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国内新闻

四座都市的“人才故事” 他们为何选择这里?

作者:高俊林 2018年04月17日 国内新闻

  原标题:四座城市的“人才故事”(聚焦引才用才)

  近来,多个城市推出吸引人才的措施,从户口住房“红包”到创业支持补贴,从家眷安顿政策到肉体层面鼓励,招才“福利”掩盖片面,人才有了更多选择。

  开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个人信用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图书、数码产品免押金借用,办理签证无需银行流水证明,甚至租车住酒店都不需要交付押金……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力人才资源,这是创新开展的最大“贫矿”。近年来,尊重创新、尊重人才的习尚日益浓重,人才创业开展的环境不时改善。

  明天起,本版聚焦各地招才用才举措及其成效,经过讲述人才故事、梳理各地政策、讨论实践成绩,总结经历做法,提供参考自创,为吸引人才、用坏人才、推进开展助力。

  编 者 

  人才心声

  孟凡帆留在武汉回绝多城邀约

  难舍“光谷”营商环境

  本报记者 程远州

  接到湖北省“三八红旗手”证书,孟凡帆很惊讶整个武汉东湖高新区(下称光谷),只要她一团体取得了这项荣誉。“没想到政府这么注重我们这样一家创业公司的员工。”她说。

  在光谷生物城,36岁的孟凡帆在众多产业人才中显得有点另类,她9年前参与创业的盛齐安生物科技公司,努力于载药囊泡医治肿瘤技术市场转化,但至今尚未给中央政府带来一分钱税收。

  “让我们死心塌地留在武汉的,就是这种为企业做好效劳却不急于要报答的态度。”孟凡帆说。

  孟凡帆的梦想是完成抗癌技术的“中国造”,抗癌之路,首重人才,在盛齐安公司,载药囊泡医治肿瘤技术创造人黄涉及其弟子张一是科研团队的中心。黄波,中国医学迷信院教授,自2006年作为高端人才被引进回国后,他先后当选“国度万人方案”“长江学者奖励方案”“3551光谷人才方案”等多项人才方案。

  “技术研发2010年左右就完成了,但临床实验迟迟找不到医院协作,审批也卡了壳。”孟凡帆引见,事先,由于审批制度不完善,相关主管部门不断无法无效推进新技术的审批,“情势一度让人觉得绝望”。

  尔后,在多方协调下,这项技术开端在武汉多家公立医院试用,又在2015年7月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使用准入审批取消后,扩展到河南、湖南、天津等省市。

  “营商环境就像空气,创业者身处其中,对其冷暖尤其敏感。”孟凡帆说,在新技术临床实验成功后,为了尽快推进物价审批任务,武汉国度生物产业基地建立办公室专门将省卫计委和省发改委物价审批部门的相关同志请到东湖高新区现场办公。

  不只物价审批,创业进程中遇到大大小小的成绩,孟凡帆都习气于向光谷生物城办公室求助。在光谷,每个高新技术企业都有本人的甘当“店小二”的干部帮助。

  去年5月,张一在评副高职称时由于弄错了申报顺序,需求重新申报,但工夫只剩一个下午。无法之下,孟凡帆只好求助生物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钱德平。钱德平立刻四处联络,请求加急,让张一赶上了申报的“末班车”。

  “我们这种创业公司,无法用钱留人,只能尽能够为人才争取政策。”孟凡帆说。

  去年3月,盛齐安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零碎敲钟挂牌,正式登陆“新三板”。“如今我们闻到了春天的气味,曾经有几个城市发来招才邀约。”不久前,孟凡帆回绝了沿海一个大城市的招才方案。“对方开发区的区长亲身来谈,有意向给我们500万元奖励资金,还许愿在企业落户、与医院协作、建立产业园区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但我们再三思索,还是舍弃不下光谷生物城的营商环境。”

  陈星离开成都顺利完成几件大事

  职业前景好,生活质量高

  本报记者 宋豪新

  2010年,北航本科毕业的陈星在某一线城市顺利找到人生第一份任务,从事电信行业,一干就是四年多。事业起步虽快,但压力也日积月累,陈星动了分开的心思。

  老家在陕西的陈星有份古城情结,第一次到成都,他就喜欢上了,但真正决议南下,陈星还是犹疑了一阵。

  “要思索本人的职业开展前景,还要思索将来家庭的生活质量。”在成都,陈星所在的电信行业人才需求很旺,除了国企,还有华为、中兴等企业,产业绝对成熟,配套也比拟完善,这几年,由于科技型企业增长很快,成都吸引集聚了不少年老人,“闲适中不乏紧张,有创新的生机。”

  下定决计后,陈星走得很干脆,“赶上年底,年终奖我都没拿。”

#p#分页标题#e#

  和许多人一样,购房、落户是陈星面临的理想成绩。到成都头两年,他和妻子租房住,但是随着孩子出生,买房落户成了刚需。“一开端看了几套房,还没买就赶上了限购,十分郁闷,也疑心过本人是不是选错了城市。”

  好在2017年有了人才新政,陈星一下子有了盼头。“新政一发布就赶忙去锦江区落了户。有了户口,房子很快也买到了。”

  2017年7月成都出台人才新政12条,对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青年人才、高技艺人才等不同群体分类施策,包括技术学历直接落户、收费入住人才驿站、扶持创新创业等。据统计,新政12条施行以来,吸引落户青年大先生人才16.4万余人。其中,持全日制本科及以上毕业证落户的青年人才约占99.79%,30岁以下的人才超越80%。

