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国内新闻

中证报:强化公司管理 严防金融风险

作者:王同华 2018年04月19日 国内新闻

  一系列政策信号显示,完善金融机构公司管理机制正成为金融监管的重点,也成为金融防风险的重要抓手。这是树立古代金融企业制度、推进金融机构高质量开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将来一系列监管政策的指向。

  从金融机构已暴露的风险来看,内控机制失灵、公司管理单薄是重要缘由。比方,往年以来发布的几起银行业大案要案显示,涉案机构普遍存在公司管理单薄成绩,“一把手”未失掉无效监视,“外部人”贼喊捉贼,风控体系形同虚设,为不法分子提供了无隙可乘。在保险业,去年监管部门初次展开掩盖全行业的保险法人机构公司管理现场评价,旨在片面摸清保险公司的公司管理现状和底数。其间,监管部门屡次下发监管函,要求保险公司依据公司管理成绩停止整改,成绩次要集中在公司章程与“三会一层”运作、内控与合规管理、关联买卖管理以及股东股权等方面。

  监管部门在加大排查和处置金融机构公司管理风险力度的同时,也在不时补齐制度短板。2018年伊始,监管部门将公司管理不健全作为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八大范畴”之首,并将整治重点放在标准股东行为、增强股权管理、推进“三会一层”依法合规运作等。

  种种迹象显示,金融监管部门在打好防备化解风险攻坚战时,将公司管理作为切入点,夯实微观主体风控建立的主体责任。其中,股权管理是公司管理的重中之重。往年以来,监管部门先后出台《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方法》和《保险公司股权管理方法》,依照股东持股数量多寡和对金融机构影响大小细化股东分类和资质要求,并在股权构造、资金来源及实践控制人等方面提出穿透式监管的规则。

  可以预期,围绕公司管理机制的完善和监视,监管部门将继续坚持从严监管态势,从股权管理、“三会一层”运作等方面着手,制度建立与从严监管并举,引导金融机构放慢古代企业制度建立。制度建立方面,业内估计,金控公司监管方法能够近期出台,将进一步强化金控公司股权管理,防备“全牌照”监管套利;独董制度中的“花瓶独董”、“独董不独”等也有待政策引导,以进一步明白权责,增强监视。同时,如何进一步增强董事会建立、明白监事会法定位置、标准高管层履职、放慢树立业绩考核机制、树立市场化加入机制,也将是监管部门重点关注的内容。

  除增强内部约束外,健全公司管理机制也要靠外部自律,尤其是“后天缺乏”的中小银行和保险公司,强化风险内控机制建立应作为首要义务。比方,股东是公司外部管理机制的根底,应经过减持、增资扩股、扩展开放等方式,引进有利于金融机构久远开展和稳健运营的战略性股东,同时别离一切权与运营权,严厉限制控制类股东直接向金融机构委派运营管理者。在股权管理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传统服务业不再局限于规模效益,加强对市场的反应速度成为传统服务业发展的首要选择。在互联网思维下,通过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革,为传统服务业发展创造了全新的天地。方面,要落实穿透准绳,严防滥用股东权益、违规代持、违规展开关联买卖停止利益保送等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