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满车都 周明德/摄
湖北省武汉开发区(汉南区)片面深化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肉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征社会主义思想为指点,把生态文明建立和环境维护摆在愈加突出的地位,推进高质量开展,施行“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立”战略,推进供应侧构造性变革,破解开展瓶颈制约,突出创新驱动开展,加强经济开展内生动力,放慢建立幸福美丽开发区。
武汉开发区全力打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鼎力施行“绿满车都”举动方案,进步森林掩盖率。下最大决计、以最疾速度、举全区之力,高规范推进“四水共治”,减速推进排涝泵站建立,提升供水才能和污水处置规范,片面整治畜禽养殖、农业面源净化等成绩,探究运用生态方式、微动力完成乡村污水全搜集、全处置。积极落实“大湖+”战略,树立河长制、湖长制等长效任务机制,统筹做好湖泊退养、截污纳管、清淤治污等任务,应用山水资源聚集高端创新要素。谋划构建全区生态维护体系,建立绿色工厂、机关、学校、家庭,着力构成绿色低碳的消费、生活和管理方式,建成绿色开展样板区域。
唱响产业转型主旋律
抢占绿色经济新高点
武汉开发区高枕无忧,以变革创新为动力,以“两型”社会建立为平台,奋力推进生态文明建立和环境维护。结合民营工业园及村个人经济转型晋级,淘汰一批高净化、高能耗、低附加值企业,清算发出一批低效闲置用地,完成“腾笼换鸟”。围绕打造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施行“高位嫁接”,以更鼎力度推进生态环保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深化发掘企业技改潜力,鼎力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技术晋级,为全区将来转型开展提供继续动能。
在近20多年的武汉经济开展史上,武汉开发区从未出席,一直担当“配角”,从零到百亿,从百亿到千亿,从产业千亿到单个企业千亿……这里已成为湖北省经济的重要增长极。进入新时代,武汉开发区自动谋划绿色转型晋级、创新开展,引入新项目,规划新产业。推进传统汽车向新一代汽车转型晋级,推进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晋级,推进产业向“多极支撑”转型晋级,推进从要素驱意向创新驱动开展的转型晋级,推进从产业开展向产城交融新城的转型晋级,全力打造中国“车都”“机器人之都”“智能家居之都”“通用航空之都”。
“四水共治”增城市灵气
环境提升绘美丽画卷
武汉开发区水资源丰厚,湖泊水量占武汉全市湖泊总数的1/5,长江岸线长度占全市长江段的1/3, 26个湖泊鳞次栉比,6条河道交织纵横,似乎一颗颗明珠和一条条玉带镶嵌在美丽的武汉大地上,构成了武汉东北滨江滨湖的水域生态环境。作为江南水乡,武汉开发区高度注重水环境管理任务,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地位,放慢水资源可继续应用和经济开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社会开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才能相协调,保证经济社会临时颠簸较快开展。
2017年以来,武汉开发区工委(区委)、管委会(区政府)次要指导亲身抓水环境管理,明白要求以治水为打破口,铁腕治水,放慢转型晋级步伐。出台了《武汉开发区(汉南区)片面推行河湖长制施行方案》,全区一切河流和湖泊触及的相关街道辨别制定了街道级《施行方案》。围绕零碎治水、源头治水、迷信治水、依法治水、全民治水,建立幸福美丽灵秀“车都”总体目的,筹划开发区“四水共治”项目99项,总投资120亿元。
2018年“四水共治”建立方案74项,其中新建项目51项,续建项目23项,包括防洪水工程4项、排涝水工程18项、治污水工程37项、保供水工程15项。片面打响“水、林、山、土、田、气”生态环境管理攻坚战,不时优化城市滨水生态环境,落实“大湖+”生态战略,完成生态环境片面修复,共享生态环境管理效果,加强群众的幸福感、取得感。
综合施策抓环境监管
多管齐下提环境质量
