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国内新闻

可折叠手机:是噱头还是终结平板电脑的开端?

作者:马夕 2018年04月21日 国内新闻

  

 

  2017 年 iPhone 的降生,挪动范畴的新一轮反动开启,带多点触摸屏幕的智能手机开端普及千家万户,无人不知。不过,近年来智能手机的创新却又显得停滞不前,根本上处于维持最根本的渐进式晋级形态,无论是芯片、摄像头还是屏幕的晋级均是如此,只需绝对上一年有所提升,无论提升是大是小,也会被厂家定义为新一代智能手机的规范。

  往年智能手机外观上最大的变化和卖点自然是屏幕,18:9 或 19:9 这类超宽屏比例的屏幕开端盛行,推进片面屏的反动。不过很显然,智能手机在外观上的真正革新曾经停滞不前,由于要说片面屏,你甚至可以追溯到 2013 年夏普推出的机子,五年过来了片面屏所面临的成绩如今才开端着手处理,例如处理听筒、前摄和指纹传感器地位这些成绩,可最终仍只是添加卖点而已。

  片面屏并非革新,还要等可折叠屏幕。

  为什么这么说呢?由于相比传统外型的机子,虽然片面屏的屏幕是更长了,可视面积也更广了,但智能手机能做的事情仍然是以文娱性质为主。真正触及到文字处置、应急任务这类的轻量化场景,大少数状况下至多还是得经过平板电脑或 2 合 1 类型的笔记本电脑来完成,外观革新面临最大的成绩之一还是在于屏幕大小限制,总不能够莽撞地设计一款 12 英寸屏幕的手机。

  其实早在夏普推出片面屏手机的 2013 年,三星就已开端着手手机屏幕如何变大的成绩,其中就包括“可折叠屏幕”手机的研发。事先三星估计 2015 年可折叠、可弯曲的手机就能问世,但 2015 年时三星再一次发布 Project Valley 项目新线路图时,却表示在可折叠屏幕在研发进程中技术上碰到了妨碍,该项目的第一款机子 Galaxy X 还要再等等。直到最近,三星旗下 Samsung Display 部门才证明可折叠屏技术要等到 2019 年方能成熟。

  说假话,可折叠手机目后面对的最大困难在于硬件,最根本的可弯曲的显示屏至今未有量产的例子,由于在量产之前所面临的技术应战仍然不小。三星的工程师曾表示,晶体管是显示器架构中最单薄的环节,担任为单个像素供电的组件尚未足以抵挡频繁折叠。另外,如今的智能手机制造商还没有真正破解资料迷信,来制造出可以重复弯曲、折叠的电极。

  当然,可折叠屏能否能接受临时苛刻运用只是一方面,还有很多值得讨论的技术难点。例如说,显示效果能否仍然足够出色,能不能到达惯例手机显示屏相反的显示质量,包括颜色、色准、色域、比照度等。而质量的关键又必需谈到本钱的成绩,此类屏幕的成品价钱能否能到达普通消费者的预期?与此同时,即使可弯曲屏成绩处理了,也并不意味着一定就能设计出可折叠的手机,由于每一款手机由数十乃至数百个组件组成,包括内存、贮存、电池、主板等关键组件,也需求具有相似的柔功能力。

  作为可折叠屏研发的先行者,三星曾悲观对表面态,宣称接上去将会率先推出“单向”可折叠屏幕的设备,可以“上至下”折叠或“左至右”折叠。在此之后还会聚焦消费升级、多维视频、家庭场景、数字营销、新零售等创新领域,为用户提供更多元、更前沿、更贴心的产品,满足用户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再推出“双向”可折叠屏幕设备,既可上至下折叠,同时也可“左至右”折叠。可关于问世工夫,三星总是表示“快了”,宣称次要妨碍只剩下过高的本钱,以为作为普通设备运用的话基本有利可图。

  而三星的老乡 LG 也曾表达过相似的观念,宣称打造一款可弯曲挪动设备没有太大压力,技术并非高不可攀,只不过明天的本钱过于昂贵了。不过,LG 也还是谈到了硬件难题,称不只是可弯曲屏幕,还触及到其他一些柔性原件,如电路和电池的本钱。如此来看,无论是 LG 还是三星,一定都不希望推出的只是像中兴 Axon M 那样的可折叠手机。

  为什么要坚持做可折叠手机?这有什么益处吗?

