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或将下跌1000点!
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分,也许会给人有以故做惊悚之感,但是,我的判别的确是这样,我的观念也历来没有什么模糊不清的。目前的创业板指数本周开盘刚刚1900点。也就是说,别看近日涨了点,其实才是刚刚起步,将来的路还很长很长。我这么明白地定义,其实有更深的含义,那就是在投资中,并不需求被眼前一点点的涨幅所迷惑,由于我们很容易在终于满足了看清眼前一叶花瓣的茎脉之时,其实前路还有漫山的团团锦簇猎猎花红。
在更早的2017年7月份,我曾明白指出,有一大板块率先走出牛市,即中小板指数。它的标志是2017年6月份踩底后重心抬高,并构成了中期趋向的双底,然后在7月初迅速打破颈线,随后回撤确认,再后疾速打破,构成了4个月的慢牛趋向,数十只百亿市值的白马科技股开启了一轮翻倍行情,如大华股份、海康威视、大族激光、科大讯飞、立讯精细等等。创业板与中小板普通是联合在一同的,但是很遗憾的是,2017年走的是中大市值个股行情,而创业板指数百亿以上的市值股并不多,其中之一的一只乐视网还坏了一锅粥,致使创业板一路阴跌看似没有出路。
在美国纳斯达克指数九年长牛时,中国人一度将最初出生的有着大科技基因的创业板誉为“中国的纳斯达克”,但2016年不得不改口称新三板是,再到2017年又不得不称中小板才是中国的纳斯达克。但是,随着股市近三年的走弱,新三板个股堕入活动性干涸的地步;中小板指数中的白马股,则呈现了业绩的透支,从而出现长达4个月的震荡宽幅整理。而创业板指数,我曾在去年年中时详细地撰过一文剖析过,以为2017年12月份会呈现重要的新低点,也是中临时的严重转机,但是现实上,进入12月后创业板严重缩量回绝下跌,从而延缓了见底的工夫点,直到2018年1月末,才开端应用美联储加息等严重事情,疾速地砸出重要的底部低点。
本周周五,其实也是三大重要工夫的交汇点,周末、月末、季末。从日线上看,周一反转大阳收复生命线,周二冲击颈线,周三周四蓄势整理,周五大阳打破,可谓十分完满的K线组合。从周线上看,在1571.47点见底之后,已延续五天堆量,本周更是以10.11%的长阳,一举掩盖前两周的调整阴线,使得右肩完全以教科书般的规范答案而构成。从月线看,2018年3月是创业板指数4037点见底以来的第34周,完成一轮规范的数列周期,也使2月份的长针阳线极具见底信号,同时,本月12.2亿手的成交量,仅次于2015年10月底的那次反抽的一月成交量能,是一次历史性的标志量能,具有掩盖性的反转意义。再从季线上看,本季回踩30季线成功企稳,这里也相当于是2014年的整理平台的支撑,所以新一轮下行趋向将正式从2018年第二季度开端。
所以说,本轮自1571.47点见底以来的下跌,与2012年12月见底585.44点以来的下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们类比中小板指数。其真实上段所述及的中小板,并不是指到去年11月便已下行完毕,这里只是下跌的第一阶段。第一阶段下跌,已完成了2016年元月初的熔断带来的悬崖顶的试探举措。近4个月的中小指数,仅是第一波阶段性回调,第二阶段的下跌也已开端了。所以说,创业板指数的下跌目的,其实也在2016年元月初的2800点左近,间隔如今的地位真的接近1000点!只不过,其间到2000-2200点这个区间时,将会呈现数个月工夫的整理而已。
创业板并不能全部代表大科技,但大科技中的很多潜力公司的确在创业板。去年,我们的资金以大为美,这是在传统的集约式运营、房地产投资主导型经济增长形式下的产物。当经济转向高质量,国度迈向新时代之时,我们会发现一切都焕然一新了。其实,三年前,以“互联网+”创始的一轮新经济行情,已然为市场扫平了思想上的第一轮固隘,最典型的是,传统的“二八定律”忽然被“长尾效应”所替代,最有钱公司也正是在这一轮思想反动中由地产业主被互联网科技业主所替代,所以,近三年股市的沉沦,明修的只是股市下跌,暗渡的却是产业转型。从这个意义上讲,股市的确是经济的晴雨表,当以“互联网+”为根本的大科技行将浮出水面的时分,股市走出了2015年前的大牛市;当新兴产业在苦修内功不时标准的时分,股市阅历了三年的调整;当大科技在厚积薄发走上前台的时分,股市再一次喷礴欲出一轮行情跃然盘上。
现实上,我们还应该“感激”美国的总统特朗普。由于关于普通股民来说,投资方向根本只会跟风,以为哪里炽热哪里才是价值投资,只要当特朗普大张旗鼓地放言要加征关税发起贸易战时,简直一切的股民终于晓得,美国在乎的是中国工业2025规划,在乎的是中国科技的弱小,在乎的是中国竞争力与影响力的崛起,而不是白酒与廉价休息力。而中国携刚刚成功召开“两会”后的底气,不只勇于从正面迎接应战,而且在内政上、外部的税改、金改等变革上都有新举措,给市场注入了一股新颖的空气,也给投资者树立了刚强的决心,从而充沛看法到科技才是第终身产力,才是中心竞争力,才是中国强国兴国的基本,从而全民都来注重大科技,投资于大科技。
#p#分页标题#e#近期,以富士康、药明康德IPO为代表,监管释放的信号越来越明白,即“独角兽”公司的IPO将走疾速通道,相似于“准注册制”。“独角兽”这个词虽然早已创造,但是之于中国资本市场公司,却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我们恐怕没有几团体能对这个量化的数字有所了解,即“独角兽”公司普通指投资界关于10亿美元以上估值,并且兴办工夫绝对较短的公司。10亿美元其实也就是60多亿人民币而已,说穿了这正是我们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所以,不难了解以后市场无论大小机构与资金,都在拼命往创业蓝筹的公交列车上挤的缘由;同时,也不难了解,360回归后市值能翻数倍,这正是独角兽的开展潜力所在啊。不久的未来,跌到几十亿市值的优质的创业板科技公司,便有有数的翻数十倍的独角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