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国内新闻

什么是红木家具的“衣服”

作者:金俊 2018年04月21日 国内新闻

清19世纪 髹漆描金嵌宝石“庭院仕女婴戏图”立柜(一对)

  髹漆、烫蜡、擦油,一方面是对红木家具的维护,另一方面把木头不同的色差倒齐,工序之复杂,对资料的要求之高,其制造工艺自身就是一个文明。

  红木家具表面处置有“南漆北蜡”之说,即北方天气湿润,为保证新家具不变形和防虫害,盛行用“大漆”停止外饰;而南方天气枯燥,为避免新家具开榫变形,考究表面打蜡处置。因而,漆、蜡、油也被称为红木家具的“衣服”。从古至今,随着工艺的开展,工匠在红木家具运用的漆、蜡、油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髹漆:红木家具最早的“衣服”

  大漆是红木家具最早的“衣服”。它是从漆树上采割的一种乳白色、纯自然液体涂料,具有耐腐、耐磨、耐酸、耐溶剂、耐热、隔水、绝缘性好、富有光泽等特性。

  上漆工艺既能使家具防腐防潮,又合适丑化加工,使用于家具的历史悠久,成为中国度具次要的装饰办法。从商周时期至南北朝,漆木家具不断是中国度具的主流。

  明代以来,漆饰工艺非常兴旺,能工巧匠辈出,工艺到达了很高的程度。官方漆饰比拟俭朴,宫廷则考究华美。清代当前,黑色的大漆家具有着普遍的市场,至今在南方的一些中央还能看到这种文明传统。

  生漆涂在家具外表构成漆膜,漆膜外表反射光线的多少就构成或显示了漆膜的光泽,能全部或大局部反射光线的漆膜则光泽度高,只反射局部光线的则光泽度低。

  漆膜光泽普通用60°镜反射仪测得,依据漆膜光泽的上下,通常分为高光、半光、平光三类,其中半光即为古代家具市场上所称的哑光。

漆膜外表光泽的上下由漆膜外表粗糙水平决议:外表平光泽度高,外表糙光泽度低。因而,漆膜与家具外表砂光水平亲密相关,砂光的次数愈多,砂纸标号愈高,光泽就愈高。

  烫蜡:红木家具的“维护层”

  保养红木家具的烫蜡也对资料有很高的要求,要选择自然的蜂蜡,即由蜜蜂蜡腺分泌出来的蜡。蜂蜡中所含脂类中的软脂酸蜂花酯(约占80%,是蜂蜡次要成分)对木材纤维有紧固作用,芬芳性有色物质虫蜡素和挥发油对木材有养护作用。

  传统的工匠徒弟在烫完蜡之后还有起蜡的工序,即用蜡起子将残存在家具外表的浮蜡铲净,直至用手摸上去觉得不发黏为佳。起蜡要细心仔细,特别是有雕琢的中央,不能留残蜡,否则会影响家具外表的光亮度。

  技术精深纯熟的教师傅,一次就可以将烫蜡涂得恰如其分,不必再起蜡,不只节省蜡也节省了工夫。最初是擦蜡,即用棉布在家具外表用力重复擦拭,直至把外表的蜡全部擦掉而显现光泽,手感光滑时为好,这是一个较长的进程,不能马虎。

  当代的烫蜡工艺对打磨的要求更高,纯粹的烫蜡工艺普通要精磨至2000目。开端烫蜡时,首先将蜂蜡放入金属容器中加热熔化成液体,再用蜡布或许棉布将蜂蜡平均地由里往外刷在家具外表,接上去就是烫蜡。

  用电热枪停止加热,烫蜡所用的电热枪的温度较高,目的是使刷在家具外表的蜂蜡受热熔化。假如家具含水量偏高,加热时则要按部就班,重复几次,使蜡一点一点地逐步浸透到木头内层,直到蜂蜡起泡平均且不再持续往木头内层渗时为止。

  擦油:红木家具的“最初一件衣服”

  在近代的江苏、浙江、东南局部地域,擦油作为一种新兴的工艺,也有着众多的喜好者。油,指的是自然核桃油,红木家具在打磨、抛光后上油,之后采用抛光轮高速打磨,让油吃入家具,让家具发生一种自然光亮和色泽。

  而上油之后的红木家具,能对家具起到深层滋养保养、防裂、防蛀、防变形、控制缝裂、呈现自然光泽之优点。产品在出厂时上油后,普通一年擦一次油,且在最枯燥时节运用。

  红木木材经加工成家具后,在运用进程中多多少少会呈现开裂、弯曲、板与板间的缝裂。而上油之后,对家具起到深层滋养保养、且防裂、防蛀、防变形、控制缝裂、呈现自然光泽之优点。家具运用一朝一夕,且当自然包桨出来后,到达纯自然光泽。

  同为木材的最初一层维护膜,无论髹漆、烫蜡还是擦油,不只要在抹涂前对曾经过打磨的木材顺着纹理再次打磨,更是有“漆必生漆,蜡必蜂蜡,油必核桃”的独一性。

  除了要墨守成规地将一切涂装的工序一道不差地完成,更需求工夫的沉淀,才可以为红木穿上玉一样温润柔和的最初一件“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