  可折叠手机是将来产物吗?答案显然不是,由于可折叠手机其实并不新颖,最早的那些翻盖机就是可折叠类型的手机,只不过一边是物理全键盘另一边是屏幕,经过铰链衔接在一同,两边互相配设完成交互操作,最早的经典手机就是 Nokia E90。在 E90 之后,不少翻盖机都提供了两块屏幕,即内主屏和外副屏,外副屏次要用于显示工夫和告诉等信息。

  但是,随着iPhone引领的多点触摸屏新机的潮流到来,虽然仍有提供触摸屏的翻盖机,但少量交互操作曾经更集中于屏幕部门,因而物理键盘这局部渐渐被屏幕虚拟键盘所替代,从而处于淘汰的边缘。虽然翻盖类型的可折叠手机没有沦亡,如今市面上还有销售,例如三星 W 系列,还有最近宣传很多的中兴 Axon M,不过这些都不是理想中的可折叠手机,Axon M 也只是中兴朝着“真”可折叠手机方向的一次探究而已。

  那么,为什么如今又有那么多手机制造商重新思索折叠手机了呢?还是那句话,科技在提高!次要是随着硬件条件愈加的成熟,更多制造商以为一些理想中的概念可以更快离开理想,尤其是手握面板技术有得天独厚优势的厂商。所以,这些年整个科技行业简直都对折叠设备有所神往,希望将科幻变成为理想,包括谷歌、苹果、微软、三星、LG、联想等等。

  不少厂商都请求了少量相关专利,甚至有传言说一些厂商很快行将发布可折叠的设备。例如,LG 从 2016 年年底就传出 2018 年可量产可折叠屏,也有传微软正研发可折叠的Surface挪动设备。就最近 3 月底,还有音讯称苹果一款可折叠的设备估计最快将会在 2020 年正式推出。我们看过苹果可折叠设备的专利不少,甚至提到苹果不只尝试了玻璃、纤维、铝及塑料资料,而且不扫除具有柔韧性及抗裂开外“纳米碳管”技术。

  再说到可折叠手机有什么益处的成绩下去,置信很多人都会问这样的疑问。目前各大手机厂商的专利和概念通知我们,可折叠手机的意义特殊。此类设备最大的优势特点在于,设备在折叠形态时可坚持惯例的小尺寸智能手机的外形,由于小体积便于携带,就像手机可放出口袋里,而当处于展开形态时,又能提供两倍面积的大屏优势,作用相当于平板电脑。

  复杂地说,有了可折叠手机之后,用户为所欲为运用挪动设备的梦愈加理想了。有了这类受害于屏幕和外形设计优势的设备,只需用户情愿,至多可以在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之间恣意切换,享用“智能手机 + 平板电脑”两者合二为一的体验。

  当然,可折叠手机需求的不能仅仅只是噱头。

  明天,智能手机越来越大,局部功用上也开端更接近与电脑,因而手机曾经成为大少数人次要的挪动计算设备,在某些状况下甚至是“独一”的计算设备。在这种状况下,文章扫尾所说的文字处置、应急任务这类的轻量化场景就愈发成为次要追求。所以,一款可折叠手机的卖点不应该只是更大的可视面积,在展开时,应该可以提供平板电脑乃至超轻浮或 2 合 1 笔记本电脑的优势,满足愈加苛刻的挪动计算场景。

  不可否认,折叠手机一旦问世,一定会成为惊叹世界的抢手话题,但假如只是提供可折叠屏幕的硬件,地道为了可折叠而没有任何折叠之后的体验,或应用折叠屏的优势,那么折叠屏除了新颖感我们也正在做着心目中属于未来的事业,那就是通过互联网金融创新,不断完善人与金融、货币之间的关系,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最好的金融服务 。之外又有何意义呢?置信用户对此会很快得到耐烦,以为这是嘘头产品。由于消费者在挪动设备上没有失掉想要的体验,尤其是那些追求便携轻量级办公功能体验的用户,他们会以为白花钱了。

  所以,只希望那些曾经方案推出可折叠手机的公司,不要只强调这是一款“可折叠”的手机,功用和实践意义上的宣传才是重点,尤其是愈加弱小的挪动计算体验。不过,要满足更苛刻的挪动计算体验,前提就必需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思索。

  首先在硬件上,即使是轻量级办公,对目前智能手机的处置功能也有较高的需求,芯片之后续航最为关键,谁也不希望应用平板形式编辑照片或剪辑视频到一半就没电了,至于对更多外设的支持也应该是思索事项。再者软件,软件必需是可折叠手机最重要组成局部之一,由于体验至上。折叠或许展开的形状只是硬件上的变化,而软件体验上应必需做出相应的调整。

  总的来说,可折叠手机应该往平板电脑或许 2 合 1 笔记本电脑体验的方向行进。当然,这就要求软硬必需结合,而且使用生态也应该配合,要求开发者适配。此外,可折叠手机的配置选项应该足够丰厚,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尤其是最高档的硬件应足够弱小,由于追求消费力的用户可不满足于复杂的手机功用和功能。

  那么,将来可折叠手机将终结平板电脑了呢?

