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18日举行2018年一季度财政收支状况旧事发布会,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王新祥表示,将持续采取五方面无力措施推进预算绩效管理。
有记者问,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片面施行绩效管理,这些年来财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个人信用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图书、数码产品免押金借用,办理签证无需银行流水证明,甚至租车住酒店都不需要交付押金……政部和中央在绩效管理方面也采取了不少举措,请问下一步在绩效管理方面会有哪些新举措来表现“片面”这两个字?
王新祥指出,依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树立片面标准通明、规范迷信、约束无力的预算制度,片面施行绩效管理”要求,在稳固后期政策措施的根底上,持续采取无力措施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初步思索,有五方面措施:
扩展管理范围。逐渐掩盖普通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运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一切资金和项目。以后重点是把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运营预算的收入项目全部归入绩效管理。同时,研讨推进税收优惠政策、政府投资基金、政府债权、政府和社会资本协作投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等方面的绩效管理。
强化全进程管理。以绩效目的为龙头,将绩效理念和办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后果各环节,构建事前绩效评价、事中绩效监控、预先绩效评价“三位一体”的绩效管理闭环零碎。特别是要将绩效管理重心向事前和事中聚焦,从源头避免损失糜费。
拓展管理对象。预算绩效管理对象由项目为主向政策、部门全体收入拓展,由对中央转移领取为主向中央财政综合运转拓展,构成项目、政策、部门全体、政府财政运转等多层次、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式。
改良评价方法。逐渐树立以绩效自评为主、重点绩效评价为辅,第三方机构、专家和社会大众有序参与的全系列绩效评价体系,构成点面结合、自我约束和内部监管互相促进的管理形式。
落实绩效责任。明白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绩效主体责任。部门和单位担任人对本部门、本单位的预算绩效担任,项目责任人对项目预算绩效担任。对预算绩效管理履职不到位和低效有效成绩严重的,要依纪依法追责问责。同时,增强绩效后果使用,进步绩效管理的威望性和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