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国内新闻

重庆制造:全国第二大手机消费基地如何炼成?

作者:陈俊 2018年04月27日 国内新闻

来自重庆市经信委数据显示,往年1-10月,重庆手机产量达2.57亿台,增长31.8%,坚持了继广东省之后的全国第二大手机产地的地位。

在经过对产量、产业链、中央工业构造影响等多个维度的剖析后,21世纪经济研讨院以为,重庆手机产业的崛起,不只进一步确立了电子制造业在该市工业的主导位置,同时,手机产业也无望继笔记本电脑制造业后,成为重庆经济的另一支柱。

重塑重庆工业构造

在重庆的工业经济中,汽摩产业临时占据相对主导位置,至今曾经构成了以长安为代表的多家上市公司、全产业链的格式。

在2009年重庆引入笔记本电脑制造业后,重庆工业格式生变,以笔电为代表的电子制造业,开端逐步发力。

2016年,在重庆汽摩产业增速减缓、电子制造业高速增长的状况下,重庆市工业经济出现出双轮驱动格式上述两大产业算计对重庆市经济的奉献率将近六成,同时从细分数据看,电子制造业对中央经济增长的奉献率还初次超越了汽车产业,到达33.8%。

21世纪经济研讨院以为,这一变化使得重庆市工业经济更具有抗风险才能,同时作为新经济重要组成局部的电子制造业,也无望进一步推进重庆市工业构造向更高层次演化。

从目前状况看,在重庆市的电子制造业范畴,虽然笔记本电脑消费仍然占据了其中主力,但不可无视的是重庆手机产业迅速开展。

2016年,重庆手机产量到达2.86亿台、完成产值1026亿元,占当年重庆电子制造业4998.7亿元总产值的20.52%。

重庆2.86亿台手机产量,在全国的占比是多少?依据工信部《2016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转状况》显示,全国全年消费手机21亿台,重庆占据其中13.61%。

就国际的手机消费格式看,除广东省坚持相对产量抢先位置外,全国另有包括重庆、河南、贵州、江西、四川等十余个省市规划了手机产业。而为什么重庆的手机产业能在最近五年内生长为全国第二大手机产地?

综合来看次要有如下五方面缘由:

第一是随着在休息力本钱、政府优惠政策的影响下,制造业西移。

第二是重庆避开了中高端消费市场,将手机产业的市场重心确定为中低端消费群体,以及开展中国度市场。重庆目前仍然为“大城市、大乡村”格式,中低端消费有本地化消费潜力。

第三是借助原有的笔记本电脑产业链条,完成了对手机产业链的规划。

第四是应用重庆区位优势,如渝新欧班列守旧了西线(欧洲)、南线(西北亚)货运线路,处理了企业的物流运输成绩。

第五是重庆经过引入中国信息通讯研讨院西局部院、中国泰尔实验室技术鉴定中心重庆代理处,就地为重庆造手机提供质量检测、质量争议技术鉴定等效劳。

其中,除前两条外,其他三条均为重庆所独有的优势。

2017年,重庆手机产量、产值规模进一步上升,1-10月重庆手机产量曾经到达2.57亿台,21世纪经济研讨院剖析师估计往年全年的产量将超越2016年,最终产量或逾3亿台,持续稳定全国第二的地位。

从“制造”到“智造”

重庆在手机产业上的“想象空间”有多大?

21世纪经济研讨院以为,第一是将持续带动失业。重庆目前手机产业次要以消费中低端手机为主,全自动化工厂占比低,技术工人在将来仍有少量的缺口。

第二是重庆手机产业的产业链正在逐渐趋于闭环。数据显示,目前重庆已有手机零件企业110家、手机配套企业294家,构成以零件消费厂家为中心,以摄像头、显示模组、触摸屏、玻璃盖板、主板等关键零部件消费为配套的产业链,同时与手机相关的检测、供给链效劳为主的手机生态圈亦呈现了集群态势,最终的能够性是进一步推进更多的手机企业落户重庆,构成中国手机“第二城”。

但若仅以手机产量与产值权衡,重庆手机产业仍完善竞争力。如虽然2016年重庆的手机产量到达2.84亿台,但若折合单价计算,每台价钱仅357元。

因而第三方面是,重庆手机产业有推进外地产业进一步向智能制造方向转型的能够性。

从趋向而言,重庆将进一步引导企业开展智能手机。依据重庆市经信委在往年5月发布的《重庆市信息产业开展指南》,重庆手机产业的开展目的是构成以下游零组件消费、零件消费、挪动使用开发、处理方案提供、供给链效劳、公共效劳等为一体的智能手机产业我国这片创新热土正在发生一场全面而深刻的产业结构变革。生态圈。

此外,随着电信研讨院西局部院等科研机构的规划,重庆无望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新一代挪动通讯和物联网产业中心基地。

同时,重庆逐步完善的产业链,将给将来更多的产业提供孵化温床。由于在重庆市的方案中,不只希望开展手机产业,还包括VR等智能穿戴产业。

#p#分页标题#e#

广东是重庆手机的对标对象吗?21世纪经济研讨院以为,无论从将来的市场需求,以及重庆手机的产业开展潜力而言,广东的手机产量位置或难以撼动。重庆需求对标的,是在手机的技术、品牌价值方面学习广东,即如何进一步经过技术投入、品牌培育等方式,孵化出更受市场欢送的手机产品

此外,重庆也该当对河南、贵州的手机产业“追逐”速度有所警觉,即在稳定全国手机出货量第二的根底上,减少与广东省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