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国内新闻

大江东:牛!他们把百万个零件攒成一架大飞机

作者:李阳 2018年05月01日 国内新闻

分享到:0

  检查: 0 调整字体

一年前,“国之重器”国产大型客机C919一飞冲天。鲲鹏展翅,厚积薄发,回望研制历程,从打响机体对接总装开铆“第一枪”,到总装下线,从C919项目完成通电,展开机上功用实验,再到发起机初次开车、零件交付试飞……东哥都第一工夫见证了“胖九”十月怀胎、呱呱落地、生长降落的每一个重要时辰,容我得瑟一下哈!

一架C919大型客机,有724根线缆、2328根导管、总长近80公里管线,零部件总数达250万个之多。为了确保飞机上每个零件做功、每根管线迟滞、每个零碎运转,C919事业部总卸车间的259位职工齐心协力、忘我贡献,全身心扑在大型客机研制上,不但把百万个零部件攒成了一架大飞机,而且还成功送上蓝天。

说起“攒飞机”,一个“攒”字似乎跟拼乐高积木那样轻松复杂,殊不知这面前的执着和艰苦。东哥明晰地记得2014年9月19日,C919机体对接总装开铆。选在9月19日,意味着C919大型客机项目研制从这天起迈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步。

但事先的总卸车间里仅有前机身与中机身各一件,除了吊装部件的机械,全是靠人工在操作,车间里显无暇空荡荡。几天后,东哥呈现在美国西雅图波音飞机制造的总卸车间,这里的场景曾让东哥心头一紧:现场同时有好几架飞机在总装调试,各式拆卸机械设备满满当当,根本上是自动化,很少看到有工人在繁忙,这差距可不是普通般的。真没有想到,仅两三年工夫,咱国产大飞机的研制脚步正在奋力紧跟。

原来,这是一群均匀年龄仅30岁的民机造梦人,上至曾经退休返聘的教师傅,下至初出茅庐的小伙子,为了共同的目的、共同的信心,大家日日夜夜地拼搏,顶举起大飞机飞翔蓝天的光彩,炫照返航空报国的满腔热血和忠心耿耿。请让东哥率领大家走近这群“攒机人”,感受一下他们的精深手艺和航空报国风采吧!

见证四次首飞,一辈子追逐“大飞机梦”

从1980年进入上飞厂以来,把不计其数的零件组装成一架飞机,一干就是38年,飞机上十几万个组接点,孟见新都要求做到近乎完满。

孟见新的国产“大飞机”情怀比许多人更深。早在1978年,才18岁的孟见新就进入了由原上海飞机制造厂创办的技校学手艺。1980年毕业后,他离开上海飞机制造厂部件拆卸车间,参与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架民用客机“运十”的制造,1985年又参与了麦道飞机的制造。丰厚的飞机制造经历,让孟见新又投入ARJ21的研制。孟见新说,加上C919,本人曾经见证了4次国产飞机的首飞。

为了完成C919的各项总装义务,孟见新和团队可谓进入“战役”形式。2014年6月,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无限公司祝桥总装制造基地投入运用,孟见新与团队开端了国产大飞机C919的总装制造。搬到祝桥基地后,孟见新每天仅往复浦西、浦东,就需求破费3小时。2015年11月2日,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在浦东基地正式总装下线。2016年12月25日,C919飞机首架机交付试飞中心。随后的3、4个月的工夫里,为了首飞,总装基地内简直是24小时连轴转,白昼发现成绩,早晨马上改良。“有一次缺工具,我早晨闭会到12点,还开车去大场基地拿,眯了几个小时又马上赶回了祝桥基地。”孟见新回想事先那段繁忙的光阴时说道。

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外,大飞机市场几十年来不断由美国的波音和欧洲的空客垄断。阅历了30多年我国民用客机制造开展进程的孟见新明白,C919的成功“出生”,不只是制造了一架飞机那么复杂,更是国度实力的意味。

万事扫尾难。大飞机项目简直是从“一无一切”开端,虽有ARJ21在前,但C919的制造规范、工艺等很多内容需求重新探索。“比方C919机身采用少量的先进复合资料、先进的铝锂合金等,需求构成本人的组装规范。”孟见新说,民用飞机制造有着十分严苛的要求,假如达不到要求基本进入不了市场。总装不是复杂地把零件拼起来那么复杂,许多部件精度十分高,相差一点就完成不了组装,假如没有成熟的集成才能,有再好的零件也装不出到达要求的大飞机。

在浦东总装基地,孟见新和团队曾经逐步构建起了一条成熟的消费线。成功首飞的C919两架机使基地总装消费线的工艺、工装设备失掉充沛磨合验证,目前孟见新和团队曾经在做第三架机。

机身打上百万个孔,容不得一个巨大偏向

C919全机长38.9米,这样一个庞然大物需组装百万个零部件,打上百万个孔,拆卸任务的每一个巨大偏向都会形成产质量量的大成绩。

#p#分页标题#e#

2015年9月初,随着第二台发起机的顺利交付,发起机吊装任务成为C919下线前的关键一步。“别看把发起机从运输车上吊起至机翼吊挂地位的间隔不到1米,但我们足足用了3个昼夜的工夫。”总卸车间的机械拆卸班组长王儒俊引见道。

