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国内新闻

乐山农夫自建登山车 苦笋下山坐“专车”

作者:陈悦华 2018年05月05日 国内新闻

张建洲正在操简单来说,创业有四步:一创意、二技术、三产品、四市场。对于停留在‘创意’阶段的团队,你们的难点不在于找钱,而在于找人。”结合自身微软背景及创业经验。作爬山车。他建的这条运输轨道长97米、宽0.8米,一次最多能装300公斤苦笋

  □李昕锋 本报记者 吴晓彤 文/图

  眼下正值苦竹笋盛产期,笋农简直每天忙着采挖苦笋。由于苦竹林大多生长在山上,所以挖出苦笋后,笋农需沿着山路将其背下山来。对笋农来说,这是一件颇为辛劳的膂力活。不过,乐山市市中区凌云乡凌云村七组的张建洲却只需坐在自家屋边,复杂操作一下开关,就能将苦笋方便省事地从山上运上去。

  张建洲的家紧靠一座高约百米的小山。山上近5亩的苦竹林中,一根根苦笋正破土而出。侧屋旁,张建洲修了一条长97米宽0.8米、从山脚贯串到山顶的运输轨道。张建洲只需拨动开关,电机和加速机联动,一台爬山车顺着轨道慢慢行至山顶。在山顶,张建洲的妻子将挖来的上百公斤苦笋装入爬山车,再拨动开关,满载苦笋的爬山车又颠簸地行至山脚。“就是经过这种方法,把山上的苦笋、竹子运上去的。一次最多能装300公斤,比人背轻松多了。”张建洲说。

  谈及建筑爬山车的缘由,张建洲说“是被逼出来的”。

  2012年的一天,张建洲和妻儿在山上挖了200多公斤苦笋。3人花了3个多小时才背了150公斤苦笋下山,一家三口累得腰酸背痛。

  张建洲之前在修建工地给外墙装过窗户,常常会用升降机将门窗提到需求装置的地位。他寻思着,“为啥子不应用这个原理运苦笋呢?”

  于是,张建洲购置了电机和加速机,并应用废弃的钢材和车轮,设计出了爬山车。之后,他请工人在山体一侧开凿出运输轨道,“前后用了40天,花了上万元。”

  张建洲引见,山上近5亩的竹林每年可挖4500公斤苦笋、砍3500公斤竹子,每年还要运1万多公斤肥料上山。爬山车装置好后,不论是运苦笋、竹子下山,还是运肥料上山,都比原来省时省力多了。“为了保证平安,爬山车只装货物,绝不载人。”

  在山体上自建运输轨道,契合相关规则吗?乐山市市中区疆土资源局副局长叶学中引见,依据我疆土天时用现状分类规范,张建洲建筑的运输轨道没有逾越相关规则。而且,这套安装是效劳于乡村农业消费的,因而在制度规则所允许的范围内。

  凌云乡乡长刘小华说,张建洲在山体上建筑运输轨道,没有毁坏环境,没有影响山体构造,也未形成山体水土流失。“这种创意很好。假如其他村民情愿,政府部门可从中举荐,将这一技术推行出去。”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个人信用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图书、数码产品免押金借用,办理签证无需银行流水证明,甚至租车住酒店都不需要交付押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