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热点话题

文明事业建立不时增强 文明产业开展成果明显

作者:刘原远 2018年09月21日 热点话题

  文明事业建立不时增强 文明产业开展成果明显

  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开启了变革开放历史征程。40年春风化雨,40年砥砺奋进,在党地方的刚强指导下,各地域各部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明行进方向,深化文明体制变革,树立健全古代文明市场体系,构建完善公共文明效劳体系,文明产业疾速开展,文明事业普惠民生,文明强国建立稳步推进,文明变革开展获得令人注目的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中心的党地方的正确指导下,各地域各部门坚持正确言论导向,牢牢掌握文明变革开展主导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中心价值观建立,文明变革开展获得严重停顿和明显成效。基层公共文明设备不时完善,文明投资规划更趋合理,文明产业添加值占GDP比重逐年进步,居民文明消费程度继续提升,对外文明贸易增长微弱,国际文明影响力日益加强。

  一、公共文明事业不时提高,文明投资规模继续扩展

  变革开放以来,公共财政对文明建立的支持日益增强,公共文明设备不时完善,掩盖城乡的公共文明效劳网络初步树立,公共文明效劳理念逐渐深化,公共文明效劳才能和均等化程度逐步进步;文明产业投资向开展程度较低的中西部地域倾斜,区域规划更趋合理,投资主体日益多元,文明产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效一致”成效明显。

  (一)公共文明效劳继续优化。

  各级政府实在实行在文明范畴的公共效劳职能,不时增强古代公共文明效劳体系建立,关注文明民生,强弱项补短板,努力保证人民群众根本文明权益,初步树立了掩盖城乡的公共文明效劳体系。

  “三馆一站”公共文明效劳设备全部收费开放,根本完成了“县有公共图书馆、文明馆,乡有综合文明站”的建立目的。对“读书看报、收听播送、观看电视、欣赏电影、送中央戏、设备开放、文体活动”等7大根本公共文明效劳项目,制定指点规范,明白保证底线,根本公共文明效劳规范化、均等化建立失掉增强。深化施行播送电视村村通、文明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等严重文明惠民工程,公共文明效劳才能和普惠程度不时进步,群众性文明活动日益丰厚。

  根本公共文明设备逐步完善。2017年,全国共有群众文明机构44521个,比1978年添加37628个,增长5.5倍,1979-2017年年均增长4.9%;博物馆4721个,比1978年添加4372个,增长12.5倍,年均增长6.9%;公共图书馆3166个,比1978年添加1948个,增长1.6倍,年均增长2.5%。

  播送电视掩盖面继续扩展。截至2017年底,全国播送综合人口掩盖率为98.7%,比1985年进步30.4个百分点;全国电视综合人口掩盖率99.1%,比1985年进步30.7个百分点。全国居民家庭黑色电视机拥有量从1990年均匀每百户16.2台,到2017年均匀每百户122.2台,增长6.5倍,1991-2017年年均增长7.8%。

  出版事业蓬勃开展。2017年,全国图书出版种数51.2万种,比1978年添加49.8万种,增长33.2倍,1979-2017年年均增长9.5%;图书总印数92.4亿册(亿张),比1978年添加54.7亿册(亿张),增长1.4倍,年均增长2.3%。全国期刊出版种数10130种,比1978年添加9200种,增长9.9倍,年均增长6.3%;期刊总印数24.92亿册,比1978年添加17.3亿册,增长2.3倍,年均增长3.1%。

  (二)公共文明投入不时增强。

  随同经济疾速开展和物质文明生活极大丰厚,公共财政对文明建立的支持日益增强,公共文明设备建立力度不时加大,公共文明投入出现减速增长趋向,无力支持和保证了公共文明事业的昌盛开展。

  变革开放以来,我国文明事业费逐年添加,2017年,全国文明事业费已达855.8亿元,占国度财政总收入的0.4%,与1978年的4.4亿元相比,增长192倍,1979-2017年年均增长14.4%。

  各地域高度注重公共文明效劳建立,地域公共文明投入完成较快增长。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普通公共预算文明体育与传媒收入继续添加,公共文明效劳建立稳步推进。2016年,中央普通公共预算文明体育与传媒收入2915亿元,比2012年增长40.5%。其中,东部地域1284亿元,增长47.2%;中部地域562亿元,增长54.8%;西部地域859亿元,增长29.1%;西南地域210亿元,增长20.7%。

  (三)文明投资规模继续扩展。

  在国度政策的引导和各级政府的努力下, 我国文明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逐年加大;同时向开展程度较低的中西部地域倾斜,区域投资规划更趋合理;社会资本进入文明产业范畴步伐不时放慢,投资主体日趋多元。

  2017年,我国文明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1]达38280亿元,比2005年添加35484亿元,增长12.7倍,2006-2017年年均增长24.4%;文明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1%,比2005年进步2.8个百分点。分地域看,西部地域文明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0470亿元,比2005年增长23.8倍,年均增长30.7%;所占比重为27.3%,比2005年进步12.2个百分点。中部地域为10472亿元,比2005年增长20.9倍,年均增长29.3%;所占比重为27.4%,比2005年进步10.3个百分点。东部地域为15891亿元,比2005年增长8.2倍,年均增长20.3%,所占比重为41.5%。西南地域为1447亿元,比2005年增长7.7倍,年均增长19.8%,所占比重为3.8%。

