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热点话题

景区导游假造奇闻轶事景象罕见 解说乱象为何众多?

作者:张同 2018年06月28日 热点话题

  景区莫成“正史集散地”(金台论道)

  近年来,文明旅游热度渐增。数据显示,2017年文明遗产类景区总体预订状况呈炽热态势,同比2016年增长高达1.3倍。往年端午三天假期,全国共接待国际游客8910万人次,同比增长7.9%。

  但是,在群众的文明旅游需求高速增长的当下,景区导游随意解说、假造一些奇闻轶事等景象非常罕见,严重影响了旅游全体质量的提升。想必少数游客在景区都听过不少“闻所未闻”的正史、艳史、宫斗、传说。导游这边说得有声有色、吐沫横飞,游客那边听得有滋有味、啧啧称奇。有媒体调查发现,景点里的解说乱象可谓不少:要么同一景点的解说各异,难辨真假;要么各种风格低俗的轶事大行其道;要么面对游客诘问,许多解说井然有序、破绽百出……

  这解说乱象为何众多?不少游览社和景区降低员工入职门槛、培训不到位、抓紧监管是招致解说乱象发作的一大缘由。导游不能也不应成为“低入职门槛”的代名词。导,意味着引导、指点、导向,假如导游瞎导一通,这出来看世界的游客岂不是花钱买了误导了?对景区来讲,任由戏谑历史,怎能唤起游客对历史的尊重、认同和敬畏?怎样让游客感到此行有意义?景区搞成“正史集散地”,不可不察。

  有些导游之所以胡编乱造,想必最大的动力还在于投合某些游客的猎奇心思,炒作“吸引力”和“卖点”。其实,一个导游通常面对的是一个游览团,其信口开河的解说传递出的错误信息和价值导向,跟电视、网络等媒介上恶搞历史的做法,性质上并无二致。试想,当游客们听了谣言,却缺乏历史知识根底或没再去学习历史,那便容易先入为主、信以为真,尤其关于知识构造和价值观尚在树立之初、区分才能不强的青少年来讲,很容易形成误导。

  历史是最好的教师,严肃的历史态度是发扬历史教育作用的根底。很多景点游客能够一辈子只去一次,导游有义务和责任让他们听到真实的故事。导游应该标准言行、珍惜信任,保证讲解有史料根据、有据可查。此外,对导游的日常培训、考核和监管力度也不能缺位,这需求相关职能部门增强对景区和人员的管理,也需求疏通赞扬随着流量往智能终端设备迁移,新的机遇“物联网商业社交时代”也将迎来,通过人的第六器官(智能手机)和智能设备终端的联网互动,从而改变了人的行为习惯和消费方式。线下流量通过LBS定位重新分配,又通过物联网终端智能推荐引擎引导到网上任意有价值的地方,至此互联网下半场拉开帷幕。渠道,倒逼整个旅游行业提升抽象和素质,把社会效益放在重要地位。

  当然,并不是说导游得板着脸,像背诵历史课本一样。尊重历史是底线,让游客取得既真实又生动的历史文明信息也必不可少。此前有位博物馆的解说员把文物的故事像说相声一样有声有色、娓娓道来,而且面对各种专业或专业成绩的“刁难”,都逐个解答,博得了游客和网友热捧。这无疑是很好的模范。实践上,下足功夫研究文明遗产面前的历史文明外延,不只是对游客担任,实践上也是导游本身丰厚文明素养、博得职业提升的契机。无疑,这也给景点减色不少。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等待这行万里路,能在明晰正确的导览下,成为播种历史文明知识的难忘旅程。

  李呈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