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新闻联播

这位退休老书记的一记耳光,打醒多少麻痹的心?

作者:高书 2018年08月15日 新闻联播

  这位退休老书记的一记耳光,打醒多少麻痹的心?

  最近,一位91岁的退休老指导火了。媒体报道,38年前,时任山东菏泽地委书记的周复兴到曹县韩集“红三村”,探望83岁的伊巧云,一位曾为反动作出很大奉献的老人。

  当周书记讯问重病在身的老人有什么要求时,老人犹疑了一下说:“就是想吃半碗肥中带瘦的猪肉。”周书记深感自责,掏出钱给乡镇书记,让他满足老人的希望。

  回到县城汇报时,他眼含热泪说起这位老人,“如今,在我们指导下,生重病了,竟吃不上半碗肥中带瘦的肉。同志们,我们还有脸当他们的书记吗?”他忽然抬手打了本人一个洪亮的耳光,“我们这些大大小小书记的脸还叫脸吗?”在场不少干部泪流满面,堕入愧疚和自责中。

  文章刊发后,引发热议。日前,记者联络到周复兴老人,在青岛正阳关路一处幽静的院子里,对老人停止了专访。

  谈干部作风

  内心充溢自责和愧疚,觉得对不起百姓,才情不自禁地打了本人耳光

  记者:您自打耳光这件事,过来38年了,事先跟随您的同志印象深入,写成了回想文章,刊发后惹起了很大反响,您能谈谈事先的情形吗?

  周复兴:详细状况我记不太清楚了,毕竟快40年前的事了。一个病重的老人,想吃半碗肥中带瘦的肉,这个要求高吗?不高。居然吃不上。我们任务做得不好,没让百姓吃饱吃好,内心充溢自责和愧疚,觉得对不起百姓,事先很冲动,才情不自禁地打了本人耳光。反动老区的人民对党、国度、社会奉献宏大,他们却吃不饱饭,我们应该自责、反思。

  记者:深化基层,调查研讨,理解民情,才干实事求是,真正处理成绩。您事先是怎样深化群众、又是怎样处理群众实践困难的?

  周复兴:不调查研讨就没有发言权,更不能正确决策。1978年3月初,我被任命为菏泽地委书记。一上任,我就给身边同志说:我要下去跑跑,这段工夫大事你们处置好就行。我断断续续到基层跑了3个多月,事前和睦县里打招呼,不看他们事前布置的观赏点,也不让他们领着,这样就可以理解到真实状况,也能晓得农民的真实想法。

  有一天我去东明县,上午我本人跑了几个村,下午告诉县委书记司拂晓,他正好在一个村休息,我约他去小井村看看。离开小井村村民张殿兴家,他家院墙都倒了,土坯堂屋只剩两头一间,屋里只要一个大地铺。一个大破瓷缸里,只要两三斤地瓜干。揭开锅盖,外面是用野菜、高粱壳掺和做的菜团子。我掰开一个菜团子,一块放到本人嘴里,另一块给了司拂晓,又苦又涩咽不下去。

  当天回到县城,我召集县委常委会,不断研讨到半夜,决议把全县盐碱地尽快分下去,借给群众自种自吃,3年免征农业税。当年,东明县把10万亩长满茅草的荒地分给了群众,来年,这些荒地上打的粮食比消费队的好地还要多得多。

  记者:对以后抓干部作风建立,您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周复兴:如今有的干部蹲机关多了,下基层少了。对一些“走读干部”,群众一看就觉得你不拿本人当这里的主人,没打长谱。其实,不论通讯有多么兴旺,干部都要多跑跑基层,少一点走马观花,多一点扎实深化,尤其不要依照基层提早布置好的道路看。每月挤出两三地利间,到乡村、到企业住一住,交几个农民、工人冤家,对做好任务是很有利的。

  谈干群关系

  干部们对得起本人的良知,对得起组织和群众信任,干群关系自然也会越来越好

  记者:事先农民普遍吃不饱饭,有没有因而影响干群关系?事先干群关系怎样样?

