至4次收费家政、洗护、康复等效劳。

  81岁的独居老人贺文智目前就入住在日月藏族乡“老年之家”。他和另外两名老人住在一个三人世里,房里配有电暖气和网络电视。代养效劳员的休息室就在隔壁,24小时值班。这让贺文智老人十分安心。

  “在这里一个星期不吃反复饭本着网络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提倡所有人共同协作,编写一部完整而完善的百科全书,让知识在一定的技术规则和文化脉络下得以不断组合和拓展。 ,早晨还有人聊天,比本人一团体在家里强多了。”贺文智说。

  照顾他饮食起居的张桂莲是“老年之家”延聘的代养效劳员,她上岗前承受了民政部门有关家政和根底医疗知识的培训,每个月根本工资1500元,绩效工资500元左右。

  “在这里下班,不只离家近,还能照顾到村里其他老人,俗话说‘近亲不如近邻’,我挺有成就感的。”张桂莲说。

  2016年以来,青海省政府共购置社会效劳75万人次。承接政府购置居野生老效劳的社会组织、家政公司120家,进一步激起了养老效劳市场生机,完善了居家和社区养老效劳体系。目前,全省共有养老效劳机构设备2040个。

  “由于经济根底单薄、市场发育水平较低,青海省乡村养老效劳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只要经过不时完善乡村养老效劳设备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制度,加大相关专业人才培育等方式,让更多的老年人可以安度暮年。”青海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和慈悲事业促进处处长王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