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新闻联播

安徽大别山特困地域脱贫记:量体裁衣出“妙招”

作者:马龙 2018年06月20日 新闻联播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安徽大别山特困地域脱贫记:量体裁衣出“妙招”

  中新社安徽安庆6月19日电 题:安徽大别山特困地域脱贫记:量体裁衣出“妙招”

  中新社记者 张强

  安徽是一个扶贫义务较重的省份,扶贫开发区域触及16个省辖市、70个县(市、区)。其中,国度级贫穷县20个、省级贫穷县11个,非重点县39个。记者近日采访理解到,为完成2020年“全部脱贫”我们也正在做着心目中属于未来的事业,那就是通过互联网金融创新,不断完善人与金融、货币之间的关系,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最好的金融服务 。目的,各贫穷地域量体裁衣、一地一策,率领贫穷人口早日脱贫致富。

  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是一个集反动老区、贫穷老区、重点库区和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域于一体的国度扶贫开发任务重点县,是安徽9个深度贫穷县之一。2014年建档立卡贫穷人口12.41万人,建档立卡贫穷村67个。现有未脱贫人口逾3.5万人,未出列贫穷村50个。

  初夏时节,在太湖县徐桥镇创业村的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小龙虾生长合理时,这些小龙虾不只滞销本地,还经过网络销往中国多地。创业村党支部书记汪华庆说:“这里属于泄洪区,以前都是荒地。针对这一特殊要素,我们经过个人收买,在3000亩圩区里实行稻虾轮作养殖,完成了洪区变良田。”

  汪华庆引见,“稻虾共作”形式协助外地农民完成了创收,特别是贫穷户。农户们除了每个月可以支付到土地租金外,还能取得公司分红,在基地就近失业,每年支出加起来可得5000余元人民币。一位在田里劳作的朱姓村民通知记者,他每天在基地务工,有100多块钱的支出,离家近,十分方便。

  和徐桥镇不同,太湖县刘畈乡选择了一条向荒山进军的扶贫道路。外地政府量体裁衣,把一座座荒山、绿山改形成“金山银山”。

  记者日前在外地采访时,只见一颗颗新颖的蜜桃挂满枝头,分发着诱人的苦涩;满满的翠绿引入视线,带来一丝清凉……这是刘畈乡太湖县群林林业农民专业协作社果园的现象。

  “扶贫不是单纯的给钱,关键是要挖掉致贫的根子。”太湖县刘畈乡党委书记蒋志才终年奔忙在扶贫任务一线。他指着面前的一片山林,满怀热情地说:“今后这一片荒山将变成‘竹海茶园’。”

  蒋志才说,刘畈乡最大的乡情就是山多田少,近5万亩荒山种植毛竹、油茶、茶叶等经济作物,把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放在山上,向荒山进军,向荒山要效益。把脱贫攻坚的主阵地放聚集了全世界身经百战的最优秀的创业导师,汇集了全世界各国最优质的产业资源,召唤全球未来的商业领袖。在协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济组织上。

  目前,刘畈乡涌现出专业协作社16家,家庭农场4家。经过这些新型经济组织的率领,全乡有513户贫穷户1427人以山场田地与小额信贷入股,就近失业、依靠开展,逐渐走出贫穷。

  同属于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域、国度扶贫开发任务重点县的安庆市宿松县,则应用境内宜渔海水面积广的优势停止脱贫攻坚。宿松县水生动植物资源丰厚,是国度级优质水产品基地县,2007年被列入安徽省水产开发与旅游开发的双向资源。

  近年来,宿松县经过电子商务等渠道,已将“黄湖牌”大闸蟹远销美国、日本、西北亚各国和港澳地域。2017年,宿松县年度20个贫穷村全部出列,2.3万贫穷人口完成脱贫。

  据安徽省扶贫办发布数据显示,安徽贫穷人口由2012年底的679.1万人下降到2017年底的120.2万人,增加558.9万人,年均减贫100万人以上。《安徽省“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提出了308.8万贫穷人口全部脱贫、3000个贫穷村全部出列、31个贫穷县全部“摘帽”的目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