  二、文明产业规模不时扩展,新型文明业态迅猛崛起

  变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继续疾速开展,社会意理从传统封锁向古代开放演化,文明消费需求质量不时进步、数量不时添加。与此同时,我国文明市场准入逐渐放宽,市场主体、运营方式日趋多元,文明产业规模不时扩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文明与科技交融开展,传统文明企业转型晋级,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文明业态成为文明产业开展的新动能和新增长点,文明产业出现出全新的开展格式,稳步向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迈进。

  (一)文明产业全体竞争力分明进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时开展和变革开放不时深化,党地方、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把培育开展文明产业摆在突出地位,出台一系列文明产业政策,无效推进文明范畴供应侧构造性变革,文明产业全体竞争力分明进步。

  经初步测算,2017年我国文明产业完成添加值35462亿元,比2004年增长9.3倍;2005-2017年年均增长19.7%(未扣除价钱要素影响,下同),比同期GDP现价年均增速高6.3个百分点,文明产业出现出疾速增长的态势。

  分产业类型看,2016年文明效劳业完成添加值16024亿元,比2013年增长55.5%;2014-2016年年均增长15.8%,占文明产业添加值的比重为52.1%,比2013年添加4.9个百分点。文明制造业添加值11889亿元,比2013年增长26.2%,年均增长8.1%,占比为38.6%。文明零售和批发业添加值2872亿元,比2013年增长33.9%,年均增长10.2%,占比为9.3%。文明效劳业疾速增长,已成为推进文明产业开展的主膂力量。

  从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奉献看,文明产业添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4年的2.15%进步到2017年的4.29%,添加了2.14个百分点,占比逐年进步,对GDP增量的奉献年均匀到达4.7%,文明产业对推进国民经济坚持继续安康开展发扬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文明产业因资源耗费低、环境净化少、科技含量高,具有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特点,为国民经济转型晋级和提质增效提供了无力支撑。

  (二)文明新业态开展微弱。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明与互联网、旅游、体育等行业交融开展,跨界交融已成为文明产业开展最突出的特点。文明产品和效劳的消费、传达、消费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放慢,新的文明业态应运而生。数字内容、动遨游戏、视频直播等基于互联网和挪动互联网的新型文明业态成为文明产业开展的新动能和新增长点,“互联网+文明”成为文明产业开展的重要趋向。

  分行业看,在文明产业的10个行业类别中,以“互联网+”为次要方式的文明信息传输效劳业开展迅猛,2016年完成添加值3687亿元,比2013年添加1884亿元;2014-2016年年均增长26.9%,占文明产业添加值的比重为12.0%,比2013年进步3.7个百分点。文明创意和设计效劳业出现蓬勃开展势头,2016年完成添加值5843亿元,比2013年添加2127亿元,年均增长16.3%;所占比重为19.0%,比2013年进步2.0个百分点。从营业支出看,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文明信息传输效劳业营业支出为7990亿元,比上年增长34.6%;规模以上文明创意和设计效劳业营业支出为11891亿元,比上年增长8.6%。

  (三)文明主干企业不时壮大。

  为引导我国文明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开展,充沛发扬集聚效应,各地域和有关部门增强文明产业园区和基地规划建立,鼎力促进区域文明产业协调开展,推进资源整合,优化产业规划,放慢构造调整。我国文明主干企业[2]数量逐年添加,企业规模继续扩展,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升,文明产业的开展动力不时加强。

  2017年,全国共有文明主干企业5.5万家,比2012年增长51.3%,2013-2017年年均增长8.6%;从业人员为854万人,比2012年增长22.2%,年均增长4.1%;完成营业支出91950亿元,比2012年增长63.4%,年均增长10.3%。主干企业曾经成为文明产业完成较快开展的主膂力量,2016年,主干企业数仅占全部文明产业法人单位的4.2%,但完成添加值20406亿元,占文明产业添加值的比重达66.3%,无力支撑我国文明产业开展。

  (四)文明对失业拉举措用分明。

  文明产业门类众多,产业链条长,失业容量大,失业方式灵敏多样,对促进失业具有重要意义。截至2016年底,我国文明产业法人单位共吸纳失业人员2178万人,比2013年增长23.8%,占全社会失业人员的比重为2.8%,比2013年进步0.5个百分点。分产业类型看,文明效劳业吸纳失业才能最强。2016年,文明效劳业吸纳失业人员1143万人,比2013年增长41.4%;占全部文明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52.5%,比2013年进步6.5个百分点。文明制造业从业人员859万人,增长6.6%;文明零售和批发业从业人员175万人,增长19.8%。

