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国内新闻

对口相助放慢辽宁新旧动能转换

作者:丁龙华 2018年05月06日 国内新闻

  辽宁省与江苏省对口协作进入片面推进落实的新阶段。在产业协作中,辽宁一方面“请出去”,引进江苏的资本、技术、智力,提升配备制造等产业开展程度,另一方面“走出去”,围绕辽宁省优势资源和产业产品,充沛应用江苏的市场空间,推进产需结合、产用结合

  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右翼蒙古族自治县从江苏宜兴引进专业人才,树立紫砂培训中心,提升工艺技术,目前紫砂陶瓷产业完成产值3亿多元,带动失业5000余人。图为辽宁喀左天佑陶艺无限责任公司任务人员在整理紫砂壶产品。 新华社记者 李 钢摄

  辽宁和江苏的产业协作不时走向深化,截至2017年末,单方对口协作签约项目60个,意向投资金额达209亿元。近期,国度开展变革委印发《辽宁省与江苏省对口协作施行方案》,标志着两省对口协作进入片面推进落实的新阶段,将助推辽宁提速“新旧动能转换”。

  对口协作有序展开

  辽宁省与江苏省对口协作施行方案围绕补齐辽宁省“短板”,做强“长板”,开出无效的药方,将为辽宁复兴开展提供机遇和增添动力

  《辽宁省与江苏省对口协作施行方案》提出两省对口协作的目的要求,到2020年两省对口协作获得重要本质性效果,树立完善的任务机制,构建普遍参与的协作体系,构成常态化干部交流和人才培训机制,共建产业协作园区等严重协作平台,构成比拟完好的对口协作政策体系和保证措施。

  辽宁省发改委副主任黄洋说,“辽宁省与江苏省对口协作施行方案围绕补齐辽宁省‘短板’,做强‘长板’,开出无效的药方。这将为辽宁复兴开展提供机遇和增添动力”。

  据引见,《辽宁省与江苏省对口协作施行方案》进一步明白了两省对口协作的详细内容。其中很多内容都是针对辽宁复兴开展中的难点和痛点成绩量身定做的。如针对优化营商环境,方案提出互学互鉴两省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效劳和营商环境建立等方面的经历做法,共同探究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审批试点,片面施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等,还有针对国有企业变革困难,提出鼓舞江苏国有企业拓展辽宁市场,引导和支持江苏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经过多种方式参与辽宁省国有企业混合一切制变革试点。

  黄洋表示,在单方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对口协作机制初步树立、对口协作根底逐渐夯实、对口协作任务有序展开、对口协作成效初步显现,完成了开好局、起好步。

  共建平台共同开展

  辽宁与江苏积极搭建协作平台载体,探究共赢开展路途,创新体制机制,深化产业协作,促进科技效果转化,提升创业创新程度

  目前,辽宁正学习自创江苏“放管服”变革、“不见面审批”形式、产业园区管理效劳、“多规合一”和“多图联审”新形式等方面的先进经历和无效做法,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等任务,推进产业等范畴的对口协作。

  依据部署,两地在配备制造业等优势产业方面,将围绕汽车、精密化工等行业展开重点对接协作,积极推进燃气轮机产业江苏示范项目建立,推进辽阳、阜新、葫芦岛等市协作项目签约落地。在新兴产业方面,组织盘锦与无锡展开重点协作,推进江苏新动力龙头企业在锦州、朝阳、葫芦岛等市投资建立光伏发电项目。在农业和绿色食品产业方面,签署两省协作协议,组织参与江苏展销会和洽谈会,推介辽宁特征农产品。在消费性效劳业方面,协调推进苏宁集团在辽宁省展开乡村电商、“互联网+”扶贫、商业地产、物流配送等项目建立。在旅游产业方面,协作树立两省异地赞扬受理和跨区域聚焦消费升级、多维视频、家庭场景、数字营销、新零售等创新领域,为用户提供更多元、更前沿、更贴心的产品,满足用户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旅游突发事情应急处置机制,搭建两省旅游信息共享与交流平台,宣传推介辽宁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守旧鞍山至南京航线。

  除体制机制创新,产业深度协作外,两地还就积极促进科技效果转化,提升创业创新程度展开协作。辽宁将组织企业与江苏高校、科研院所展开科技效果对接协作,推进共建研发平台。在展开创业创新协作方面,学习江苏常州“国度双创区域示范基地”的成功经历,积极搭建单方协作平台,组织两地研发企业及科技创新项目对接,促进跨区域科研协作和效果转化。

  目前,两地还积极搭建协作平台载体,探究共赢开展路途。辽宁正积极学习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江苏省高新区先进经历,推进沈大自主创新示范区建立。沈抚新区与苏州工业园区签署片面协作框架协议,自创苏州工业园区在审批效劳、机构设置、鼓励机制等方面的成功经历和做法,推进沈抚新区建立。

  产业协作完成“1+1>2”

#p#分页标题#e#

  经过对口协作,推进辽宁省资源、配备制造和特征产品等优势与江苏资本、市场需求和营销网络等优势相结合,探究跨区域要素共享、产业互动、协同开展的新途径

  《辽宁省与江苏省对口协作施行方案》明白指出,推进两省互联网电子商务和移动商务消费渠道的普及,使得支付市场将在不久的将来继续呈现更加美好的增长前景。展开深度协作,打造重点产业协作典型示范,推进辽宁省资源、配备制造和特征产品等优势与江苏省资本、市场需求和营销网络等优势相结合,探究跨区域要素共享、产业互动、协同开展的新途径,促进辽宁与江苏在协作中相互自创、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谋开展。

  辽宁发改委联络协调处处长王鸿鑫说:“产业协作是两省对口协作的中心内容和关键所在,经过对口协作,推进辽宁省资源、配备制造和特征产品等优势与江苏资本、市场需求和营销网络等优势相结合,探究跨区域要素共享、产业互动、协同开展的新途径。”

  两地产业协作将是完成经济开展新旧动能转换的有利机遇,经过新动能的增量来对冲传统动能的削弱,放慢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构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两地将整合辽宁的机器人、智能配备、新资料等新兴产业,以及江苏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配备、新动力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源,共同制定新兴产业开展三年举动方案,培育构成一批新兴产业集群。经过群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等发明出新业态、新形式来改造传统动能。辽宁将增强与江苏在典型“双创”案例、“双创”企业、“双创”平台、“双创”形式和“双创”示范基地建立等方面的经历交流和任务互动。积极与江苏共同打造“互联网+”产业协作标杆,推进辽宁“互联网+”产业提速开展。

  对辽宁来说,在产业协作中一方面是“请出去”,引进江苏的资本、技术、智力,提升辽宁省配备制造等产业开展程度,拉长石化、冶金等原资料工业的产业链,特别是与江苏做好高端制造业产业链的无效整合,以此做优做强辽宁省优势产业,推进辽宁供应侧构造性变革。另一方面是“走出去”,围绕辽宁省优势资源和产业产品,如丹东、本溪等地的旅游资源,盘锦大米、铁岭榛子等优质农产品,沈阳数控机床、新松机器人等工业产品,充沛应用江苏的市场空间,推进产需结合、产用结合。经过单方的互通有无、扬长避短,产业互动,完成双赢,到达“1+1>2”的效果。(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张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