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维权行动

“马拉松”式工伤认定如何废除? 现行规则存在破绽

作者:丁熙一 2018年08月13日 维权行动

  原标题:马拉松式工伤认定“活结”何解

  请求工伤认定,难不难?

  不难,只需填一张工伤认定请求表、提供休息关系证明、相关病历就可以。

  作出一个工伤认定,繁不繁琐?

  有时,工伤认定进程能够呈现马拉松式、继续数年之久,请求认定、认定或不予认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为了失掉一个确定或称心的工伤认定结论,海南省海口市冯某家人奔波了6年,湖北省武汉市徐先生的家人也已耗时近两年。

  从全国范围看,工伤认定的马拉松式进程并不鲜见。为何会呈现这种景象?如何废除这一困局?《法制日报》记者停止了调查走访。

  堕入重新认定“循环”

  八月盛夏,蝉声聒噪,江汉大学里愈发安静,偶有零星的先生顶着烈日穿行在校园。 随着中国经济向消费型模式的转型, 电子商务和移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支付行业强劲的增长。

  “这儿就是我丈夫掉上去的中央。”指着J01教学楼B区回廊前空地,李女士通知记者。她的丈夫徐先生,生前是江汉大学机电与修建工程学院教员。2016年10月25日13时许,徐先生在校内坠亡。

  接到报警,武汉市公安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分局迅速出警。

  2016年10月31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公安分局湖滨派出所向李女士出具告知单:经该分局刑侦大队综合勘验,初步结论为其丈夫系高坠死亡,扫除刑事案件。

  依据教学布置,2016年10月25日15时50分,徐先生要在江汉大学J06教学楼讲授《汽车贸易》课程。

  而在前一天,徐先生因身体不适到湖北省西医院住院医治,经初步诊断患有焦虑性抑郁症。

  2016年10月25日上午,徐先生向医生请假回家。午饭后,徐先生到江汉大学,不久发作惨剧。

  同年10月31日,李女士就丈夫高坠身亡一事委托江汉大学提收工伤认定请求。

  2016年12月29日,武汉市人社局出具《不予认定工伤认定书》,认定徐先生当日坠亡并非任务工夫,其坠亡地点不具有因任务不测坠亡条件,故其坠亡不能认定系任务工夫遭到事故损伤,不予认定工伤。

  李女士不服,请求行政复议,湖北省人社厅维持武汉市人社局作出的不予认定工伤决议。

  2017年4月10日,李女士一纸诉状将武汉市人社局和湖北省人社厅告上法庭,江汉大学为本案第三人。武昌区人民法院一审和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均判决武汉市人社局败诉,判令重新作收工伤认定决议。

  同年12月25日,武汉市人社局再次作出不予认定工伤决议书。李女士不服,向武汉市人民政府提起行政复议。

  往年4月2日,武汉市政府撤销了武汉市人社局的决议,责令其重新作出认定。

  有判决、有行政复议决议,李女士本以为可以安心肠等候武汉市人社局作出予以认定为工伤的决议了。没想到,往年6月4日,武汉市人社局再次作出不予认定工伤决议书。

  李女士的遭遇,并不是个案。

  2011年11月15日晚,海南省海口市琼山中学教员冯某因连夜评改先生试卷在家猝死。海口市人社局以为冯某在家加班任务时期病发身亡不契合“任务工夫、任务岗位”这一规范,作出不予认定工伤决议书。

  此案经过长达6年的行政诉讼、行政复议,2017年11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裁定采纳海口市人社局的再审请求,责令其重新作出详细行政行为。

  记者梳理发现,在工伤认定的行政诉讼中,法院只能判决撤销人社部门作出的行政决议,并责令其重做,不能直接替代人社部门作出详细行政行为。下级行政机关外行政复议中,可以直接作出详细行政行为,但鲜有如此。

  依照法院或复议机关要求,人社部门往往会重新调查取证,提出新证据,再次作出认定决议。但囿于工伤认定机构调取证据的权限及有权调查部门的不愿配合,工伤认定很容易堕入循环往复的场面。

  认定机构左右为难

  马拉松式的工伤认定,“困”住的不只是请求认定人,还有工伤认定机构。

  “重复停止工伤认定,是对行政资源的糜费,但工伤认定不是规范答案的复杂判别题,而是有现实证据和逻辑观念作为支撑的阐述题。”武汉市人社局工伤生育保险处副处长何军说。

  信息不对称严重制约了工伤认定机构的“解题”才能。何军表示,绝对于用人单位和职工,工伤认定机构往往不能第一工夫拿到相关信息,所知晓的初始信息很少,难以清楚完好理解和复原事情的全貌。

  何军举例说,两团体在单位里打架受伤但不报警,单位时隔3个月更有甚者到一年期限前一天再提起请求工伤认定;同时,为骗取工伤保险,用人单位与职工甚至会“同谋”,共同隐瞒打架现实,让工伤认定机构无法核实职工是如何受伤的。

  有了报警信息,但由于表述不尽翔实,有时工伤认定机构也“无计可施”。在停止交通事故的工伤认定时,武汉市人社局就收到过“与狗同责”的“奇葩”责任认定。“一团体骑车下班途中,因规避路边窜出的狗而受伤,交警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时,认定其‘与狗同责’……”何军引见,由于缺乏相应的认定权利与手腕,工伤认定机构停止工伤认定时要依赖有关部门后期调查,但对方并不思索事故能否因任务缘由惹起等要素。

