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国内新闻

戴炜栋:我海内语专业教导的定位、机关与生长

作者:丁熙 2018年04月14日 国内新闻

观念||戴炜栋:我国外语专业教育的定位、规划与开展

2018-03-30 10:53 来源:翻译教学与研讨 专业

原标题:观念||戴炜栋:我国外语专业教育的定位、规划与开展

戴炜栋先生是我国著名外语教育家,临时担任上海内国语大学校长,其外语教育思想对我国的外语教育政策有着很深的影响。戴先生在二语习得、社会言语学、言语教学等范畴建树颇丰,其《戴炜栋英语教育自全集》凝聚了他多年的治学心得,贡献了他对我国外语教育事业的酷爱。本文讨论了我国外语专业教育的定位、规划与开展,并就其面临的机遇与应战提出了相应对策。

我国外语专业教育的定位、规划与开展

戴炜栋

摘要:本文针对外语专业教育所面临的成绩, 从定位、规划与开展等层面停止讨论,指明外语是一种文明资源,外语专业具有人文学科属性,其规划应在需求剖析的根底上,思索区域性、传统性与合感性。同时,本文还从专业标准和评价、教学纲要和国度教学质量规范、人才培育、课程设置和教材建立、教员教育等方面论述了开展对策,希望进一步推进外语教育开展。关键词:外语专业教育,定位,规划,开展

1. 引言

在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文明软实力和竞争力的教育战略位置已成为社会共识。而外语专业教育作为培育各类内政人才、翻译人才、跨文明交际人才的主力军,其可继续性开展至关重要。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开设英语专业点900多个,日语专业点400多个,俄语专业点100多个,法语专业点80多个,西班牙语专业点50多个(戴炜栋、吴菲2010)。外语专业教育规模的扩展带来了规划、规划、质量、社会需求等方面的成绩。如依据2013年6月麦可思研讨院发布的《2013年中国大先生失业报告》,英语与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迷信与工程、数学与使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等专业延续三年当选“失业红牌专业”。目前业内学者们已从不同角度对外语教育的规划、战略、规划等停止讨论。比方:庄智象(2010)讨论了外语专业(次要是英语专业)建立与开展的数量与质量、规范与特征、教学与科研、回归与开展等关系戴炜栋和王雪梅(2012)以相关教育政策为根据,从教育教学和迷信研讨两个层面对本国言语文学学科战略规划停止剖析束定芳(2013)则提出将外语人才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内政、文明、教育、经济和军事等的资源,从久远和理想两方面停止合理规划与规划。本文结合外语专业教育所面临的成绩,从定位、规划与开展等层面停止讨论,希冀可以为外语教育变革与开展提供一定思绪。