  在陈星看来,成都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大。如今,外地毕业生来应聘,7天以内可收费入住青年人才驿站。还有一些没房的人住进了人才公寓,房租低于均匀市价,租住满5年,还可以不高于入住时的价钱购置。依照如今的规划,将来5年,成都估计建立29万套人才公寓。一些学历更高的还请求到了“天府英才方案”的奖励补贴,在成都任务工夫越长,奖励补贴越多。

  “很多冤家开玩笑说我来成都来早了,没住上人才公寓。但这三年,成家、生子、落户、买房,人生几件大事都完成得很顺利,我很知足。”陈星笑着说。

  招才阅历

  龚莉为长春寻觅“适宜的人”

  依托重点产业引智

  本报记者 孟海鹰

  将近零下30摄氏度,长春新区迷信技术创新委员会副主任龚莉和龙翔集团副总吴艳丽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园里迷了路。半个多小时后找到中央时,人都冻透了。

  她们要找的是哈工大资料迷信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资料迷信系主任王玉金。

  原本无甚去意的王玉金破例和龚莉两人谈了一上午。虽然王玉金去长春的态度并不积极,“但氛围很融洽。”龚莉说,事先,北方某省给王玉金教授开出的资金支持很诱人。“用钱砸,不是我们的强项。但我们有其它优势。比方从哈尔滨到长春只要一个半小时的车程,长春不只有新资料研发优势,还有新区继续支持的科技效劳优势。”

  回到长春,龚莉又细心对项目停止了可行性论证。“这个项目新区太需求了。”作为国务院2016年2月批复赞同设立的第十七个国度级新区,新资料项目是新区的一个重点战略开展方向。“选才不能一窝蜂,找准对产业链有协助的人才是第一位的。”龚莉说,不能光看头衔,更要看实践奉献。“招商”“引智”是结合起来的。

  两个月后,龚莉再顾茅庐,这次有国资委同行。怎样协作?如何干事?单方谈的全是干货。同时,龚莉热忱约请王玉金到长春新区调查。

  不到20天,王玉金来了,而且延续来了两次。

  2017年5月,春暖花开,龚莉一行三赴哈尔滨,终于签约成功。“都没留意到春花绿柳,只顾兴奋,急忙赶回长春和大家分享喜悦,着手项目落地。”

  2017年10月,王玉金的项目落户长春新区。11月8日,长春市推出人才新政“二十条”。项目和人才团队立刻享用到现金奖励、股权投资、人才公寓等多条新政红利。

  短短几个月工夫,3000平方米的厂房内如火如荼,6名充溢暮气的80后博士跟随王玉金而来。“招才是零碎化工程,需求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各展所长。比方为项目装备的效劳专员,就是依据引进项目而定,全区各部门参与,谁的范畴谁担任。”龚莉说。

  “长春新区人才任务办公室只要5团体,去年都忙飞了。”长春新区人才办主任王奇志说,有次一家企业董事长来闭会,居然走错了路。“这些年,简直都是我们去他那儿上门效劳。”

  “如今,办公室电话都要被打爆了,全是征询政策的。”长春市委组织部人才任务办公室主任杨小兵说,人才任务,单打独斗才能无限,就得握指成拳,举全区之力,发扬比拟优势,依托重点产业打造“产业人才洼地”。

  于力燕在苏州用心效劳“种子选手”

  帮迷信家成为企业家

  本报记者 王伟健

  11年前,于力燕就离开了苏州工业园区科技招商中心。在此之前,他是某医疗集团的一线研发员。

  成立科招中心,事先在全国开了先河,没有经历可以自创,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科招中心的原班人马都是精挑细选的,有像于力燕这样的大公司研发人员,也有经历丰厚的海归人才,他们跟海内精英人才沟通起来更顺畅,更容易树立认同感。

#p#分页标题#e#

  于力燕简直每年都会去美国硅谷和一些高校密集的中央发掘人才,“我们不在乎这些人才能否有资金、有团队,我们更看重这团体才能否掌握了某个范畴的先进技术。所以,我们招了很多种子选手回来,在园区的孵化下,让他们生长为大树。”于力燕说。

  2011年,于力燕打听到某世界五百强公司的研发总监想要回国创业,立刻去联络,单方一拍即合。这团体就是陈永勤,他带着在流式本次涌现的 AI、区块链和物联网热潮不同于以往,将对产业、社会和生活产生真正堪称“颠覆性”的变革。IT 技术人员需要全方位地“换脑”:对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全面刷新,全面升级。细胞仪范畴积聚的先进技术离开苏州工业园区,没有资金,没有团队,只要一个创业的想法。短短三年后,陈永勤创建的公司被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收买,金额能够超越1亿美元。

  让于力燕最有感受的是,这些人才被引进园区后,他们的身份发作了变化。从管理一个实验室的迷信家,变成了管理几十人甚至几百人的企业家,他们面临着很多难题。整个进程中,科招中心要在他们创业的全生命周期内给予各种协助。

  “以前招才次要靠资金,等于用钱买人才。但如今不同,海内人才更看重园区的创业生态,产业链能否齐备,寓居环境能否优秀,教育能否先进……”于力燕说,子女教育是海归人才思索的大成绩,园区树立了国际首家海归人佳人女学校,处理了海归人才的后顾之忧。

  以前,这些企业未成气候,于力燕得求着风投公司来园区投资。而如今不同了,园区很多生物医药企业越做越大,风投公司反过去求着中心人员说:“帮助打个招呼吧,让我们也分点投资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