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热点话题

抗癌药,不只是降价这一件事

作者:高书一 2018年07月23日 热点话题

  抗癌药,不只是降价这一件事

点击进入下一页

  中科院合肥物质迷信研讨院研讨员刘青松(左四)与同事们在实验室任务。新华社发

  全球每年癌症新发病例超1400万,中国2014年当年新发癌症患者已有380万例。随着癌症发病率逐年降低,患者迫切希望用上新药好药,但一粒昂贵抗癌药却几成“不可接受之痛”。抗癌药零关税、医保会谈、放慢新药审批……为了让百姓顺应用上抗癌药物,国度有关部门打出“天价药”降价组合拳。随着政策红利逐一释放,患者能否如愿用上无效的抗癌药?而要从源头上处理抗癌药“入市”“天价”“断供”等诸多成绩,我国的医药变革又该迈出怎样的步伐?记者展开了调查。

  降价 进医保 政策先手棋含金量十足

  一段工夫以来,抗癌药充足、价钱昂贵等成绩备受关注。癌症患者对立癌药物可及、药价下降、新药上市的热切期盼不断未减。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国度为一粒药的民生之疾注入“强心针”——5月1日起,我国以暂定税率方式将包括抗癌药在内的一切普通药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碱类药品及有实践出口的中成药出口关税降为零。

  协助“等药救命”的患者打破“一粒药的窘境”,既要有“先手棋”,又应有系列政策加固“民生底板”。

  国度对“天价药”早有举措——2017年7月,包括15种肿瘤靶向药物在内的一批出口药被归入《国度根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并将大幅降价。

  各地也已依据本身实践,将一些价钱绝对昂贵但临床价值突出的药物归入医保范围。以成都为例,2016年该市已将特罗凯、凯美纳、易瑞沙、赛可瑞、爱必妥等医治各类癌症、贫血症以及其他稀有症的多种低价治癌药、恶性肿瘤放化疗药物归入医保。

  “以前用靶向药赫赛汀都是公费,光药费1个月就3万多元。如今药价降了,而且进医保了,担负大大加重了。”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病床上的乳腺癌患者周女士说。

  记者在多地采访理解到,一些抗癌药物价钱下降分明。在湖南,以医治乳腺癌的药物为例,赫赛汀从去年9月份开端由每支17600元降为7600元,一支氟维司群从11500元降至4800元。

  患者分享政策红利的面前,是一份药品审评审批制度变革的成果单——近10年来在美国、欧盟、日本上市的415个新药中,已有277个在中国上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个人信用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图书、数码产品免押金借用,办理签证无需银行流水证明,甚至租车住酒店都不需要交付押金……市和正在进入申报或临床实验阶段。

  国度药品监视管理局局长焦红表示,关于临床急需、抗艾滋病、抗肿瘤等境外上市相关药品,将归入优先审批通道,放慢审批,估计这些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将延长1-2年工夫。

  打通中梗阻 综合发力图解降价难题

  随着5月1日抗癌药物零关税新规落地,患者取得感如何?在此进程中,还有哪些“中梗阻”待破?

  记者调查发现,零关税新规的市场反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比方在辽宁省一所三甲医院肿瘤外科,自5月1日至如今,贝伐珠单抗等临床运用的次要出口抗癌药价钱未下降。

  药价下降的“反射弧”为什么长?

  中国药科大学国度药物政策与医药产业经济研讨中心项目研讨员颜建周剖析,终端药价变化“慢半拍”遭到多重要素影响,比方在往年5月1日前,国际市场中曾经库存了一定量的出口抗癌药品,这局部药品并没有遭到降税政策的影响,价钱会与之前坚持分歧。而且,这局部药品库存销售终了仍需一定周期。

  有关部门曾经留意到“反射弧过长”的成绩。6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催促推进抗癌药放慢降价,让群众有更多取得感。国度医疗保证局有关担任人说,关于医保目录内的抗癌药,下一步将展开专项投标推销,在充沛思索降税影响的根底上,经过市场竞争完成价钱下降。

  专家同时指出对于互联网金融P2P企业来说,支付市场完善的标准和管理系统将彻底改变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格局,不仅给从业者提供了的巨大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将市场产品都归入医保并不理想。国度医保局副局长陈金甫曾指出,归入医保目录有严厉的顺序,并且由于基金接受才能等限制,不能够把一切市场上的产品都归入药品目录。

  医保目录外的独家抗癌药如何完成降价?有关部门将展开准入会谈,由医保经办机构与企业协商确定合理的价钱后归入目录范围,无效均衡患者临床需求、企业合理利润和基金接受才能。

  提升创新力 处理药少药贵终极药方

  在赫赛汀大幅降价的同时,全国范围内的用药需求也在短期内呈现激增,招致多地呈现供给紧张情况。面对“药少”“药贵”的群众呼声,处理患者“用药难”的本源在哪里?

  “进步我国抗癌药品的研发才能,是降低抗癌药品费用、加重对出口抗癌药品依赖的基本之策。”国度卫生安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说。

  在过来的十几年间,全球抗癌药物研发曾经驶入慢车道,欧美、日本等国度和地域研发的抗癌新药不时上市。据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统计数据,目前我国4000多家制药企业中,90%以上是仿制药消费企业。

  往年6月,中科院合肥物质迷信研讨院刘青松团队自主研发的化学药品1类创新靶向药物HYML-122,已取得国度药监局的临床实验同意。假如实验顺利,大约5年后这种药可以进入临床。假如该药上市,将会协助更多患者对立急性髓系白血病这一恶性疾病,处理其在国际“无药可医”的地步。

  刘青松说,他们的努力方向,是把癌症变成一品种似于高血压或糖尿病的可控慢性病,“让患者即便不幸得了癌症,也能有生活质量地带癌生活”。

  人类和肿瘤之间的比赛会不断继续,中国医药创新依然任重道远,需求更多创新团队共同战役。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