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旬老人为牛备草 张瑞强 摄
中新网太原6月6日电 (任丽娜)寓居在山西省临汾市隰县午城镇水堤村一个已过古稀之年的七旬肥大老人,用他伛偻的身躯靠养牛脱了贫,还把孙女供上大学,凭一己之力、用刚强意志为全家人撑起了一片湛蓝的天。
现年有74岁的李明文有俩儿一女,都相继成家,二儿子和女儿都搬出去住。大儿子初中毕业后得了抑郁症,结婚后便越发严重,后来也和儿媳妇离了婚。离婚后,病情就更严重了,以致于不能下地干活,偶然在家里打打杂,孙女2017年考上了山西农业大学。照顾大儿子和供养孙女上大学的重担压在了老人身上。
6日,李明文指着他的6间平房对记者说,“我这个房子是本人入手修的,这房子事先在村里是头一家盖的。那时分条件好,儿子找媳妇,许多女孩都情愿嫁过去……”但是后来,大儿子患病、离婚,以及老伴患病等等一些变故,使得家里的光景日趋衰败了。
李明文是一个意志坚韧、生活悲观的老人,这一切变故并为打倒他。2003年的时分,隰县扶贫部门给村里的贫穷户每家一头牛,后来,许多人都没坚持上去,只要李明文不断坚持把牛养到了如今,牛最多的时分开展到了11头,这些牛也为他们家带来了好的经济支出,改善了他们家的生活。

七旬老人养牛脱贫 张瑞强 摄
李明文说,“2年前,老伴由于乳腺癌做手术,花了十多万,要不是这些牛,可是不晓得该咋办了。”
此外,李明文还特别享乐无能,多年来,他在村里河边垒石造田10余亩,栽植芦苇。据老人引见,这个芦苇以前是村里人打席子用的,如今没人打席子了,可是叶子可以用来包粽子,一年卖叶子也能支出好几千元。
“这几天,老伴儿进城给女儿服侍月子了,呼吁行业者在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标准的之前,从业者一定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准则健康有序的快速发展。家里就剩下我和患病的大儿子……”李明文说,他如今又得跑地里,还得喂牛,做饭,照顾病人……往年雨水多,芦苇长得很好,趁着端午节快到了,他每天早上5点多,就到里打理这些芦苇,希望能有个好收成。
水堤村驻村任务队队长杨智星说:“李明文的确不容易,如今一大家子都靠他一团体撑着。”依据李明文家的状况,村里给他们家办了低保;请求了退耕还林的款项;并协助他们家入股大象集团,每年还能失掉分红;还请求了医疗救助、慢病补贴等。2017年,李明文已成功完成了脱贫。
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 李明文以为,政府协助本人脱贫致富是坏事,但是本人不能躺着只靠政府帮,关键是要本人干,在政府的政策引导下完成脱贫致富。李明文说:“我一个本土人,能在这里扎根,全靠大家的帮衬;如今,咱乡村还有这么好的政策,我曾经很满足了……只需我还活着,就要努力干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