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微信大众号长安街知事(capitalnews)
“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会不会对TCL带来冲击?”在不久前举行的2018博鳌亚洲论坛上有记者把这个成绩抛给了TCL集团董事长、CEO李东生。李答复说:“中国市场进一步开放,这阐明我们有底气。TCL不会因而感到要挟,相反经济的全球化可以为包括TCL在内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发明更好的环境。”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TCL集团董事长、CEO李东生列席2018博鳌亚洲论坛
历经37年开展,TCL曾经从当年的边境小厂生长为一个全球化的品牌,他的掌舵者李东生自始自终的是经济全球化的坚决支持者和推行者。确实,正如李东生所言,中国的市场环境越来越好,但世界经济的继续低迷以及贸易维护主义的悄然低头也是不可逃避的时代背景。在李东生看来,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对暗中涌动的逆全球化潮流是一个还击。
当开放的中国遭遇逆全球化,关于早在四年前就开端推行全球化再动身战略的TCL而言,新时代下的进一步变革开放能否意味着一条新的起跑线?
20年全球化探究培养大国品牌TCL
央视《大国品牌》纪录片《时代》篇中,TCL集团董事长、CEO李东生提到的一个细节让人印象深入。90年代初TCL第一次走出国门赴美参展CES,事先展位仅有9平米,李东生既冲动、兴奋,同时也感遭到与海内企业的宏大差距。或许正是从那一时辰开端,在李东生的心里埋下了TCL全球化的种子。

央视《大国品牌》纪录片《时代》篇画面
TCL正式施行全球化战略是在1999年,后来李东生决心满满,但几年之后一场蛇吞象式的海内并购让TCL初次尝到了全球化的困难。由于彩电产业从CRT迭代至平板时代,TCL巨资收买的汤姆逊拥有的显像管技术简直完全丧失价值。加之手机业务异样不尽人意,TCL堕入历史低谷。经过反思与重整,直到2007年底TCL才扭亏为盈摘掉“ST”的帽子。
这次挫败并没有坚定李东生率领TCL“走出去”的决计,在那篇著名的反思文章《鹰的重生》中李东生写到:“中国企业要生长为受人尊崇的企业,全球化是殊途同归。”2015年,TCL重新绘制全球化再动身的道路图,依托“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放慢沿线国度和地域市场规划,海内销售逐年攀升。如今回过头来再看李东生现在的判别,其真知灼见可见一斑。
明天的TCL曾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全球化品牌。在全球拥有7万5千多名员工,26个研发机构,22个制造基地,在80多个国度和地域设有销售机构,业务掩盖全球160多个国度和地域。过来的2017年,TCL彩电全球出货量打破2377.4万台,位居中国彩电行业第一,全球彩电市场第三。其中海内市场表现尤为值得一提,2017年TCL彩电在北美、巴西等市场销量继续疾速增长,其中北美市场累计销量同比大增131.5%。在法国、德国、意大利、波兰等地也完成波动增长。

TCL国际化规划触及全球160多个国度和地域
中国实行变革开放曾经40年,TCL全球化探究也已走过近20年。明天,中国人在海内曾经不难发现中国品牌的身影,每一个走出去的中国品牌都讲述着一个中国故事。TCL为全世界的消费者带去优秀的产品,同时也为世界经济的开展奉献中国智慧。TCL用20年的探究证明一件事——企业唯有积极拥抱全球化才干打造出全球化的品牌。
全球化浪潮没有终结而是进入新时代
新时代下的中国市场正在走向进一步的开放,而贸易维护主义却在地球另一端的美国悄然低头。由中美贸易摩擦引发的市场震荡对全球化的TCL而言是不能逃避的成绩,李东生对此并不感到过火担忧。他泄漏2017年美国彩电有70%是直接从中国出口,假如加征出口税首先受影响的是美国消费者。而且TCL已完成全球化规划,对单一的美国市场依赖水平并不高,因而受影响并不大。
一个值得关怀的成绩是,美国这一全球经济的主导国开端采取保守的贸易维护政策,能否意味着过来十几年来全球化浪潮的终结?现实上,在美国展开贸易战之后,我们曾经听到太多支持声响。这外面包括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这样的企业家,也包括托马斯·萨金特等众多世界顶级经济学家。从这些支持声响中可以看出全球化的趋向仍然不可阻挠,它没有终结,而是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或许说一个“新时代”。
有学者将过来十几年的全球化称为“美式全球化”,它的主导者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东方兴旺国度。而如今,中国正在新时代的全球化中积极发扬推进作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建议旨在推进区域化协作打造命运共同体,而中国企业则是这一建议的积极践行者。
2016年6月20日,一辆简直载满了TCL产品电子元件的列车抵达波兰,随后这些元器件被送往TCL波兰工厂停止组装并销往整个欧洲国度和地域。波兰,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度,如今也已成为TCL全球化再动身的重要一站。TCL波兰工厂毫无疑问将为外地带去新的失业岗位、税收以及优质产能。

TCL位于波兰的工厂
在波兰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度,TCL与外地市场的关系是共赢的协作关系,是牢不可分的命运共同体,TCL在扩展本身产能输入的同时,也为外地经济激起新的生机。这种以中国企业为主导的区域间协作,正为新时代的全球化打造参照样板。继续十几年的全球化浪潮并没有因美国双方采取的贸易维护政策而终结,而是随着区域化协作的增强进入新时代。这个新的时代将再次为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提供历史机遇。
变革开放新时代是中国品牌再动身的起跑线
40年前中国实行的变革开放政策为中国企业的开展提供了宏大机遇,40年后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中国选择进一步变革开放,这将成为中国品牌再动身的起跑线。就像李东生在《大国品牌》纪录片《时代》篇中所慨叹的那样:“40年,一眨眼就过来了,庆幸的是我们能跟这个伟大的时代同行。40年,是一个新的终点。”
对新时代下中国品牌应该承当的责任与使命,李东生有着本人的考虑和看法。复杂概括:1、以抢先的研发与制造才能提升中国影响力;2、以创新的技术和产品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开展;3、据守实业促进中国经济波动开展;4、以优秀产品为介质传达中国制造新抽象;5、以中国品牌讲述中国故事宣传中国文明。
从李东生对新时代中国品牌的责任与使命的考虑中,可以看出他对时代与企业之间关系的明晰看法。中国在新时代下进一步扩展对外开放,引入海内企业和商品的同时也将极大安慰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认识。实业是中国经济的脊梁,而唯有掌握抢先的技术和制造才能才干够面对来自全球市场的竞争,这也是TCL全球化再动身的底气。在对外开放上,中国愈发自信,大国品牌TCL在全球市场也愈发自信,而这些都得益于继续的开放。
过来,美国有句口语叫“中国人的时机”,用以指代“没无机会”,这句话放在明天显然曾经不再合适。时机不能等候而要自动争取,40年前中国人本人发明了经济开展的时机,新时代下中国进一步的变革开放再次为中国品牌的全球化发明了时机。摆在TCL等一众中国品牌面前的是一条再次动身的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