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热点话题

徽州木雕代表性传承人汪德洪:刀法熟练 雕入迷韵

作者:马龙一 2018年07月30日 热点话题

  徽州木雕代表性传承人汪德洪——

  刀法熟练 雕入迷韵(工匠绝活)

点击进入下一页

  【绝活看点】汪德洪,安徽省工艺美术巨匠,国度级非物质文明遗产徽州木雕代表性传承人。以徽州传统修建三雕为创作源泉,采用深浮雕、圆雕技法,考究镂空效果,塑造出一件件精巧绝伦的木雕作品,彰显着徽州文明的胸无点墨。

  左手执刀、右手举锤,在纷飞的木屑中,木料上的图案逐步变得润滑圆润……48岁的汪德洪(见上图,本报记者韩豪杰摄)正在本人的任务室内专心创作一件“牛腿”(古修建的构件)。从小受木雕文明潜移默化,汪德洪16岁拿起了刻刀,开启雕琢人生。

  “木雕是徽州三雕(木雕、石雕、砖雕)之一,承载着独具特征的徽州文明,饱含着儒家文明中的和合之美。”汪德洪说,以木为材,以雕为本,经过艺术手法的表现,进而发明出丰厚多彩、千姿百态的木雕艺术品。

  在汪德洪看来,木雕是“加减的艺术”。“一块木头,越雕,图案越丰厚,这叫加的艺术。另一方面,雕得越多,木料就越少,这是减的艺术。”从原木到成品,普通要经过4道根本的工序很多朋友说,共享纸巾机是一个广告机,但我们不是这样定义它,我们定义它是一个互联网跟物联网结合的终端机,从线下吸入流量,重新回到线上,以共享纸巾项目作为流量入口,打造全国物联网社交共享大平台。,即构图、打胚、细修和抛光。

  构图是首道工序。设计一幅图纸,要重复修正,最终定型后,才干附着于木板上用于雕琢。“比方画一幅牡丹,是配山水还是虫鸟,需求匠人对作品深化地考量与设计。”为了能为不同原料找到相应的雕琢图案,汪德洪经常绞尽脑汁。

  图纸确定后,接上去就是打胚,初步雕琢出作品的外观。“打胚分为不同层次,有高有低,要求不同。”汪德洪引见说,以浮雕的雕琢手法为例,依据层次的不同分为浅浮雕和深浮雕两种。浅浮雕普通为两到三层,而深浮雕则可以到达七八层,甚至十层以上。“留住最高点,不断往下雕,雕到最低层,而又不能镂空。”

  细修是第三道工序,也是赋予木雕制品美感和神韵的关键一步。“细修比打胚更需求细心和耐烦,在这一道工序中,人物的眉毛、眼神,穿着的纹饰、纽扣都要逐个出现。”汪德洪说,一件好的作品,是创意、资料和刀工的完满结合,三者缺一不可。“表现远景的木雕作品着重描写人物的表情和举措,将人物身体雕琢的短小一些,人物的脸就会被烘托得愈加丰满生动。”

  细修完的作品,曾经有了根本的外形和细节元素,再加上最初一道工序抛光,能将行将竣工作品的粗糙之处处置得平滑圆润。在汪德洪看来,这一步虽是隶属的步骤,但绝非可有可无。为了让作品完满无瑕,他曾将一枚绣花针制造成一把细细的刻刀,以便对纤细之处打磨处置,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能润滑圆润。

  在汪德洪的任务室里,摆放着一幅《徽娘教子》的木雕作品,曾于2016年获国度级金奖。作品中的“徽娘”身体细长,头部与身体的比例到达了1∶7,相较于传统1∶5的比例,是一种打破和创新。此外,将栏杆、树木、荷花、中国结等元素逐个归入,出现出一幅岁月静好、其乐融融的现象。

  从业30余年,汪德洪陶醉于徽州雕琢工艺的细腻与精致,时辰感受着作为木雕匠人的骄傲:“国度对工匠的注重,鼓励着我们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为了将徽州木雕技艺发扬光大,汪德洪正在积极筹建“徽州木雕学习基地”。“在承继传统工艺的同时,注入新的文明理念,才干不遗余力地维护传承好这项传统官方艺术。”他说。

  韩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