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族“触网”越来越潮
转发“送流量”的链接却手机中毒,收费领红包却信息被窃,团购打折商品却遭遇圈套……随着手机领取功用在中老年人生活中的普及,新的诈骗成绩也频繁发生。
日前,中国社科院结合腾讯发布的《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研讨报告》显示,“银发族”正经过本人的生活经历,构成共同的新媒体运用文明,更多运用手机导航、制造表情包等新潮功用。同时,收费领红包、赠送手机流量和优惠团购商品,成为中老年人上当三大圈套。
在科近一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管理力度,各种管理政策不断出台,不少业内人士对于互联网金融都保持着谨慎看好的态度,但是安方丹却保持了乐观的态度,她认为,互联网金融行业在当前是“风口上的大象”,技术正是这股风的原动力。技一日千里的明天,如何让中老年人跟上互联网时代的步伐?记者调查发现,在呼吁银发族加强网络平安认识、进步信息鉴别才能的同时,多方协力构建一个中老年人敌对型互联网生态非常重要。
新体验让人“上瘾”
心灵鸡汤幽默段子最受欢送
“一开端只是几个老同事相约去爬山,后来我们组了QQ群、微信群,群越来越大,还常常有人分享相关大众号文章。”家住山东东营的退休女士李英说,东营本地有户外运动喜好者树立的“青草地户外社区”等论坛,让他们为本人的兴味找到“网上家园”。
“其实,微信我平常看的多、发的少,网购也不习气,总觉得不如亲身看看有保证。”和身边同龄人相比,李英觉得本人对新媒体理解不算多。
四川成都的邹洁阿姨则是个新媒体“达人”。“用微信联络亲友,在微博上宣布随想,经过手机软件生成各种新颖照片方式,还用手机看视频……”提到本人手机上的APP,邹阿姨侃侃而谈。
邹阿姨平常会保管一些图片,配上文字制造表情包问候亲朋;她还在网上搜索教程自学软件装卸,依据本人需求重装了手机AI已经渗透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智能交通领域,人工智能技术也正在发挥作用。零碎和软件。
探索、学习、顺应,李英和邹洁都是中老年人接触新媒体的典型代表。正如调研报告所显示,除了沟通交流之外,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曾经学会了手机导航、制造表情包等新使用。
调研同时发现,中老年人上网阅读主题排名靠前的,是和慰藉心灵、调理心情有关的心灵鸡汤和幽默段子,其次是时势新闻、养生保健和情感生活。
“这反映出这一群体的情感需求——他们失掉的社会情感支持少而单一,更容易感到社会疏离和情感隔离。”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陈云松说,新媒体可以满足中老年人在获取资讯、参与社会、增进情感三方面的需求,容易让他们对线上生活发生满足感和依赖感。
正因如此,一些老人甚至有点“上瘾”。在河南漯河,一位六旬老人为在“微信运动”上取得更多点赞,每天走路几小时,双腿酸胀还要坚持,惹起家人担忧。在北京大兴,一位阿姨清晨用唱歌APP录歌,甚至把村委会暂时不必的音响拉到家里,与同乡闹出许多不快。
中国传媒大学传达研讨院教授张开剖析,呈现这种景象,一是由于老人们盼望交流,盼望被关注;二是缺乏自我管理认识,尤其是对运用新媒体时能够发生的负面效应缺乏看法。对此,需求进步中老年群体的媒介和信息素养,引导他们会用、用好新媒体。
新骗局难辨难防
七成受访者上当后未寻协助
“10G全国通用流量包任性送!我抢到1024M!”有媒体报道,山西一位市民在微信群看到信息后,点开链接,依照提示把链接分享到其他群里。本以为能支付收费流量,后果不只没有等到流量,还“抽中”了一个运费数百元的“奖品”。
报告显示,赠送手机流量、收费领红包和优惠打折团购商品是中老年人最容易上当的信息类型。但他们维权的认识和才能并不强,近七成受访者表示觉察上当后不寻求协助。
“不平安”是很多人最大的担忧。李英的爱人有网上理财的习气,平常也用手机领取,他特别留意网络诈骗方面的报道,让本人“多长个心眼儿”。他说,“有一次我在微信上扫了一个二维码,人家发给我一个红包,我让我儿子看了一下,他说没有成绩我才接纳。”
中老年人也是网络谣言的“重灾区”。“快看!这三种东西要少吃”“一个老教授的忠告,看完多活十年”“刚出的事,看了的人都吓一跳”……2017年网络造谣平台处置的谣言文章触及安康养生、奇闻趣事、食品平安类文章占比最大,这些恰恰是中老年人常看的内容。似是而非的内容配上“标题党”,扰乱了中老年人的判别。
陈云松说,临时以来,中老年人接纳信息的次要渠道是威望媒体,信任度高;面对新媒体,他们也习气性“照单全收”。国外心思学专家临床测试发现,信任感存在代际差别,中老年人对骗局的识破才能更低。
一些技术性妨碍,从基本上影响了中老年人运用新媒体的体验。
“我都不敢在我爷爷的电脑上用网银了。”在北京中关村任务的郑馨宜说,她70多岁的爷爷会用电脑、手机,但不会用杀毒软件,流氓顺序和渣滓插件防不胜防。
北京大学互联网开展研讨中心主任田丽指出,新使用、新产品开展快,中老年人承受慢,即便手把手教,成绩还会层出不穷。同时,老年机目前并不普及,且次要是从屏幕和声响两个角度思索受众需求,中老年群体在管理零碎、使用软件上的很多特殊需求很难满足。
新需求各方协力
倡导年老人“文明反哺”中老年人
“由于爸妈置信WiFi致癌,我就本人办了一个大众号,给他们推送一些靠谱的信息。如今,这个号已有近万名粉丝。”“老爸老妈看这里”大众号兴办人孙亮通知记者,从2015年底至今,除了提供一些适用于中老年人阅读的文娱内容,大众号的重点内容就是造谣信息。在大众号的功用引见里,他写道:“大众号初衷是希望能武装父母冤家圈。努力为老爸老妈造谣,我们外行动!”
协助中老年人用好新媒体,举动者越来越多。
“假如收到了网银行将到期需求晋级,要求您登录某个链接输出银行卡账号、密码这种信息,一定要先给银行客服打电话问清楚。”近日,在北京东洼地街道,北京邮电大学的大先生意愿者为居民演示了中奖信息、网络购物、电话欠费等各种诈骗方式,让大叔大妈们连连惊呼“好险”。
目前,全国已有不少社区街道、老年大学开端组织中老年人学习新媒体运用技巧。张开说:“进步媒介素养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进程,关于接触新媒体的中老年群体更是如此。社区能为大家学习交流提供最便当、最务虚的平台,作用十分大。”
互联网企业也有责任参与其中。“如今很多社会效劳必需在新媒体平台上停止,互联网企业具有了‘公同事业’属性,他们理应与中老年群体的需求对接。除了培训教育之外,如今合适中老年人的使用软件或管理零碎还十分匮乏。例如,能否在老年机中添加信息阻拦功用,对诈骗信息或病毒软件停止重点防护。”田丽说。
陈云松指出,一个中老年人敌对型互联网生态,既包括网络根底设备、终端等硬件,也包括软件产品设计与网络平安环境,还需求来自家庭和全社会的了解、鼓励与举动。“倡导‘文明反哺’,让年老一代充沛带动中老年人。”陈云松说,“不只要教中老年人运用技术,还应该像孙亮那样,为中老年人创作更适宜、更无益的内容,甚至带动他们发明和传达属于本人的新媒体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