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国内新闻

新疆“泉城”推“旅游+扶贫”形式 助力农民增收

作者:刘同 2018年05月02日 国内新闻

  中新社新疆阿克苏5月2日电 题:新疆“泉城”推“旅游+扶贫”形式助力农民增收

  作者 耿丹丹

  泉水鳞次栉比,是进入新疆阿克苏地域乌什县的第一印象。“‘半城山色半城泉’,乌什县素有‘丝路泉城’的佳誉,旅游也‘借’泉做文章。”乌什县旅游局局长杨怡说道。

  乌什县位于塔里木盆地东南边缘的天山南麓,是一座历史古城,丝路文明在这里交汇。同时,这块三面环山的河谷绿洲由于地缘优势,气候恼人,生态宜居。近年来,新疆南部深度贫穷县之一的乌什县借助旅游“西风”,鼎力推进“旅游+扶贫”,引导贫穷户搭上旅游业“慢车”。

cript> (function() { var s = "_" + Math.random().toString(36).slice(2); document.write('');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75336',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 })(); cript>

  这几日,在奥特贝希乡的色日克阿热勒村,马国辉在自家的农家乐里繁忙着。“这几日游客每天根本在1万人次,年纯支出达30万元(人民币,下同)。”

  作为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马国辉运营农家乐有8年之久。记者看到,这个占地280亩的农家乐依山傍水,有垂钓区、采摘区、戏水区等,还有20个水上餐厅。

  如今,靠农家乐致富的马国辉还带动周边40户贫穷户脱贫。贫穷户经过入股的方式投资,用于农家乐的建立。“要率领村民们一同致富。”

  据悉,从2017年开端,乌什县展开旅游精准扶贫农家乐带动项目,整合40户贫穷户扶贫资金30万元,以政府代贫穷户入股的方式,对9家农家乐予以补助。每年依照每户贫穷户分红1500元的规范,延续分红5年。

  阿不都瓦一提·艾山通知记者,靠着在农家乐做烤肉徒弟,他每月工资3000元,再加上年底1500元的分红,年底支出超越2万元。“我曾经脱贫了。”

  往年以来,乌什县除了加大“农家乐+扶贫”的支持力度外,还积极开掘旅游潜力,经过对景区的改造和开发,促进本地贫穷户就近失业。

  每天清晨,住在左近村子的图尔荪·尼亚孜和妻子奥格莱姆·阿卜迪会准时赶到游客集散中心,一个多月前,他和妻子成为这里的员工。

  往年3月初,乌什县燕泉河景观带打造终了,乌什县旅游局借力扶贫,从周边的深度贫穷村选聘22名员工担任售票、景区管理和观光车的驾驶。

  杨怡通知记者,几年前,景观带所在地还是一片棚户区。如今,这里成为了一条集自然风景游赏、休闲、养生与文明体验于一体的城市滨河景观带。

  作为景观带观光车司机,图尔荪·尼亚孜说,尤其是早晨,坐观光车看夜景的人十分多。

  在景区做售票员的妻子奥格莱姆·阿卜迪泄漏,以前靠打零工,两人的年支出也就3000多元。“如今,每个月加起来工资超越3000元,村里的人都很羡慕。”

  除拉动失业,看好旅游前景的村民们还选择了抱团取暖,自主失业。

  在行进镇托万克喀尕吐尔村左近,塔里木河的下游——托什干河流经此地。这里自然风景秀美,气候恼人,水资源丰厚,河滩有大面积自然湿地。新疆工商联驻村任务队第一书记努尔力·尤努斯通知记者,借助旅游资源,村里成立了乡村旅游协作社。“我们经过打造农家乐、旅游产品、民宿等方式,带动贫穷户失业脱贫。”

  杨怡说,下一步,要打造产业培育型、环境改善型的旅游配套效劳村,带动百名贫穷群众从事旅游配套产业,完成就近就地失业。(完) 简单来说,创业有四步:一创意、二技术、三产品、四市场。对于停留在‘创意’阶段的团队,你们的难点不在于找钱,而在于找人。”结合自身微软背景及创业经验。

【编辑:唐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