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国内新闻

系列研讨:全球板滞人市场,3c使用崛起,集成商利润低

作者:陈阳明 2018年04月19日 国内新闻

  1.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临时稳健增长,中国为主的亚洲市场疾速增长

  2.

  3C电子行业取代汽车行业成为次要驱动点,速度与精度成为新的技术要点

  3.全球消费市场高度集中,四大家拥有较高占有率,但中国市场竞争剧烈,不确定性强

  4.产业链下游垄断性强,下游竞争剧烈,日欧巨头各有侧重

  1

  全球市场概述工业机器人市场临时稳健增长,

  中国为主的亚洲市场疾速增长

  目前,工业伴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生活的日趋成熟,芝麻信用高分和良好的个人征信记录,不仅可以办理贷款、申请信用卡延伸你的财富,更能大大便利我们的生活。机器人市场处于临时的增长阶段。依据IFR(国际机器人结合会)最新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累计售出价值130亿美元的工业机器人。销售量合计29.4万台,该数值估计将在2020年超越52万台。2011至2016年间,全球机器人年销售量复合增长率约为12%,估计将来将坚持这一增长态势。

这其中以亚洲地区的市场扩张最为明显。预计未来五年,亚洲地区将继续作为全球市场扩张的主要驱动因子,该地区工业机器人装机量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20%。

 
  这其中以亚洲地域的市场扩张最为分明。估计将来五年,亚洲地域将持续作为全球市场扩张的次要驱动因子,该地域工业机器人装机量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越20%。

  以国度看,全球机器人消费市场高度集中。最新数据显示,中国、韩国、日本、美国、德国辨别位列全球机器人年销量前五,每年占全球工业机器人总销量近75%。同时,以泰国、墨西哥为代表的西北亚、拉丁美洲国度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也在进一步壮大。

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的最大消费市场,本地区快速增长的需求正直接影响着全球市场的动态。基于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政策的影响,中国正在加速自身工业4.0和智能制造体系的建设。

 
  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的最大消费市场,本地域疾速增长的需求耿直接影响着全球市场的静态。基于中国制造2025等国度政策的影响,中国正在减速本身工业4.0和智能制造体系的建立。

  IFR会长Junji Tsuda曾表示:“考量各国制造业自动化水平的差别,机器人密度是极佳的比拟规范。”以该数值作为例证,2016年,中国每万人工业机器人密度仅为68台,位居世界第23名,约是该项数值最高的韩国的非常之一,是同为东亚兴旺国度的日本和新加坡的五分之一,有极大的上升空间。假如中国方案在这项数值中到达全球前十的地位,需求至多150台。估计到2020年,由此驱动的中国工业机器人总装机量将达95万台。

  2

  3C电子行业取代汽车行业成为次要驱动点,

  速度与精度成为新的技术要点

  以行业划分,工业机器人普遍使用于汽车、机械加工、3C电子产品加工、橡胶塑料为主的化工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物流等诸多行业之中。其中,汽车和3C电子产品加工是次要的驱动点。

  近年来,工业机器人最大使用行业汽车行业需求增速有所放缓,2016年,汽车行业销量增长率约为6%。3C电子行业增速急速添加,2016年,对工业机器人需求增长率超越40%,并有继续上升的态势。估计两年内,3C电子或将超越汽车成为销量最高的行业

以应用环节划分,工业机器人可分为焊接、装配、搬运、上下料、铸造、冲压、喷漆等主要品种。其中,搬运与上下料类型机器人占全球市场总销量过半。这主要是由于该应用环节对机器人的技术要求相对较低,人工替代效果较好,厂家更易引入。

 
  以使用环节划分,工业机器人可分为焊接、拆卸、搬运、上下料、铸造、冲压、喷漆等次要种类。其中,搬运与上下料类型机器人占全球市场总销量过半。这次要是由于该使用环节对机器人的技术要求绝对较低,人工替代效果较好,厂家更易引入。

  不同品种或行业的机器人,对技术目标有不同的侧重要求。如汽车行业的焊接机器人对关节型机器人本体有较高精度和速度和要求,而码垛类机器人、搬运机器人则对负载才能要求比拟高,使用于3C电子行业的SCARA机器人则对精度和速度要求比拟高。

