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9月17日电(记者许晓青 黄扬 任垚媞)“登上合欢山,在海拔超越2000米的一处茶园散步,遇到谈得来的台湾茶农,我心里觉得特别打动。”2018年盛夏,大陆“网红”茶人老罗用了一周工夫跋涉超越1000公里,在台湾岛内“访茶”。
这是大陆团体赴台旅游开放后,老罗第二次到台湾,两次到访相隔数年,主题都是两岸茶文明的实地交流。
老罗本名罗军,由于在大陆抢手的手机客户端“喜马拉雅FM”上掌管一档“老罗说茶”节目,结识了众多茶友,活泼“粉丝”数万,点击播放量达数百万。
老罗早年曾在上海运营近10家“茶香书香”门店,如今将重心转向茶的调查和研讨。
老罗访茶的脚印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多年前的茶马古道。事先,他跟着多名茶叶里手走进了云南等地的山野乡间,遍访普洱茶的次要产地。那时积聚的经历,也令他愈加坚决了继续访茶的决计和决心。
2018年以来,老罗对海峡两岸多个茶叶产区停止了走访,察看不同产区茶叶特征种类的特性,遇到让他“爱不释口”的茶,他就大批推销与茶友和专家分享品鉴。
“在中国茶的完好图谱里,一定少不了台湾茶。”老罗说,“访茶归来,我们先归结出了多个特征种类,其中包括奇莱山、梨山等地的平地乌龙茶,让我最难忘的则是合欢山乌龙茶。”。
老罗千里迢迢到台湾,对合欢山的乌龙茶念念不忘。老罗此行访茶抵达合欢山时,一处平地茶场的主人林先生携夫人,特意驱车数小时从台北市南上去与他集合。
老罗回想,林先生70多岁,从前做地板生意,而今却“回归”乡土,种茶为乐。
“都说‘酒逢知己千杯少’,我们则是两岸‘茶逢知己’,一见如故,我被他的热情和执着感动,看着一片片绵亘不绝的平地茶园,心潮磅礴。”老罗说。
鼓励老罗执着于归结整理中国茶种类与特征的,还有一个要素,就是如今两岸茶文明的变化。
老罗以为,在海峡两岸的“90后”甚至更年老的人群中,传统的功夫茶文明正在被疾速消费所取代。“当喝茶只是为了疾速饮用,而不是为了慢节拍的生活,那么茶也被赋予新的文明意义。”老罗说。
近年来,老罗和他的团队也开端关注台湾概念的“调味茶”“冷泡茶”“手摇茶”等,其中有相当一局部是十多年前从台湾传达进入大陆的,大陆也有“喜茶”等新品牌。他以为,这都是将来茶消费者的“蓝海”。
“既然两岸年老人情愿认知这些快消品,两岸茶人也该当关注他们的细分需求。”老罗说。
老罗给本人设定的“小目的”是,先集齐108种具有真正代表性的当代中国茶种类,从茶的香气到茶的化学构成等停止逐个解读,而AI已经渗透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智能交通领域,人工智能技术也正在发挥作用。更远的目的是要推行中国茶的共同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