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国内新闻

一二线都市新一轮“人才抢夺战”演出

作者:高俊 2018年04月22日 国内新闻

长江商报音讯 武汉将确保2018年留汉大先生25万以上,全国20余城纷繁出台人才新政

□本报记者 张衡

“武汉高校毕业生租特定房屋可打八折”“拿北京户口最快仅需5天”“上海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3月下旬以来,北京、上海、武汉等20余城市纷繁出台人才新政,掀起了新一轮“人才抢夺战”。

各地招才引智不时出台新政,释放出激烈的爱才惜才信号。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傅新平在承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后国际经济构造转型晋级,对产业的智能化和技术含量要求不时提升,由此对城市的高技艺人才规模和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人才是创新开展的首要资源。

武汉将打造大先生留汉新政2.0版

4月13日,虽然空中飘着小雨,但在华中农业大学举行的“百万大先生留汉创业失业工程”大型校园巡回招聘活动现场人头攒动。

在不少毕业生看来,武汉相继出台的一系列人才优惠政策很有吸引力,城市也能提供更大的平台和更多的时机,留在这座城市安家很不错。重庆上学的宜昌女孩小谭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她是头一天早晨搭“飞的”离开武汉,一清早就赶忙起床来投简历,小谭表示,作为湖北人,她十分想留在武汉任务。最近她从报纸上得知留汉大先生可请求大先生租赁房,价钱确保低于市场价20%,这关于她十分有吸引力,毕竟才踏入社会,这可加重一定的担负。

小谭所说的这一人才政策,与不久前武汉房管局发布的一项政策相关。日前,武汉市房管局发布《关于大学毕业生租赁房相关政策的解读》提出,毕业3年内的普通高校大先生,拥有武汉市户籍且家庭在武汉市无自有住房的,均可请求租赁大学毕业生租赁房,并确保低于市场价20%,如属于合租的可低于市场价30%。

大学毕业生租赁房以人均租住面积20平方米为主,依照不低于公租房室内装修规范装修,并装备根本居家生活家具家电,满足“拎包入住”的条件。租金按单套或单间计租,按季缴交。准绳上,租金规范不高于同地段普通商品住宅市场租金。详细项目的租金规范由武汉市各区房管部门在委托专业房屋评价机构对同地段住宅租赁市场评价价钱停止评价的根底上予以确定。

在此之前,武汉市为了吸引人才,已陆续推出降低本科以上学历人口落户门槛、建立大先生安居房、“大先生买房打八折”等举措。4月11日,武汉召开深化招才引智专题任务会议。会议指出,武汉将打造大先生留汉新政2.0版,放慢建立“大先生最敌对城市”,确保往年留汉大先生达25万人以上。武汉将聚焦“早签约”“快落户”“能失业”“易创业”。

全国20余城纷繁出台人才新政

在愈演愈烈的“抢人大战”中,加码的不止是武汉。近段工夫,北京、上海、西安、杭州等20余座城市纷繁出台人才新政,释放出激烈的爱才惜才信号。

在各地的优惠政策中,吸引海内人才成为重头戏。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继2015年出台“人才新政27条”、2016年出台人才“若干意见22条”后,杭州聚焦创新更具竞争力的国际人才引育留用机制,重点围绕本国人才引进和外乡人才国际化培育,创新提出“全球聚才十条”“开放育才六条”等政策。本国人才可享用7项出出境便当政策,创业赞助最高可达1亿元,优秀本国留先生毕业后,可直接在杭失业并享用相应补贴等。

在南京,为了支持本国留先生直接留在南京创新创业,有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积极引进外籍高层次人才。比方,规则争取国度受权后,本国留先生凭仗江苏高校毕业证书、创业方案书,可请求无效期2至5年的公家事务类居留答应(加注“创业”)等。

2018年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也相继出台人才新政,形形色色揽英才。往年3月,上海正式对外发布人才顶峰工程举动方案。上海将重点聚焦13个范畴的人才,包括:生命迷信与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与计算迷信、脑迷信与人工智能、航空航天、高端配备与智能制造、新动力、新资料、物联网、大数据等范畴。顶峰人才可以享用的福利包括购房补贴、租房补贴、人才公寓等多种方式来处理寓居需求;顶峰人才及其家眷、中心团队成员及其家眷可以上户口。

3月21日,北京发布了《关于优化人才效劳促进科技创新推进高精尖产业开展的若干措施》,在人才的引进、评价、鼓励等方面打出“组合拳”;同时,北京守旧高层次国际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为国度和北京市严重人才工程当选专家、重要科技奖项获奖人直接操持引进,最快5个任务日操持完成引进手续。

依据本身特点制定人才战略

#p#分页标题#e#

各地人才新政均在高科技人才、文明创新人才、金融人才等方面着墨甚多。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傅新平以为,这与以后推进“高质量开展”具有亲密关系,国度鼎力施行创新驱动和创新创业,人才就是从要素驱意向创新驱动的中心资源。“以后国际经济构造转型晋级,对产业的智能化和技术含量要求不时提升高端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制造、新零售、新技术、生物制药等新的产业集群正在迸发活力;创新驱动、科技支撑、知识产权转化、技术转移等新的动能正在超越旧的动力,新经济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由此对城市的高技艺人才的规模和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傅新平看来,随着产业转移晋级的深化,城市对人才的需求各有侧重,不少城市均是依据各自开展定位和特点,“定向”抛出橄榄枝。他指出,关于高端人才而言,他们更看重事业的开展,如科研人员希望拥有良好的科研根底条件、企业管理人才则希望拥有良好的企业运营环境等。这需求城市不时提升城市的人文、自然环境,进步综合管理程度等,为人才安心任务发明良好条件。

此外,还有专家表示,各地在制定引才新政时还可以愈加开放;同时,各地要依据本身特点制定人才战略,注重差别化,不自觉跟风随大流,突出外地中心优势,完成最佳引才引智目的。而一线城市更要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目光,从全世界引才用才,助推经济社会开展。

日前,武汉轻工大学举行毕业生首场春季供需见面会,共有180余家企业参与,提供3000余个任务岗位。不少求职大先生表示留汉失业是首选。 本报记者 张衡 通讯员 甘绍卿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