2. 外语专业教育的定位

外语专业教育作为外语教育不可联系的一局部,在“中国文明走出去”战略中具有重要位置。众所周知,言语是文明的载体,也是文明的组成局部。无论是母语还是外语,都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表现出一个公民的全体素质。世界上许多国度都注重外语学习,如2003年欧洲委员会经过“言语学习和言语多样性举动方案(2004~2006)”,其中一个次要目的是让一切欧盟公民可以运用两种外语停止交流。现实上,欧盟绝大少数成员国要求中先生毕业时必需掌握2门外语。卢森堡、荷兰和丹麦等国则规则高中生应学会3门外语(傅荣2003)。英国2002年出台的《外语教育开展战略》(Languages for All:Languages for LifeA Strategy for England)将外语学习定位为全体国民均可享有的一项根本权益和应该掌握的根本技艺。美国2006年施行“国度平安举动方案”(National Security Language Initiative),赞助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外语教学,培育初级外语人才。随着我国国际位置的不时提升,外语作为跨文明沟通的媒介,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文明软实力,促进国际交流开展。因而,有必要进步全民的外语程度,充沛发扬言语的资源作用。需求指出的是,学习外语既是国度开展的需求,也是团体开展的需求。外语学习与母语学习并不是一对矛盾,而是相反相成的关系。学习者有必要在学好汉语的根底上,依据本身状况选择所学外语的品种和层次,培育全球化认识和跨文明交际才能。外语(如英语、俄语、德语等)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具有人文学科属性。早在1998年,《普通初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就明白指出本国言语文学为文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各外语专业为二级学科。与专业这一概念绝对比,学科建立比拟微观。刘龙根和伍思静(2011)指出学科建立包括专业建立,专业建立是学科建立与职业分工相结合的学科门类和类别建立,次要包括人才培育目的制定、专业分类、课程设置、教材建立、师资建立、教学手腕建立等方面。临时以来,关于外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多有争议。外语界以后存在人文学科定位和工具技艺定位两种观念(蓝仁哲2009)。我们以为,就外语专业而言,其次要研讨对象为言语、文学和文明,与历史、文学、哲学等相关专业关系亲密,具有一定的人文性质和外延,旨在提升先生的人文涵养,培育思想、思辨才能,而非单纯强调其交际功用、听说读写译等言语技艺。当然,外语作为一种跨文明交际的媒介,也有一定的工具性。这一性质关于非外语专业的外语教育而言,愈加分明。譬如非英语专业的先生注重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教学,尤其是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教学,而高职高专的非英语专业先生则强调英语教学的EOP(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转向,注重职业需求。外语专业教育具有层级性和多样性。就人才培育而言,外语专业包括本科、硕士、博士等不同层次。当然,由于语种的不同,有的非通用语种专业依然停留在本科人才培育层次,每隔两年或许四年招一届先生。如目前200余所高校具有英语言语文学或本国言语学及使用言语学硕士学位授予权,40余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但只要1~2所普通初等院校开设豪萨语、梵语、巴利语、普什图语等本科专业。本科和研讨生教育之间应有一定的衔接和开展,防止反复设课等成绩。同时,由于院校性质、学科传统、地域差异等,外语专业的建立也具有多样性,所培育人才亦可以分为高端外语类、复语类、复合型等不同类型,防止同质化景象,不能千校一面、千人一面。

3. 外语专业的规划

#p#分页标题#e#

从横向来看,外语专业规划表现为不同语种、不同区域的散布。目前无论从全国范围,还是从地域范围来看,外语专业依然存在语种绝对比拟单一,各语种散布不够平衡,人才培育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脱节的成绩。我国目前设置最多的外语专业为英语专业,但是依据《2013年中国大先生失业报告》,英语与法学、计算机迷信与技术、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等6个专业,延续3届处于本科失业人数最多的前10个专业中。这与英语专业的自觉扩展规模和缺乏规划不有关系。而上海市教委于2013年4月22日发布年度本科预警名单中,在被预警的15个专业中,日语排在第一位。这些预警专业在上海市高校中反复设置多,延续多年招生第一意愿录取率低,调剂和征求意愿录取率高,且毕业生签约率和失业率低。汪晓莉和胡开宝(2011)经过对中部六省外语初等教育的调研发现,中部六省语种构造严重失衡,英语专业设置数量过高,其他语种专业严重缺乏专业设置同质化景象严重本、专科层次专业设置比重过高,而外语类研讨生教育,尤其是博士生教育严重滞后,六省之间的开展情况亦处于严重失衡形态。由此可见,在语种设置方面,一方面应思索国度内政、政治、经济、文明开展的需求,储藏相应非通用语种人才。另一方面思索地域优势和需求,有方案地开展相应语种。譬如目前在上海,日语、法语、德语等专业规模曾经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可以在有条件的院校增设非通用语专业,并稳步展开地域或许全国性的外语专业规划的调研任务,在此根底上确立优先开展的语种,规划不同语种的重点开展区域(如西南三省开展俄语、日语等,云南、广西等地开展泰语、越南语等),增强外语教育的统筹任务。目前这一方面曾经有所开展。如在2012年教育部同意备案的小语种专业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开设了柬埔寨语、老挝和缅甸语,云南大学开设了泰语,新疆大学开设了阿拉伯语,这与其地域特征亲密相关。从纵向来看,外语专业规划是不同层次之间(本科、硕士、博士)人才的散布。刘燕等(2011)经过对上海市用人单位的调查发现,对拥有本迷信历的外语人才需求量最高(70%),其次辨别是硕士研讨生(31.3%)和高职高专生(22.5%),对博士研讨生的需求量很小(3.8%)。普通而言,外语专业博士研讨生(特别是小语种博士生)次要在高校或许研讨机构从事教学或许科研任务,硕士生或许在高校做辅导员、行政人员,或许进入中学、外企、外语培训机构、银行等(小语种硕士生也会在普通高校从事教学任务),本科外语人才则进入各类企业(如外资、合资、国企等)、行政事业单位、中小学等。就英语专业而言,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科研人才和笔译人才,普通文秘类人才曾经饱和而关于小语种而言,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人才亦比拟缺乏。当然,外语专业教育的规划也需思索到学术型和专业型人才的比例。《教育部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硕士学位研讨生招生任务的告诉》(学[2012]9号)指出,各招生单位要依照“以增量促存量”的准绳,做好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讨生招生方案布置的构造调整。准绳上2013年硕士生招生方案的增量次要用于专业学位,要将存量局部中的学术学位方案按不少于5%的比例调减,用于添加专业学位方案。可见,专业使用性人才培育曾经成为研讨生培育的一个重要导向。就外语专业而言,次要触及翻译专业硕士(MTI)的培育。截止2011年底全国已有159个翻译硕士培育单位,其扩展幅度能否迷信,散布能否合理亦需求讨论。同时,外语专业教育的规划亦需思索不同研讨方向。譬如在中国文明走出去的战略导向下,翻译专业的本科生或许翻译方向的硕士生需求量增大。曾有统计标明,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四地的言语效劳类企业数量占到全国的76%,其中北京就有9000多家(樊丽萍2013)。而这些言语效劳类企业多触及各类语种的翻译任务。总之,外语专业教育开展应该对接国度和地域开展战略,以社会调研为根底,制定具有前瞻性、迷信性的规划,合理规划,确保其可继续开展。