  三、文明需求疾速增长,文明走出去亮点纷呈

  随同着变革开放的步伐,我国文明市场不时开展壮大,在国度政策的鼓舞和指引下,居民文明消费程度不时进步,文明需求疾速增长。文明产品进出口延续多年坚持顺差,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度的文明贸易获得积极停顿,国际文明影响力不时加强。

  (一)城乡文明消费增长微弱差距减少。

  文明需求、文明消费是文明产业开展的根底,也是文明产业开展的目的,更是扩展内需的重要组成局部。变革开放以来,居民文明消费需求不时开展,多元化多层次文明消费格式逐步构成。随同新型城镇化继续推进和居民生死水颠簸步提升,城乡居民文明消费收入不时进步,同时差距逐渐减少,为文明消费提供宏大的开展空间。

  2017年,全国居民用于文明文娱的人均消费收入为850元,比2013年增长47.3%,2014-2017年年均增长10.2%,增速比同期全部人均消费收入高1.7个百分点;文明文娱收入占全部消费收入的比重为4.6%,高于2013年4.4%的程度。分城乡看,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文明文娱消费收入1339元,比2013年增长41.5%,2014-2017年年均增长9.1%;乡村居民人均文明文娱消费收入261元,比2013年增长49.1%,年均增长10.5%。由于乡村居民文明文娱消费收入的增速高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文明文娱消费收入之比由2013年的5.4∶1,降低到2017年的5.1∶1。

  2017年,城镇居民家庭均匀每百户黑色电视机拥有量为123.8台,比1990年添加64.8台,增长1.1倍,1991-2017年年均增长2.8%;乡村居民家庭均匀每百户黑色电视机拥有量为120.0台,比1990年添加115.3台,增长24.5倍,年均增长12.7%。2017年,城乡居民家庭均匀每百户黑色电视机拥有量相差3.8台,与1990年相差54.3台相比,差距大幅减少。

  随着城乡居民文明消费程度继续提升,群众肉体文明需求增长微弱,无力推进文艺上演和电影市场疾速开展。我国文明产业进入疾速开展的新时期,出现出萎靡不振的新场面。

  2017年,全国有艺术扮演集团15742个,比1978年添加12592个,增长3.0倍,1979-2017年年均增长4.2%;全国艺术扮演集团上演场次合计294万场,比1978年添加229万场,增长3.5倍,年均增长4.0%。2017年,全国艺术扮演集团国际上演观众人次到达12.5亿人次,比2006年添加7.9亿我国这片创新热土正在发生一场全面而深刻的产业结构变革。人次,增长170.6%,2007-2017年年均增长9.5%。

  2017年,全国电影票房支出559亿元,比2006年添加502亿元,增长8.8倍,2007-2017年年均增长到达23.0%;电影院线拥有银幕50776块,比2006年添加47742块,增长15.7倍,年均增长到达29.2%。

  (二)文明走出去成果斐然。

  近年来,我国文明产业开展注重统筹国际、国际两个市场,放慢开展对外文明贸易,“文明走出去”战略成为建立文明强国、加强国度文明软实力的必经之路。国务院《关于放慢开展对外文明贸易的意见》出台后,我国文互联网电子商务和移动商务消费渠道的普及,使得支付市场将在不久的将来继续呈现更加美好的增长前景。明贸易迈上新台阶,文明产品进出口延续多年坚持顺差,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度的文明贸易获得积极停顿,文明交流、文明贸易和文明投资并举的“文明走出去”新格式逐步构成,中华文明影响力日益加强,国度文明软实力失掉提升。

  近年来,我国文明产品进出口总额稳步进步,文明产品贸易延续完成顺差。2017年,我国文明产品进出口总额为971亿美元,比2006年添加869亿美元,增长8.5倍,2007-2017年年均增长22.7%;占全外货物进出口总额的2.4%,比2006年进步1.8个百分点;文明产品贸易顺差为793亿美元,比2006年添加702亿美元,增长7.7倍,年均增长21.8%。2017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度文明产品进出口总额达176.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5%;占文明产品进出口总额的18.1%,比上年添加1.2个百分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变革开放不时深化,中华文明逐步打破言语妨碍、文明和认识形状差别,在国际话语体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逐渐构建起“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面貌”的国际传达新体系。截至2016年底,我国国际播送电台在全球拥有101家海内整频率播出电台,每天播出近3000小时节目,掩盖50多个国度的首都或次要城市约5亿人口;在海内建有地域总站、驻外记者站、节目制造室、播送孔子课堂等近100个机构和4115个听众俱乐部,汉语掩盖全球98%以上的受众。2016年,国际播送电台受众反应(互动)总量达5530万;开设社交媒体账号228个,粉丝总数8117万;媒体日均阅听量约2600万。

  始于1978年的变革开放,开启中国文明开展的簇新一页。变革开放的40年,是中华文明蓬勃开展的40年,也是中国文明产业不时壮大的40年。瞻望新时代新征程,我们置信,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开展理念指引下,我国文明产业开展将出现高质量、跨越式的簇新场面,中华文明将继续焕收回创新生机与时代风采!(国度统计局社科文司)

  责编:陈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