  武汉市人社局最近一次对徐先生坠亡作出不予认定工伤的理由是:依据他的医疗记载,其自2001年开端呈现肉体方面症状。

  “人社部门既是工伤认定部门,又是直接收理社保基金的部门,时辰面临着滥用职权的追责风险。”何军表示,为避免国有资产流失,人社部门停止工伤认定时,会想尽一切方法去发现新证据。

  对工伤认定以后面临的困局,武汉市人社局工伤生育保险处处长赵杰也觉得很无法。

  现行规则存在破绽

  《工伤保险条例》规则,职工“在任务工夫和任务场所内,因任务缘由遭到事故损伤的;任务工夫前后在任务场所内,从事与任务有关的预备性或许收尾性任务遭到事故损伤的”均认定为工伤。

  但在详细理论中,关于“任务工夫、任务场所、任务缘由”的认定存在较大争议,行政部门与审讯机关没有一致的认定规范。

  在徐先生工伤认定案中,武汉市人社局以为,工伤认定中“任务工夫、任务地点、任务缘由”实践上是指职工在从事任务的进程中,由于任务缘由受伤的情形,三个要素是互相关联、互相印证的关系。

  武汉中院办案法官则以为,不能完全囿于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狭窄天文解工伤认定规范,任务工夫应包括预备性或收尾性任务,任务地点应有合理区域或合理作业半径而非传统意义上狭隘的某个点或某个固定的作业面。

  两级法院的判决均以为,徐先惹事发当日承当该校下午的教学义务,而他刚好下午一点左右在校园内坠亡,应了解为上课即履职前的预备(预备性)任务,属于“任务缘由”范围;J01-B座和J06教学楼均是学校校园内从事与教学有关的场地,应一并视为任务场地。

  武汉市政府的行政复议决议则以为,市人社局违背了行政诉讼法第71条规则,即人民法院判决原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的,原告不得以同一现实和理由作出与原行政行为根本相反的行政行为。

  “在认定规范上,工伤认定机构每年面对数千件案件,每个类型的案件都是成百上千,要求了解和规范的一致,不能有单纯基于团体的了解和自在裁量权,那样会形成执行规范的混乱,从而带来执法风险。”何军说。

  记者理解到,现有《工伤保险条例》存在“后天缺乏”——对认定工伤的情形,采取罗列式;对不予认定工伤的情形,也采取罗列式,这就招致并不能穷尽工伤认定中的一切情形,形成了从外表看诸多“认定与不认定貌似都可以”的困局。

  变革完善工伤认定规则

  如何破解马拉松式的工伤认定困局?

  武汉大学法学院班小辉以为,随着经济社会开展,传统全日制休息关系逐步发作改动,人们的任务工夫、任务地点、任务方式日趋灵敏,给工伤认定带来较大应战。

  “有些休息者任务方式较为自在,比方大学教员,他在家中回停工作邮件、处置任务事宜时突发疾病死亡,这种该如何界定?”班小辉以为,在工伤认定中不能僵化套用“任务工夫、任务地点、任务缘由”,要结合休息者的任务性质和事故发作的缘由停止详细剖析。

  湖北涛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珺谈到,徐先生授课前坠楼身亡、冯某在家中熬夜改作业猝死都属于工伤认定中的“特例”,整个进程存在很多争议,法律条文没有作出明白规则,是理论中的难点成绩。

  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陈焱光引见,在工伤认定中存在一个举证责任的分配成绩,其中行政机关要对被诉详细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负举证责任,但在理论进程中缺乏明白操作规范。

  目前,特殊情形下的工伤认定,全国并没有一致规范。

  对此,何军建议,基于不异性质的工伤,可思索树立三层次的工伤认定——工伤事故保证、工伤不测损伤保证以及视同工伤保证,以满足不同工伤保证需求,增加工伤认定争议。

  记者理解到,目前,法院与行政机关在工伤认定理念上存在差别。

  有业内人士表示,工伤认定本来是一种行政确认行为,人社部门没有调查义务,如今却被要求复原现实真相,否则法院就以现实不清为由撤销行政机关作出的详细行政行为。

  何军建议,完善工伤保险立法,将《工伤保险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条例》从行政法规上升到法律,理清工伤认定机制,明白“工伤认定究竟由谁说了算”。

  “在完善工伤立法时,工伤认定规则该当与灵敏用工的开展趋向相顺应。”班小辉建议,例如,对任务地点、任务工夫的认定,不能仅局限于传统的用人单位办公场所和任务工夫,若休息者为了用人单位利益,在家中持续从事任务,也该当视为任务工夫和任务地点的延伸;此外,立法还需逐渐扩展工伤保险的掩盖范围,积极探究灵敏失业人员归入工伤保险的途径。

  当休息者遭遇休息损伤需求请求工伤认定时,班小辉建议他们依照《工伤保险条例》要求,尽能够保管休息关系证明、医疗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及时请求工伤认定。

  本报记者 刘志月 实习生 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