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药网 编辑视点】间隔医药企业发布第三季度业绩报告的日子愈发临近。无数据显示,截止10月13日,我国有四成左右的医药企业发布了业绩预告,大局部企业业绩预增,其中,药商和中成药行业表现较为突出。而在各子行业中,增长最快的是生物制品制造和中药饮片加工,制药设备则呈现了负增长。
或许有人会疑问,我国已是全球医药消费第二大市场,国度不断在进步药品审评审批的速度,政策也在鼓舞支持外乡药企不时创新,研发新药。制药设备的需求理应失掉增长,为什么还呈现了负增长?
(制药设备业呈现负增长 药机企业如何逆势破局?)
笔者理解到,在2016年,制药设备行业第一次呈现了负增长。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王学恭对此剖析,次要还是行业以GMP改造为重点,大型固定资产投资告一段落所致。另外,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从短期看,近些年来医药制造业遭到规范化监管的影响,短期调整仍在所难免,负增长也是预料之中。但从临时来看,标准化有利于制药设备业的久远开展。
虽然以久远的角度察看,制药机械行业的开展较为悲观,但工业和信息化部披露的制药设备现状仍然需求整个行业以及药机企业注重。据2017上半年医药工业次要经济目标完成状况显示,在主营业务方面,制药设备行业以6.05%的增速垫底。而在利润方面,制药设备行业则是独一负增长的细分范畴。
该状况不只对中小型药机企业发生了重要影响,一些龙头药机企业也遭到了不同水平的&ldquo辐射&rdquo。以药机巨头东富龙科技股份无限公司(以下简称&ldquo东富龙&rdquo)为例,东富龙近年来的业绩并不算理想。依据东富龙发布的2017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完成营业支出7.86亿元,同比增长8.19%净利润为8204.08万元,同比下降42.48%。而在去年年报中,东富龙净利润同比下降39.35%。
净利润的下降以及行业的现状促使东富龙下定决计积极转型。据理解,东富龙曾经开端向医疗器械等范畴开展,减速转型大安康。不过转型并非易事,不只需求企业团队的配合,还需求政策机遇、资本注入等各方要素。而在政策机遇上,近期发布的《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鼓舞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将为东富龙的转型提供政策支持,企业要想完成翻盘,还应掌握这次机遇。
以后,制药设备业竞争剧烈,再随同新版GMP认证顶峰的完毕,制药设备需求降低,行业竞争将益发白热化,产业整合的机遇将到来,药机企业转型晋级的阶段也将到来。不过,转型晋级的进程漫长且困难,东富龙就是一个案例。对此,有业内专家建议,制药设备行业逐步步入产业整合、产能调整、智能化晋级的新阶段,药机企业所要做的就是及时调整开展战略,积极停止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为企业注入源源不时的动力和生机。
中小型药机企业绝对于大型药机企业而言在市场份额和中心技术、人才团队等方面都处于优势,即使如此,面对严酷的行业竞争,中小型药机企业也不应畏缩,更应不时寻求和掌握新的机遇。在创新当道的现下,任何一家企业都有能够凭仗创新逆袭。因而,只需制定好创新战略,落实并坚持,中小型企业也能&ldquo化茧成蝶&rdquo。
失掉地位容易,守住地位难。关于曾经&ldquo成碟&rdquo的龙头药机企业而言目前也未必处于一个平安的形态。工业4.0的浪潮让制药设备行业迎来开展良机,而如何均衡创新和本钱、质量和价钱之间的关本着网络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提倡所有人共同协作,编写一部完整而完善的百科全书,让知识在一定的技术规则和文化脉络下得以不断组合和拓展。 系,成为决议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成败的关键。笔者理解到,一些龙头企业,例如千山药机、楚天科技、迪尔药机等在保证产品质量的条件下,每年都会拿出一定的利润比用于创新研发。只要构成本人的中心竞争力才干有资本,无力量去应对逐步晋级的行业竞争,才干为地位的稳定和弱小加上锁链。
虽然短期行业内处于低迷形态,但药机企业不应一同低迷,而是要以此为动力,结合智能化、大数据、云计算、环保等抢手趋向,研发契合市场需求的机械设备。当然,药机企业除了竞争也要协作,一味地热衷于竞争而无视了企业间的协作,不只对企业自身形成影响,也会让行业偏离开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