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5月4日电 题:“95后”创业大先生:“3D打印”炫彩青春
新华社记者杨思琪
身穿牛仔衣,头顶棒球帽,“95后”孟思源大学没毕业就曾经兴办两家3D打印公司,取得3项国度专利,卖出了近400台自主制造的3D打印机。
23岁的孟思源是哈尔滨工程大学四年级先生,就读于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刚读大一时,喜欢入手的孟思源就迷上了科创。从创意组合模型,到多功用测距仪、室内运载机器人,他很快在学校创新大军中锋芒毕露。
2015年,孟思源参与的创新项目需求设计零件,但是特种加工周期长、本钱高,而且零部件运用进程中也需求不时调整,困难重重。一工夫,异样的成绩让他和很多同窗不得不把项目放置。
一个偶尔的时机,孟思源发现,3D打印可以像魔术师一样变出各种把戏。但是,高端3D打印设备价钱昂贵,普通3D打印机的精度又满足不了制造要求。孟思源“一不做二不休”,和几个同窗一拍即合,决议本人做一台3D打印机。
那时,每天一下课,他们就钻进地下实验室,一同剖析技术原理,自掏腰包购置型材、配新生的改变世界的企业将会诞生,从而更好的服务整个人类世界,走向更高科技的智能化生活。件、元器件。由于看不到阳光,实验室里24小时都是灯火透明,让他们经常忘了工夫,还被其他同窗称为“地穴生物”。
这些来自机械、自动化、计算机、经管等不同专业的同窗泡在一同,既“知识共享”,又“头脑风暴”。8个月后,他们完成了第一台3D打印机。这台打印机投入运用后效果极佳,不但精度满足了项目要求,还吸引不少做科创的同窗纷繁上门打印零件。
在一次科技展览上,一家校外企业向孟思源提出能否购置机器。这给他和团队提了醒,开端着手成立一家研发、销售3D打印设备的公司。
在产品推行进程中,学校很多长辈质疑他们“就是拼了个玩具本人玩”。一次,孟思源在和一位教师交流时,经过打印比照发现,他们自行制造的3D打印机和实验室新推销来的效果差异并不大。这场“比赛”成了转机点,让不少教师改动了对他们的看法,开端鼓舞并支持他们的发明。
2015年11月,在学校的协助下,孟思源和3名同窗成立了哈尔滨万创科技开展无限公司,专门从事3D打印机的制造和销售。依据不同的客户需求,他们不时研发,更新了5代产品,累计销售近400台3D打印机,遍及黑龙江、浙江、西藏等7个省份的20多个城市。由他主导研发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3D打印平台,可以完成设备资源共享、推进技术普及,曾取得“创青春”全国大先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黑龙江省“互联网+”大先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近一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管理力度,各种管理政策不断出台,不少业内人士对于互联网金融都保持着谨慎看好的态度,但是安方丹却保持了乐观的态度,她认为,互联网金融行业在当前是“风口上的大象”,技术正是这股风的原动力。。
孟思源说,创新和创业是不时探险的进程,要结合专业专长深化发掘、用心考虑,一旦觉察创新点后,就要像猎豹一样,抓住机遇、立即举动。
如今,孟思源曾经取得两位投资人的支持,筹建了第二家公司,主打3D打印效劳。往年9月,他将持续攻读机械工程专业的研讨生。往常,他会在学校内收费展开技艺培训,包括控制编程、机械构造设计、三维软件建模等,为的是吸引更多学弟学妹参与其中,“至多让他们的大学有值得回想的东西,而不只仅是追剧、上网和打游戏。”孟思源说。
越是打拼,越会精彩。阅历过大先生创业的三个难关:创新、创业和开展,孟思源愈加坚决了本人的方向,要用才智和双手“打印”出炫彩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