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维权行动

四川康定:黑青稞变“摇钱树”助村民增收

作者:金原一 2018年04月26日 维权行动

  中新网四川康定4月25日电 (刘忠俊 张璟)25日,四川康定市呷巴乡阳黑暗媚,呷巴乡万亩黑青稞田出现出绿油油的一片,一些藏族村民们正在田间繁忙或观察黑青稞长势,脸上不时显露愁容。

  据理解,康定市经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百姓受害以及“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扶贫形式,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开展村个人经济,到达处理老百姓临时失业、青稞销路疏通、继续增收奔小康的目的,让外地的黑青稞从过来自食自用变成了“摇钱树”,助村民脱贫、增收奔康。

  走进呷巴乡铁索村、木弄村,村民们正在田间和蔬菜大棚内繁忙。“过来,村里的路途均是土路,交通非常方便,黑青稞也卖不到好价,只能本人吃。”呷让翁姆称,村里通了水泥路,许多企业前来收买黑青稞,收买价到达了2.8元/斤,比市场价高出了0.5-0.6元/斤,大家纷繁把青稞卖给收买的企业。

康定市新都桥镇铁索村建起的蔬菜大棚基地。 刘忠俊 摄

  康定市新都桥镇铁索村建起的蔬菜大棚基地。 刘忠俊 摄

  2018年3月,呷巴乡木弄村成立了黑青稞种植农民专业协作社,实行一致管理、一致挑选验收种子、一致施肥、一致收割、一致销售。同时经过农户自筹并结合扶贫产业周转金、农牧局项目资金,筹资130多万元建磨房,把订单外的黑青稞加工成糌粑出售。慈仁佳措预算,有企业订单带动,到2018年10月,木弄村黑青稞销售人均将添加4000元左右。

  “铁索村开展了3000亩黑青稞,这样大规模种植还是第一次。”呷巴乡党委书记扎珠称,春耕开端村里就展开了摸底调查,确保每家每户种子质量,确保每亩有260斤的产量。同时,乡上还将打造粗加工产品和黑青稞品牌,处理老百姓失业,协助村民们增收、完成波动脱贫。

  “黑青稞不停止深加工附加值本次涌现的 AI、区块链和物联网热潮不同于以往,将对产业、社会和生活产生真正堪称“颠覆性”的变革。IT 技术人员需要全方位地“换脑”:对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全面刷新,全面升级。很低,先后尝试加工成青稞面、青稞米花糖等,但市场需求还是没有青稞酒需求大。”康定市洞波酒业公司副总经理罗欣称。

  “经过企业带动,开展1万亩的黑青稞,完全没有成绩。”康定市农牧科技和供销协作局产业股股长冉国华以为,外地惯例种植黑青稞的方式,每亩产量仅有300余斤,若再因循一家一户的种植,产业开展就有难度。冉国华建议,经过成立农民协作社的方式流转土地停止连片规模化、机械化消费,这样农户有了流转费和务工支出,而单位面积的产量也无望进步,本钱浪费了,效益也就提升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