  目前手机的零碎针对挪动计算需求的优化不断在继续中,尤其是面向轻量级办公方面。例如运转 iOS 平台的 iPad 产品线,在装备弱小硬件功能的同时,还引入了不少 macOS 上的元素,诸如提供 Dock 顺序坞,支持从顺序坞疾速拜访常用 app 和文稿,支持经过分屏阅读形式和侧拉功用停止多义务处置,还可以在不同 app 之间拖放图片、文字和文件。

  也就是说,当苹果完成可折叠手机设计时,应用 iOS 零碎在 iPhone 和 iPad 形式之间的切换,就能随便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而在苹果之外,微软应该是平板电脑轻量化办公做的最好的巨头,之前仍未保持 Windows Phone 之前,就曾经在手机上设计了功用弱小的 Continuum 形式。假如微软也完成了可折叠手机的设计,现在需求衔接大屏幕显示器才干体验 PC 的操作,将变成只需展开屏幕即可。

  那 Android 阵营没有举措吗?其实原生平板零碎就算 Pixel C 也不能提供完满体验,更不必说所谓的 PC 形式了。往年暂时只要两大手机制造商开端为旗舰提供相似微软 Continuum 形式的体验,一个是三星,另一个是华为,在本来为手机设计零碎的根底上,提供 PC 与挪动设备交融体验的 PC 形式,衔接大屏幕就能体验充沛结合两者优势的体验,而这种体验在可折叠设备上,意味着也将能带给用户一种寻常的熟习感。

  如此来看,原生零碎的状况下,可折叠手机若处于平板形式,目前苹果和微软绝对有优势,更进一步说,在地道的桌面式的计算场景中微软更强。不过,当运用智能手机形式时,iOS 和 Android 设备则更有优势,更能满足以用户临时手持运用设备的需求。但不论怎样样,现阶段无论哪一个阵营,或多说少曾经具有或正在探究手机转换大屏幕的体验,这对将来可折叠手机的问世有不小的助推作用。

  这自然也就意味着,当折叠设备问世时,假如硬件和软件上都更满足小屏切换大屏的体验,地道平板电脑的日子将越来越不好过,甚至终有一天会完全取代。不过,即使可折叠手机软可以配合硬件做得很好,不再是噱头,但以下几点,在初期依然是可折叠手机必需面对同时也是消费者一定会仔细考虑的成绩:

  -可折叠手机翻开后屏幕可以有多大? 一款 6 英寸的智能手机,展开之后真的会是 12 英寸的平板吗?由于触及到屏幕比例的成绩,21:9 的两台机子展开后或许会是 21:18,接近于正方形,也能够会是愈加夸大长方形的 9:42,显然趋于正方形的 21:18 或许 16:18 更合理,可这是用户想要的更大化的可视面积了吗?

  -可折叠手机能否会很厚重? 中兴那款最新的铰链衔接设计的 Axon M,双 5.2 英寸屏,厚度到达了 12.1mm,分量更是离开了 230g,放在往年从设计角度思索的确是绝对轻巧的设备了。真正的可折叠手机,又能做到多轻、多薄呢?置信没有消费者希望这品种型设备比传统手机厚重太多,否则设备大小就太像鼓起的钱包了,摸起来也会像老式的 PDA。

  -可折叠手机的续航如何呢? 可折叠手机要做到轻浮续航就会是担忧的成绩,依照惯例非柔性新型电池的设计,也许只能在独自一块屏幕局部上安顿,可 Axon M 那么厚了也只能塞进 3180mAh 电池,真正的可折叠手机能能塞多大呢?会有新型的柔性电池添加密度吗?又能满足双屏幕下平板形式续航多久呢?有关续航的成绩真的太多。

  -可折叠手机的售价会很贵吗 ?无须置疑,可折叠手机是一种将概念转为理想的设备,也就是利基产品,初期售价一定相当昂贵,而且在少量厂商真正有才能量产之前,由于技术壁垒形成的高本钱,必定会在相当长一段工夫内招致成品维持较高的实践售价。不只如此,还有能够由于技术不成熟和本钱高,有才能量产的厂商也不会规模化消费,或只在很小范围内的市场停止销售。

  无论如何,“可折叠”的技术仍处于未地下阶段,置信大家所考虑到的成绩,厂商为了将概念变为理想也做了少量研讨。但必需要说的是,每一家停止可折叠设备研发的手机制造商都肉体可畏,毕竟勇于创始智能手机的全新类别,而且新事物的降生未必好事,这对移动互联网在带来全新社交体验的同时,也或多或少使人们产生了依赖。移动互联网使网络、智能终端、数字技术等新技术得到整合,建立了新的产业生态链,催生全新文化产业形态。寂静已久智能手机范畴是一大坏事,为行业开展添加了新的方向,作为消费者也异样希冀相似的新颖玩意越来越多。

  当然了,任何新事物的降生都要会有过渡期,能够真正成熟、优质的可折叠手机成品,估量还要相当长一段工夫才会呈现,特别是等到普通消费者也可以承受的价钱完成之后,这一切才变得真正有意义。最初问问大家,可折叠的手机真的有必要吗?这类产品将来会取代平板电脑吗?你对可折叠手机的等待如何呢?

  关键词:可折叠 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