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新闻联播

追溯中国最早博物馆历史 上海三家展馆联展百件珍贵藏品

作者:何楠东 2018年07月17日 新闻联播


追溯中国最早博物馆历史上海三家展馆联展百件珍贵藏品

  世界最早的白鱀豚标本 汤彦俊 摄

  中新网上海7月16日电 (郑莹莹)中国珍藏最早的大熊猫标本;世界最早的白鳍豚完好的骨骼标本和一副下颚标本;中国最早的兽类标本——采于1871年的金钱豹标本;世界现存最早的海南长臂猿充填标本;商周时期的青铜兽面纹鼎……一批珍贵藏品16日亮相上海。

商周时期的青铜兽面纹鼎 汤彦俊 摄

  商周时期的青铜兽面纹鼎 汤彦俊 摄

  由上海科技馆、上海博物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反动历史博物馆)结合推出的特展“世纪典藏——上海博物溯源”16日下午在上海开幕,将于7月17日至10月21日在上海历史博物伴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生活的日趋成熟,芝麻信用高分和良好的个人征信记录,不仅可以办理贷款、申请信用卡延伸你的财富,更能大大便利我们的生活。馆收费向大众展出。

  该展集中三馆优势资源,展出了原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院旧藏的自然史和人类学、考古学、艺术类藏品及相关展品共百余件,将迷信、文明、艺术和历史相交融,探寻中国博物馆的晚期开展,发掘上海城市深沉的文明底蕴。

中国收藏最早的大熊猫标本 孙乐琦 摄

  中国珍藏最早的大熊猫标本 孙乐琦 摄

  材料显示,成立于1874年的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院最后以珍藏自然历史标本为主,然后扩展到珍藏中国的古董、字画、刺绣、木工等艺术品,逐步成为事先远东地域中国生物标本和文物珍藏最丰厚的博物馆之一。1952年5月19日亚洲文会封闭,其珍藏品移交上海市文物局。

  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院与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上海博物馆及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有着亲密关系,其自然类藏品后来绝大局部被上海自然博物馆珍藏,历史文物类局部藏品为上海博物馆珍藏。

现场展示的标本 孙乐琦 摄

  现场展现的标本 孙乐琦 摄

  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表示,上海这样一个大都市,有中国最早的博物馆,怎样复原它的历史,将藏品展现给观众,这失掉了三馆的鼎力支持。

  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说,三家展馆跨界协作,整合资源,来共同发掘上海这座城市的深沉历史底蕴,擦亮上海“文明品牌”。

现场展示的标本 孙乐琦 摄

  现场展现的标本 孙乐琦 摄

  据悉,展览包括: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院已经珍藏的具有代表性的兽类标本83件、人类学标本7类、文献图书材料17本。专家称,这些珍贵的藏品印证了上海拥有中国最早博物馆,观众可以一览事先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院的珍藏研讨概略。

  详细而言,本次特展内容包括两个局部,每个局部各包括三个版块。第一局部为自然历史,包括“让西方绽放文明之花——溯源亚洲文会”、“中国的兽类走向世界”、“上海记忆——上海自然环境变迁的见证者”三个版块;第二局部为人类学、考古学与艺术,包括“从上海博物院的珍藏看中国晚期体质人类学与考古学的研讨”、“文明人类学蓬勃展开的田野调查”、“中国现代艺术品”三个版块。展览次要经过标本及文物展现、恢复小景箱、图文版、经典绘画、小视频、手机APP等方式完成。

很多朋友说,共享纸巾机是一个广告机,但我们不是这样定义它,我们定义它是一个互联网跟物联网结合的终端机,从线下吸入流量,重新回到线上,以共享纸巾项目作为流量入口,打造全国物联网社交共享大平台。
现场展示的标本 孙乐琦 摄

  现场展现的标本 孙乐琦 摄

  现场,不少珍贵藏品引人注目。比方,中国珍藏最早的大熊猫标本。展览的策展人黄骥引见,展览依照原来的材料,用生态景箱把大熊猫标本恢复出来,让观众晓得大熊猫的生活环境等等。“如今大熊猫大家在植物园看得很多,不稀罕,事先大熊猫是十分珍贵的,那时分,全世界都把大熊猫视为瑰宝。”他说。

  生态景箱是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院无论从展现理念还是展现手腕,均位于世界前沿的实证,这种新颖的展现方式事先吸引了少量观众。在此次展览现场,观众可以看到大熊猫、羚牛、西藏棕熊、岩羊和獐的五个恢复生态景箱,所用植物均是当年的景箱所用的植物标本。策展方特意自创《清宫兽谱》中的绘画作风,将本展现中的25件不同体型和类型的兽类标本用中国传统作风停止了绘制并运用于展现及相关的文创产品中,希望这些标本绘画在带给观众美感的同时,也能带给更多的迷信启示。

  展览选择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展出,这是一座欧洲新古典主义作风的修建,具有分明的海派文明的经典与风气,与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院当年场馆的修建作风分歧。本展览采用沉溺式展现设计,以恢复性的场景令观众有一个带入式的体验;让观赏者似乎穿越时空,实在体验上世纪30年代该博物院处于黄金时代的容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