#p#分页标题#e#

  基于此,SCARA类机器人在近年来成为大局部企业重点开展方向,这将招致速度与精度成为驱开工业机器人晋级换代的次要技术要点

  3

  全球消费市场高度集中,但中国市场竞争剧烈,

  国产化政策背景下不确定性强

  目前,日本、德国在工业机器人的消费方面拥有最强的国际竞争力,瑞典、意大利、美国、韩国等国位居其次,中国正在疾速逾越。

  其中,日本厂商普遍的关注于各个行业,在其外乡乃至国际市场有着极强的影响力,而德国厂商次要关注于汽车范畴,在欧美和亚洲除日本外的国度有着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持久以来,工业机器人市场根本被四大家(FANUC、YASKAWA、ABB、KUKA)所控制,四家企业算计市场占有率过半。以装机量来看,FANUC位列全球第一。截止2015年年底,FANUC工业机器人的全球总装机量已到达40万台。

上图中的KAWASAKI和NACHI也是两家日本企业,主要受益于亚洲市场长期的高需求,但由于在非日本本土的知名度、技术先进性和机器人业务体量不及其他四家,而不被列入四大家的范畴。

 
  上图中的KAWASAKI和NACHI也是两家日本企业,次要受害于亚洲市场临时的高需求,但由于在非日本外乡的知名度、技术先进性和机器人业务体量不及其他四家,而不被列入四大家的范围。

  在最受关注的中国市场为数亿中文用户免费提供海量、全面、及时的百科信息,并通过全新的维基平台不断改善用户对信息的创作、获取和共享方式。,四大家也占据着过半的市场。尤其以FANUC最为突出,接近20%。但是,中国方案在2020年前后使国产机器人年产量从目前的2.7万台跃升至10万台。基于国产化政策在中国的执行力度较大,出口品牌能否会遭到冲击还是未知数。因而,该局部市场的占有率不确定性较强。

  值得留意的是,去年被美的收买的德国品牌KUKA近年来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增速放慢。近期美的经过整合KUKA中国分公司,将中国地域业务直接并入母公司。可以预测,KUKA将来在中国市场的市场占有率无望大幅增长。

 4

 

  4

  产业链下游垄断性强,下游竞争剧烈

  日欧巨头各有侧重

  从产业链角度剖析,工业机器人产业次要分为下游中心零部件,中游机器人本体和下游零碎集成。

其中,上游核心零部件分为控制器、伺服电机和减速机,该部分垄断性较强。例如

 

其中,下游中心零部件分为控制器、伺服电机和加速机,该局部垄断性较强。例如

精细加速机,根本被三家日企Nabtesco、Harmonica、SUMITOMO所垄断,该三家企业占据细分行业约90%的市场

  总本钱中,三大关键部件约占机器人总本钱的80%左右。其中,加速机占比最高,约为33%~38%,驱动及伺服电机约占20%~25%,控制器约占10%~15%。

  而下游集成产业门槛较低,竞争最为剧烈。大局部新晋竞争对手(次要来自中国)多以此切入工业机器人范畴。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市场中的机器人零碎集成商占整个产业中企业的近70%

  国际下去看,日本企业的业务主线和企业战略,次要以下游中心零部件为主,根本不涉足下游零碎集成业务。四大家中的两家日企就是很好的例子。下两图为2017年四大家各项业务支出占比。

FANUC依靠控制器切入市场,机器人等其他业务只是其围绕其核心部门CNC控制系统所展开的拓展,在这项FANUC的精髓业务中,其在全球市场已经有用了超过60%的占有率。由于CNC数控机床系统和机器人控制器技术互通性强,FANUC在机器人控制器方面的核心技术也难以超越,同时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FANUC依托控制器切入市场,机器人等其他业务只是其围绕其中心部门CNC控制零碎所展开的拓展,在这项FANUC的精华业务中,其在全球市场曾经有用了超越60%的占有率。由于CNC数控机床零碎和机器人控制器技术互通性强,FANUC在机器人控制器方面的中心技术也难以逾越,同时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另一家巨头YASKAWA依托伺服电机及驱动零碎切入市场,其该局部支出也终年超越其机器人本体业务。

#p#分页标题#e#

  而作为欧洲机器人企业的典型代表,ABB与KUKA均较少涉足下游中心零部件业务。相反,他们拥有较大比重的下游零碎集成业务(ABB以电气电网部门而非机器人做为主业)。

系列研究:全球机器人市场,3c应用崛起,集成商利润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