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被指强迫调取用户通讯录

滴滴APP中隐私条款对团体信息的定义与范围。
近日,浙江乐清滴滴顺风车司机奸杀女乘客一案引发普遍关注。8月27日,一篇名为《滴滴出行,请开发票给我》的微信文章在网下流传,锋芒指向滴滴强迫向用户调取通讯录等多项隐私权限。对此,滴滴回应称,调取通讯录的权限是用于“代人叫车”与“紧急联络人”功用,调取前需用户二次确认。如不赞同,消费者亦可选择手动输出号码。律师以为,用户通讯录包括多种团体信息,每条通讯信息都对应着不同的权益主体。对通讯录联络人而言,未经其允许,任何人不得运用其团体信息,滴滴的行为不契合《网络平安法》所规则的受权准绳且不合法。
【质疑】
不赞同隐私政策,滴滴APP无法运用?
前述网文作者称,乐清的顺风车事情发作后,他曾于8月25日17时51分拨打滴滴出行的400客服电话,要求开具2018年7月10日之前的发票。客服人员表示,开具发票只能经过APP页面的自助开票栏停止操作,后台并不能为用户开具发票。
网文作者指出,其因不赞同滴滴公司提出的“隐私条款”而无法进入APP,客服表示,必需点选“赞同”进入APP后,方可开具发票。
记者运用一台从未运用过“滴滴出行”APP的手机下载该软件停止测试,在点开使用后,的确呈现了“滴滴法律条款及隐私政策”字样,称在用户运用滴滴产品或效劳前,务必仔细阅读并充沛了解相关法律条款、平台规则及用户隐私政策,若点击赞同并开端运用产品或效劳,即表示已了解并赞同该条款并且具有法律效能。
该提示语中还标注了用户隐私的次要内容,其中包括手机号、姓名、身份证明、面部辨认特征等团体信息,以及手机通讯录、麦克风、相机等设备的调用权限。
记者尝试点选左下角的灰色“不赞同”字样,这时,页面中部跳出“请赞同条款后运用滴滴出行效劳”字样。这意味着,如不赞同上述条款,滴滴出行APP将无法我国这片创新热土正在发生一场全面而深刻的产业结构变革。运用。
【回应】
调取手机通讯录前需用户亲身确认
对此,记者致电滴滴客服,接线客服解释称,在界面首页的手机权限调用选项仅为概要,点选“赞同”并不会直接调取通讯录,需停止进一步操作。
滴滴在回复记者采访时称,滴滴在隐私政策中对中心功用与附加功用停止了区分,仅当用户回绝提供局部中心功用信息时才会招致APP无法运用。记者留意到,在滴滴隐私政策中,通讯录并不在中心功用信息之列,用户可随时封闭此权限。
即使如此,作为出行APP,滴滴为何要调用用户的手机通讯录?滴滴在回复中称,调取手机通讯录权限次要用于“代叫车时填入被代叫车人联络方式”和“填入紧急联络人联络方式”。相关担任人表示,在用户设置此项时可以手动输出,也可以选择婚配通讯录停止点选。他强调,在设置紧急联络人时,界面会呈现二次弹窗提示,咨询用户意见能否赞同调取通讯录。
滴滴在回应中提到,隐私政策第2.2.5条明白阐明,如用户运用平台行程分享功用,还需提供紧急联络人信息。如回绝提供,将招致无法实时分享行程以到达维护本身平安的目的。
【律师说法】
采集通讯录行为不契合受权准绳
滴滴调取通讯录终究作何用处?能否已在其完好的隐私条款中对此作出阐明?
