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新闻联播

生态环境部:全国生态情况总体呈改善趋向

作者:丁楠远 2018年09月29日 新闻联播

  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高敬、王榕)生态环境部29日发布的全国生态情况变化遥感调查评价显示,全国生态零碎格式全体波动、部分变化猛烈,自然生态零碎质量继续改善,生态退步范围减小、水平降低,生态效劳功用有所提升,生态维护和恢复成效分明,生态情况总体呈改善趋向。

  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维护司司长崔书红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引见,全国生态情况变化(2010-2015年)调查评价是生态环境部与中国迷信院结合展开的一项严重生态国情调查评价任务。这项任务于2017年2月启动,范围包括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消费建立兵团,时段为2010至2015年。

  他表示,从调查评价看,生态情况总体呈改善趋向,但遭到工矿建立、资源开发、城镇和农田扩张等影响,生态空间被少量挤占、自然岸线和滨海湿地继续增加,部分区域生态退步等成绩严重。全国生态环境仍然软弱,生态平安情势仍然严峻,维护与开展矛盾仍然突出。

  生态环境部卫星中心主任王桥引见,城镇面积继续扩展是京津冀地域和长江经济带所面临的共同成绩。2000至2015年,京津冀地域城镇生态零碎面积继续添加,由1.79万平方公里添加到2.32万平方公里,增幅为29.7%。长江经济带城镇面积增幅为84.1%,年均增幅达5.6%。

  他说,京津冀地域存在水资源量充足严重制约区域生态平安,河流断流和湿地萎缩照旧突出的成绩。调查评价后果标明,京津冀地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均匀程度的1/9。自2000年以来,除一般年份(2012年)因水资源总量较为丰沛外,水资源开发应用强度均超越100%,远超国际通用的水资源开发应用平安界线。全年存在断流景象的河流比例约为70%。

  长江经济带存在着中下游自然岸线开发强度大,滨岸带生态风险较大的成绩。调查评价后果标明,长江自然岸线保有率仅为44%,自然滩地长度保有率仅为19.4%,长江岸线应用率为26.1%。局部长江岸线被砂石码头和小散乱码头、造船厂和船舶修缮厂以及化工企业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