武汉开发区实在将净化减排作为放慢经济开展方式转变、推进生态文明建立的重要抓手,强化减排考核和责任追查,获得了分明成效,各类净化物排放量片面下降。充沛发扬农业、公安、交通等部门在农业源减排、机动车减排中的联举措用,构成了责任部门各尽其职、齐抓共管的良好场面。减排项目“全体有部署、年年有重点”,坚持从实践动身,每年推进一批重点减排项目落实。完善鼓励措施,发扬政策引导作用,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改良资金鼓励方式,将事前补助改为预先奖励,施行“以奖促减”。强化督办考核,施行多层次、高频率的督办调度,协调停决减排任务推进中的突出成绩。
制定了大气净化防治、秸秆禁烧、淘汰和改造燃煤锅炉、开启式干洗机专项管理等任务方案和方案。2017年,对8家企业的工业挥发性无机物停止管理,减排V0Cs近700吨,超额完成200吨的减排义务;强化露天秸秆禁烧任务,近几年全区坚持着国度卫星、省无人机对全区火点、黑斑监测的“零”记载;完成25台20蒸吨以下锅炉和42台开启式干洗机的淘汰改造义务。经过努力,区域空气环境质量继续改善。2017年全区空气质量PM10、PM2.5均值浓度辨别为76微克/立方米、46微克/立方米,在武汉市 16个区中PM10、PM2.5浓度由好到差排名中辨别列第二、第九位;空气质量优秀率为75.48%,在全市16个区中优秀天数排名第四。
一体化统筹城乡绿化
高档次营建宜居环境
武汉开发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开展理念,创新体制机制,以项目驱动绿化建立,狠抓措施落实,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美丽“车都”。
一是坚持生态优先理念,实在保证城乡绿化建立。坚持高规范规划、高档次设计,精确掌握功用定位,坚持“规划建绿”理念,编制了《开发区(汉南区)绿地零碎规划》和《开发区(汉南区)绿道零碎规划》,制定了《“绿满车都”三年举动方案》。构成了迷信分工、合理规划、优势互补、错位开展的区域绿化协调开展新格式,构筑起“区-街道-行政村(社区)”为主体的“三位一体”绿化体系。投入财政资金9.3亿元,完成全区园林绿化项目100余项;经过以奖代补的方式,鼓舞农户、企业植树造林、呼吁行业者在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标准的之前,从业者一定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准则健康有序的快速发展。开展苗圃,10余家企业各承当起50亩至200亩的绿化种植义务。
二是坚持质量优先理念,着力提升城市绿化档次。依托丰厚的山水资源,量体裁衣营建山体滨湖景观。施行绕山环湖沿河绿化景观提升,累计投资6亿元,新、改、续建汤湖、叫驴湖、朱家山、汉南江滩等公园。新、续建马影河、通畅河、泥湖河、纱帽河水岸绿化工程,加大河流、港渠等水岸绿化力度,丰厚滨水景观体系,为市民提供了健身休闲、观光旅游的理想场所,加强了城市“绿肺”功用。在旧城改造中,绿化建立与工程建立同步停止,在城市中心区和人口寓居密集区,预留出80万平方米的土地用于建立公共绿地,先后建成了龙灵山生态公园、南太子湖公园、马影河公园、三角湖公园、川江池公园、万家湖公园等7处大型绿地公园和36处街头绿地。
三是坚持城乡统筹理念,努力营建特征宜居环境。抓点上的建立,放慢林木苗圃基地建立。鼎力培育乡土树种和名贵树种,培育桂花、朴树、乌桕等乡土名贵苗木6万余株。抓线上的建立,提升乡村路途绿化程度。完成乡村路途绿化100多公里,栽植各类树木4万余株。对衔接城乡的次要路途依照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绿化规范,实行乔灌结合,确保路途每侧绿化宽度在5~15米,共栽植各类树木8万株。抓面上的建立,突出绿色示范村镇创立。鼎力推进城镇、村庄(社区)绿化任务,抓好四旁林、围村林建立,添加绿量,完成四旁植树10万株,完成了村村绿化。
截至目前,全区已成功创立3个市级生态示范村、5个区级绿色示范村,全区绿空中积2708.83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为35.82%,绿化掩盖率为39.20%,人均公园绿空中积15.87平方米,绿道长度188公里,森林掩盖率到达9.98%,拥有市、区两级绿化示范村共10个。
武汉开发区(汉南区)将紧紧围绕打造世界知名“车都”、美丽“车都”目的,把生态文明建立和绿色开展摆在首要地位,力争全区生态建立程度再上新台阶,为建立古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做出新的奉献。 温庆丰
关键词:三位一体 绿化体系 一体化 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