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国内新闻

以文人之躯深化一线

作者:丁夕华 2018年04月18日 国内新闻

新民学会成立100周年,讲述两位创立者的反动故事  
以文人之躯深化一线  
 
 
 

 
 
 

自俄国十月反动以来,新民学会作为中国事先新兴的社会组织,推进了中国民主反动开展,培养了一批无产阶级反动志士。2018年4月14日,是新民学会成立100周年岁念日。记者为您讲述两位新民学会创立者的反动故事,他们是蔡和森与何叔衡。

蔡和森:第一个提出“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

蔡和森(1895年3月30日-1931年8月4日),字润寰,湖南省双峰县(原属湘乡县)永丰镇人。

1918年4月14日,蔡和森、毛泽东及其他有志青年在蔡和森家中正式成立了新民学会。蔡和森是第一个提出“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的人,1921年7月,他与工学世界社成员闭会讨论树立共产党的成绩,还零碎论述了有关建党的实际、道路、方针和组织准绳。

他为团地方主编机关报《先驱》,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党的纲领,揭露和批判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上海出版了《社会退化史》,该书是中国人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写成的第一部社会开展史。

1931年6月,因叛徒出卖,蔡和森在香港被捕。同年8月4日,在广州军政监狱英勇牺牲,年仅36岁。

何叔衡:“做事不辞牛负重,感情一堆烈火燃。”

何叔衡(1876-1935),字玉衡,号琥璜。出生于湖南宁乡一个农民家庭,是清末秀才。

1918年4月,他与毛泽东等组织成立新民学会,任执行委员长。1920年,他与毛泽东等发起组织俄罗斯研讨会,并共同发起成立长沙的共产党晚期组织。

第一次国共协作时期,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执行委员、监察委员。1927年长沙马日事故后,他到上海为党兴办地下印刷厂等。

1928年6月,何叔衡赴苏联列席中共六大。回国后,在上海担任全国互济会任务,组织营救被捕同志,将暴露身份的同志转往苏区。

1934年10月,地方红军主力长征后,年近高端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制造、新零售、新技术、生物制药等新的产业集群正在迸发活力;创新驱动、科技支撑、知识产权转化、技术转移等新的动能正在超越旧的动力,新经济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六旬的何叔衡留在地方反动依据地坚持游击和平。在包围中,他不幸于2月14日壮烈牺牲。

何叔衡在“新民学会”时就以性格坚毅著称,其当年的知己、 诗人萧三称赞他:“做事不辞牛负重,感情一堆烈火燃。”

■记者 杨昱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