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新闻联播

甘南:守好高原这片绿

作者:刘楠 2018年08月21日 新闻联播

  甘南:守好高原这片绿

点击进入下一页

  甘南藏族少女祷告风调雨顺

  杨天民摄

点击进入下一页

  牧民人家

点击进入下一页

  圣湖尕海 国度级自然维护区

点击进入下一页

  夏日冶海

点击进入下一页

  冶力关景区

点击进入下一页

  甘南贡巴乡赛马会

  杨天民摄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高原地域,气候变化大,生态环境软弱。多年来,甘南州扎实推进“生态甘南”建立,施行了自然林维护、退牧还草、退耕还林、草原生态修复、生态公益林建立、湿地维护、水土流失和地质灾祸防治等生态工程,树立了洮河、尕海—则岔、黄河首曲国度级自然维护区,用实践举动守护着高原的生态环境。

  ⒈沙化管理再现绿洲

  玛曲黄河两岸,阅历了由草原到沙化草场再到绿洲的变迁。

  由于自然和人为的综合要素影响,前些年,甘南玛曲县境内约8904平方公里的自然草原、草场不同水平地呈现退步、沙化、盐碱化等景象。

  近年来,人为减畜和管理沙化措施相结合,使得玛曲县黄河沿岸沙化草原综合管理区内,摇曳的柳树和碧绿的草地让黄河两岸再次充溢了活力。

  欧拉乡牧民卓玛加布在草原生活了52年,为了守护家园,多年来,他率领村民自发管理草原沙化,并将本人60多万元的积存拿出来用于治沙。

  “每年5月份,我们就开端植树种草,看到一片片沙化的草原经过管理重新变绿后,大家都很开心。”卓玛加布说,如今已有100多位村民参加了治沙环保队伍。

  “牧民们发明的这些‘土办法’非常无效。”玛曲县畜牧局担任人说,他们把以前建房屋圈舍的老草皮重新应用,放置在沙地里固沙生长。还有一种办法是在撒完草籽的一周后,将一群牦牛赶出来,在踩踏和牛粪的作用下,沙土里重新长出了绿草。

  玛曲还积极转变草原畜牧业开展方式,片面落实新一轮草原生态维护补奖政策,鼎力推行草原禁牧休牧轮牧,划定禁牧区265万亩、草畜均衡区1023万亩,核减超载家畜79.19万个羊单位。目前,家畜超载率下降29.8%,自然草场压力有所加重,人、畜、草之间的矛盾失掉一定缓解。

  玛曲县草原监测报告显示,近几年,全县9万多亩中度及以上退步草原失掉无效管理,沙化草场再现往日的绿洲美景。

  ⒉伐木工变成护林员

  张顺亮是甘南州迭部林业局腊子口林场护林员,23岁时,他到迭部县林业局腊子口林场任务,一干就是32年。

  1998年起,国度施行自然林维护工程,片面制止自然林采伐,他和同事的角色也发作了转变:前15年是伐木工,后17年是护林员。“如今,一根木头也不能采,不但不能采,还要造林。每年3月到5月是造林时节,林场每年有2000—3000亩的义务。”

  和张顺亮一样,每一位护林员对本人亲手培育的树苗移动互联网在带来全新社交体验的同时,也或多或少使人们产生了依赖。移动互联网使网络、智能终端、数字技术等新技术得到整合,建立了新的产业生态链,催生全新文化产业形态。、亲手栽植的小树都充溢了感情,看着小树苗一寸寸长高,就像看着自家的孩子长大一样。

  舟曲县峰迭镇沟门村,村后的山坡上长满了青草荆棘和林果树,村民杨永安正在果园里繁忙。

  前些年,杨永安在这片坡放牧山羊。自从县里施行土山羊淘汰政策后,他开端种树、植草,昔日的牧羊倌如今成了造林人。

  “过来,这片坡植被都被山羊毁坏了,简直见不到绿色。如今草长出来了,树也绿了,我还栽了一些花椒、核桃等林果树,曾经挂果了。”杨永安指着山坡说。

  甘南是甘肃省最大的自然林区,是我国九大重点林区之一。近年来,甘南州构成了义务植树、绿化家园的弱小生态认识,植树造林获得了严重成就。2009年至2018年,全州完成营建林156.6万亩,其中人工造林78.94万亩,森林抚育41.2万亩,封山育林36.5万亩,森林掩盖率到达14.37%。

  如今的甘南有林地2080万亩,占全省森林资源总面积的45%。

  ⒊维护湿地万鸟归来

  尕海湖,甘肃省最大的高原海水湖,位于甘南州碌曲县境内,横跨长江、黄河,是我国特有的高原泥炭沼泽型湿地,也是目前世界上保管最残缺、生态功用最完善的湿地之一。

  在尕海湖边,有一位鸟类守护者,15年据守在尕海湖边,用相机记载着鸟类迁移和生态环境的变化,他就是尕海维护站站长张勇。他在守护鸟儿的同时,也见证了尕海湖从已经的干枯见底,到被确定为国际重要湿地的涅槃重生之路。

  数年前,因植被掩盖率下降、水土流失和气候变化等缘由,尕海湖面积不时减少,甚至已经干枯。那时的尕海,是一道灰色的伤疤,刺痛着甘南各族儿女的心。

  修筑梯形拦水坝、建筑生态补水渠、施行禁牧休牧政策、严禁采挖药材……一项项举措紧锣密鼓地施行,在这些详细的举措面前,一系列生态环境维护的严重项目也陆续施行。

  2011年10月,尕海湖再次聚集了世界的目光:尕海湿地被列入《湿地条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这是全世界第1975块被列入该名录的湿地。在中国,它是第41块;在甘肃,它是第一块。

  “最令人欣喜的是,国度Ⅰ级维护植物黑鹳的数量由2004年的缺乏10只,添加到如今的420多只,大天鹅的数量近年来不断波动在280只左右,黑颈鹤也超越了100只。”张勇说,“经过近10多年的维护,成了78种3万余鸟类栖息繁衍的乐园。”

  湿地维护是甘南州生态任务的重中之重,也是构筑生态平安屏障的一个缩影。在甘南有48.88万公顷的湿地,鳞次栉比的大小湖泊和沼泽湿地,构成黄河下游完好的水源体系。

  除署名外均为材料图片

  银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