玫瑰意味着自信、刚强、独立,而总卸车间工艺员彭锐就是这样一朵历经风雨、绽放光荣的“铿锵玫瑰”。彭锐与爱人都奋战在总装现场,白昼沟通梳理发起机装置流程,早晨指点现场吊装,1个多月没回家,1岁多的女儿都认不出妈妈。

发起机装置任务是飞机拆卸进程中的严重节点性义务,将3吨多重的“心脏”固定在飞机吊挂上,不只需求思索到飞机的姿势、重心,还要思索到零碎拆卸、构造拆卸、发起机供给商拆卸完成状况。作为C919总装制造IPT团队的一员,彭锐担任发起机装置方面的工艺任务。开工前需求停止评审,彭锐抓紧每分每秒,在发起机装置前完成一系列预备任务。

发起机装置是个大工程,思索到人员以及产品的平安,这项任务通常都布置在早晨或周末、人员较少的时段停止。同时,发起机拆卸的连接性要求较高,每次拆装都是延续作业。“每次都是白昼做预备任务,彻夜停止装置,找好点位、看好四周环境,一气呵成。”彭锐说,“有时一干就到清晨。我们看着晨曦中的太阳透过飞机总卸车间橘黄色的幕墙照出去,虽然很累,但完成义务后,大家都觉得很欣喜。”在一场场硬战中,一次次应战面前,彭锐刚强性情显露无遗,她很好地完成义务,效劳大局,俨然成为了总装一线的铿锵玫瑰,绽放出了最美光辉。

从零开端的国产大飞机,发起机对接难题只是千千万万个成绩中的一个。“通用设备可以出口,但拆卸工艺与集成技术无法引进,柔性化机体拆卸消费线建立仍受制于人。” 中国商飞制造总师姜丽萍说,“关键工艺技术的自主攻关是殊途同归!”

千余条改良创新提案,拆卸效率提升四成

C919的各个部段来自四面八方。机头来自成都,前机身、中后机身来自南昌,地方翼副翼来自西安,后机身次要来自沈阳,起落架舱门来自哈尔滨……

飞机总装制造是一项零碎工程,是复杂产品的典型代表,产品构造复杂,零部件数量到达百万级,工艺技术要求高,拆卸对于互联网金融P2P企业来说,支付市场完善的标准和管理系统将彻底改变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格局,不仅给从业者提供了的巨大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质量要求高,实验维护项目多,先进技术使用多,需求总卸车间从技术才能、人员素养、根底管理等多个方面动手,提升综合实力,完成项目成功,职工成才。

2017年C919研制情势义务严峻,技术攻关应战多,为片面完成全年任务义务,总卸车间全体职工群众加班加点,不分昼夜,确定了“人歇活不停”,每天24小时“车轮战”的任务形式,大客构造拆卸、全机通电通压、功用实验、发起机装置、点火等几十项重点义务被逐项攻克,时期,围绕中心任务,展开施行了新技术新理念的推行与落地,职工群众针对数字化测量、自动化对接停止深化学习讨论,将数字化制造表现在机身细节上,严实的对接缝、平齐的铆钉、标准一致的制造规范,凝结着总卸车间全体员工在技术创新中不懈的努力,为C919大型客机插上了一对先进的“数字化”翅膀。

在总卸车间,任何人的“金点子”都可以最快的速度转化成项目难题的“金钥匙”。在航空范畴,有“轻一克,值千金”的说法,飞机分量每增加10克,30年可节省燃料超越1吨。总卸车间展开了“飞机减严重比拼”,以休息和技艺竞赛的方式鼓舞职工动脑筋、比效率、出创意。线束敷设班组的老技师卢扣章经过优化布线、采用轻量化辅佐资料,探索出一套线束减重工艺,使飞机一举减重20多公斤,一架飞机30年就至多节油2000吨,经济效益数百万元。

假如说集体偶尔创新是“加法”,群体继续创新就是“乘法”。飞机拆卸技术创新触及多范畴、多专业, 总卸车间采用“结对子”的方式,跨班组、跨岗位组建了智能制造、数字测量等12支创新团队,为飞机研制提质增效。从国外引进的自动化消费线“水土不服”,智能制造团队将测量软件、柔性工装与拟合算法相结合,自主开收回部件自动对接零碎,将大部件对接精度进步了两倍。不当看客当创客,仅2017年,总卸车间职工提出的改良创新提案就达1000余条,申报专利24项,飞机拆卸效率提升了40%,无力推进了智能制造,大踏步迈向世界一流!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在你的眼中,我的世界很小;而在我的眼中,我的世界很大。一条风雨兼程路,一份执着航空情。回望这些年支撑中国民机人一路坎坷中据守、一路播种中提高的,是永不保持与航空报国的高尚情怀和锦上添花的职业信心。凶猛了!中国人的大飞机!(人民日报地方厨房大江东任务室 沈文敏)

责编:汉网

上一篇:公职人员运用微信,这10条红线不能碰!(已有局级官员因而被奖励)

下一篇:央视今早《直播长江》点赞宜昌和荆州的长江大维护任务

分享到: 0

论坛引荐众议院 民生财经 时髦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