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新闻联播

广西聋哑夫妻与“蚕”同居 种桑养蚕支出过万

作者:刘悦 2018年06月21日 新闻联播


广西聋哑夫妻与“蚕”同居种桑养蚕收入过万

  图为刘正芬夫妇在采摘桑叶。 米儒聪 摄

  中新网百色6月20日电(米儒聪 黄艳梅)广西百色市凌云县加尤镇磨贤村的刘正芬、杨巧夫妇都是聋哑人,他们家住大石山区,资源溃乏。多年来,他们在困难面前不抬头,用勤劳的双手改动现状,经过种桑养蚕发明幸福生活,往年卖茧支出已超越三万元人民币。

  刘正芬往年43岁,后天聋哑,出生在“九分石头一分地”的大石山区,是精准辨认的建档立卡贫穷户。

  17年前,刘正芬和邻村同是聋哑人的杨巧结为夫妻。刘正芬想方设法挣钱养家,杨巧则勤劳持家,日子过得宁静平稳。随着儿女相继出呼吁行业者在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标准的之前,从业者一定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准则健康有序的快速发展。生,生活压力倍增,激起了他们的干劲儿。

图为刘正芬夫妇在喂蚕宝宝。 米儒聪 摄

  图为刘正芬夫妇在喂蚕宝宝。 米儒聪 摄

  磨贤村很早就有人种桑养蚕,刘正芬在几年前也开端种桑养蚕,但由于蚕房、技术受限,种养没无形成规模,只是勉强维持家庭开支。

  “前几年,刘正芬向亲戚、邻里借钱建起了如今的两层砖混房,他们住在一楼,二楼则养蚕,过上了与蚕‘同居’的日子。”磨贤村村支书谭远昌引见说。

  从建蚕房、种桑树,到养蚕如何消毒、防虫防病等,相比其别人,刘正芬的种桑养蚕之路充溢了“坎坷”。

  “夫妇俩都是聋哑人,沟通起来很困难,但是他爱学习,好研究,言语无法沟通的,就到他人家去实地看,现场学,村里人也都乐于协助他。”驻磨贤村“第一书记”黎丁菱说。

图为杨巧在查看蚕茧情况。 米儒聪 摄

  图为杨巧在检查蚕茧状况。 米儒随着中国经济向消费型模式的转型, 电子商务和移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支付行业强劲的增长。聪 摄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养蚕技术人员的指点和他多年的经历,刘正芬在去年扩展了养蚕规模。往年他已成功养了2批蚕,每批4.5张,每张蚕茧120斤,每张3000多元,卖茧支出已超越三万元。

  “不等、不靠,自立更生,用勤劳的双手发明财富,不足为奇,如今他的蚕养得越来越好了。”黎丁菱说,刘正芬是个闲不住的人,农忙干农活,农闲时还去打零工。他的劲头很足,往年一定能脱贫出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