  周复兴:中国农民真实是太好了,事先忍饥挨饿,但大家以为没有人成心让他们吃不上饭。那时分干部很少有谋私利的,所以干群关系比拟融洽。

  事先在张殿兴家,我问他吃什么饭,并走向他的厨房。老两口拦着我,不情愿让我出来。我尝过菜团子后,张殿兴的妻子急急忙忙说:俺不苦,就是如今地里不收啥。俺感激共产党,没有共产党,俺活不到明天。我的泪事先就止不住流上去了,多好的农民啊!穷成这个样子,还说感激,这叫咱当指导的脸往哪儿搁?心里都是内疚和沉痛。后来我每隔几年就去一次小井村,看着张殿兴家还有村里群众消费生活越来越好,我打心眼里快乐。我在菏泽任务了11年,与菏泽的父老同乡结下了深沉的友情。

  记者:看得出来,您对菏泽有着特殊的感情。在山东,菏泽是欠兴旺地域,后来您还常去菏泽吗?

  周复兴:除了在青岛任务时期,我根本上每年都要回一次菏泽。每次都为那里的变化感到冲动和快乐。2011年春天我去菏泽,在那里住了11天,一切县区走了一遍,那时分菏泽曾经迎来开展的好时期。虽然我出生在德州,很多人却都以为我是菏泽人,我也自以为是菏泽人。后来我不断关注菏泽的开展,每天早晨看电视,我都要看看菏泽的天气预告。

  记者:在您看来,干群关系好,有哪些表现?您怎样对待以后的干群关系?

  周复兴:干群关系好,很重要的一条,是干部清廉、洁净,就算任务上有缺乏,有些小错误,群众也会原谅。假如干部脱离群众,甚至贪污糜烂,群众能不恶感、能不有气吗?

  习近平总书记这几年狠抓正风反腐,意志刚强,措施得力,党的肌体越来越安康了。反糜烂妥协永远在路上,要临时坚持下去。假如干部都洁净干事,问心有愧,对得起本人的良知,对得起组织和群众信任,干群关系自然也会越来越好。

  谈初心和担当

  只需叫我当这个地委书记,我就得叫老百姓吃饱饭

  记者:小井村成为山东的“小岗村”,吹响了变革的号角,这与您任地委书记时的担当作为分不开。能讲讲事先的状况吗?

  周复兴:事先从小井村回来,研讨把荒地分给农民种,县里有干部也担忧,觉得这不契合地方政策。我对司拂晓说:你们先开个头。假如有人告你们“走资本主义路途”,我陪你到北京打官司。农民守着土地挨饿,这无论如何也说不过来。我置信,让农民吃饱饭绝不是罪过。

  山东大包干变革,是从小井村开端的。假如说,安徽的土地承包发端于小岗一个村,是上面搞了当前失掉了下面的认可,那么菏泽是从地委开端倡导的,简直是10个县同时展开了大包干。

  那一年后来延续召开了两次三级干部会议,1979年春节后,又一次召集三级干部会议,2000多人,我讲了近8个小时。那时分地委没有报纸、没有电台,会后我让各县复制录音带,各公社再到县里复制录音带,指定同一地利间,向全区本着网络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提倡所有人共同协作,编写一部完整而完善的百科全书,让知识在一定的技术规则和文化脉络下得以不断组合和拓展。 农民开大会播放。

  那次大会上,我说,在座的县委书记同志们,你们把笔记本拿出来,记下我上面这段话,假如下级说这件事我们干错了,清查上去,我周复兴一团体担责,你们都是自愿的!只需叫我当这个地委书记,我就得叫老百姓吃饱饭!我们党的基本主旨是什么?就是一心一意为人民效劳。

  记者:讲这番话是需求勇气的。事先那个环境下,您这份勇气从何而来?

  周复兴:我出生在乡村,16岁就参与反动,任务50年,其中40年在乡村渡过。事先的地委,就是搞农业乡村任务。我老家家里人也都在乡村,生活困难,这个我很理解。这种情况假如不迅速改动,你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他们就不那么置信。群众有困难时,你不去处理困难,有的人怕扣帽子,但假如人人都这样,那我们还有什么长进?

  记者:您能不能谈谈您对共产党人的初心的了解?

  周复兴:我的了解,一是一心一意为人民效劳,二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现在参与任务,就奠定了为人民效劳的信心。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我们党与其他政党的基本区别。

  当官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效劳的。做过的任务,能真正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