记者经过“滴滴出行”APP“设置”-“法律条款”一栏找到了自2017年8月18日起失效的完好团体信息维护及隐私政策。该条款第1条中明白了团体信息的定义与范围:包括姓名、手机号码、用户密码、身份证号码、照片、征信信息、常用地址、通讯地址、地位信息、通话记载等32项内容,但并未包括手机通讯录。
滴滴在回应中称,手机通讯录是一种设备权限,经过调取手机通讯录权限搜集的紧急联络人的联络方式等属于团体信息,而在其隐私政策首部团体信息定义与范围,括号中的罗列内容已包括“紧急联络人”。
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律师周浩对记者表示,若出于平安所需,为满足损害最小准绳,平台方可以经过技术手腕要求用户提供紧急联络人信息。按照《网络平安法》明白规则,滴滴作为出行平台,除搜集团体信息目的的合理性之外,搜集信息的顺序也要合理。若想取得搜集用户信息的受权,必需提早明白告知消费者,阐明APP搜集信息的目的、用处、方式、范围等,还要地下其运用规则,并以醒目的方式停止提示。
此外,京衡律师上海事务所副主任、初级合伙人邓学平还指出,用户的通讯录包括很多团体信息,每条通讯信息都对应着不同的权益主体。用户保管通讯录仅意味着权益主体允许该用户一人合法运用,不意味着各权益主体允许该用户再次地下相关信息。对通讯录联络人而言,未经其允许,任何人不得运用其团体信息,滴滴的行为不契合《网络平安法》所规则的受权准绳且不合法。假如平台未经赞同又将上述信息提供应第三人(无论平台能否获利),还能够构成进犯公民团体信息罪,面临刑事责任。周浩也表示,二次搜集的信息准绳上理应获得第一手信息主体的赞同,目前平台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
据磅礴新闻
■相关新闻
滴滴顺风车5月下线
整改至今仍发案11例
往年5月,空姐李明珠在郑州坐滴滴顺风车遇害后,滴滴顺风车下线整改,三个月后,滴滴顺风车司机钟某又涉嫌强奸杀害乐清20岁的女孩。记者梳理媒体报道后不完全统计,自滴滴在5月宣布顺风车全国下线整改至今,仍发作了11起滴滴司机被爆尾随或言语、肢体骚扰乘客、车牌与平台显示不符的案例。
2018年5月5日晚,空姐李明珠出门乘坐滴滴顺风车后失踪,被警方发现时已遇害。事先有媒体人指出,在此事发作前,顺风车的车主刘振华常常在郑州空港一带拉活,此前就骚扰过其他空姐,但被赞扬后没有失掉处置。
其实,在空姐遇害之前,滴滴司机性侵、性骚扰乘客事情就发作过多起。近日,据《北方周末》梳理,过来四年里,媒体报道及有关部门处置过的至多50起案例中,有2起成心杀人案、19起强奸案、9起强迫猥亵案、5起行政处分案件、15起未立案的性骚扰事情;触及50个司机,53名被害人均为女性。空姐遇害案被曝光后,大众才真正开端注重女性乘车平安。
5月11日,滴滴出行正式对外宣布,即日起正式在全国范围内下线顺风车业务,开业自查整改一周。
5月19日零时,开业一周的滴滴顺风车悄然恢复业务。新上线的滴滴顺风车在平安措施片面整改,其中包括:注册身份验真(车主乘客注册须人脸辨认)、接独身份验真(车主接单时须人脸辨认)、隐私维护设置、夜间出行维护、平安百迷信习、顺风出行保证(车主乘客均获保额最高120万不测险)。
记者查询以往媒体报道后统计,就在事先滴滴出行宣布滴滴顺风车全国下线整改一周时期,就发作了6起女乘客被滴滴司机骚扰、尾随或许车牌与平台显示不符的案例。
记者梳理5月滴滴宣布顺风车全国下线整改后的11起案例中,其中有7起案例中女乘客遭遇了言语骚扰,其中女乘客遭到“袭胸”之类的肢体骚扰有3起,有3起乘客遭到滴滴司机尾随,有2起司机的实践牌照与平台上的不分歧。11起案例中,乘客的性别均为女性,且多为大先生或年老的女职员。
据红星新闻
虎牙直播
制止网约车司机暗中直播
针对“网约车司机暗中直播骚扰女乘客”一事,虎牙直播29日发布公告称,将制止顺风车、慢车、专车、拼车等各种方式的网约车司机以网友见面等方式停止直播(包括但不限于乘客不知情的状况下直播、主播自制剧本等行为);制止司机在开车直播进程中存在运用手机等智能设备等风险驾驶行为;制止司机开车直播进程中存在与同车乘客互动行为,如刺探乘客隐私等,影响行车平安的行为。其他未列明但危害行车平安的内容,虎牙直播也将严肃处置。
虎牙直播表示,违背以下行为标准的主播,将依照《主播违规管理方法》停止严峻的处分,情节严重者上报有关部门。请各位主播严厉恪守,同时,敬请广阔虎牙用户积极监视。
晨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