4. 外语专业教育的开展

4.1 外语专业标准和专业评价

#p#分页标题#e#

如前所述,我国外语专业各语种数量不够平衡,英语(超越900个)、日语(超越400个)等扩展规模过大,翻译和商务英语这两个外语衍生专业也开展迅猛。譬如,2006年全国仅有3家初等院校试办翻译本科专业,截至2011年4月共有42所高校获批开设翻译本科专业。商务英语专业于2007年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试点招生,截至2010年全国有32所高校获批开设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在2011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赞同设置的初等学校本科专业中(2012年3月发布),翻译专业点15个,商务英语专业点31个。而依据《教育部关于发布2012年度普通初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后果的告诉》(教高[2013]4号),在2012年经教育部备案的普通初等学校本科专业中,翻译专业点49个,商务英语专业点83个。新兴专业的开展速度可见一斑。在这一开展背景下,有必要严厉入门条件,标准专业建立。目前英语专业曾经制定了《初等学校本科英语专业标准》(修订稿),对培育目的和规格、专业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专业教学条件(如师资、教材、图书材料、实验室、实习基地、教学经费)、学制、学时等均有明白规则,同时对课程、根本教学办法和手腕、先生评价目标体系等亦有指点性意见。其他外语专业和衍生专业均可以依据专业特点和教育规律制定相应专业标准,明白专业建立根本条件,严厉审批新建专业,防止自觉设点、无序扩张。外语专业标准旨在把好入门关,而外语专业评价则注重建立进程中的质量监控。初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点委员会于2006~2008年时期对全国102所院校的英语专业停止了评价,获得良好反响。就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价而言,2011年教育部公布了《教育部关于普通初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价任务的意见》,确定了以学校自我评价为根底,以院校评价、专业认证及评价、国际评价和教学根本形态数据常态监控为次要内容的初等教育教学评价顶层设计。2012年终,教育部下发《普通初等学校本科教学任务合格评价施行方法》、《普通初等学校本科教学任务合格评价目标体系》。2013年正式启动试点本科教学评价新方案,取消一致目标,采取分类评价,针对985高校、211高校以及普通本科院校将制定不同评价规范。就新一轮外语专业评价而言,也应以专业自评为主,对不同外语专业或许同一专业不同院校停止分类指点和分类评价。评价要结合教学根本形态数据和专业建立自评报告,检测该专业能否明白定位,能否有优势和特征,能否以提升人才培育质量为中心,办学条件能否契合要求,能否有良好的社会影响和名誉。同时将政府、学校、专门评价机构、社会评价(包括行业和用人单位评价)相结合,推进专业建立的迷信化和标准化。

4.2 外语专业教学纲要和国度教学质量规范

外语专业教学纲要是组织展开一切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文件,在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中发扬了重要作用。早在1989和1990年就相继公布了《初等学校英语专业根底阶段教学纲要》和《初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英语教学纲要》,俄语、日语、法语、阿拉伯语、德语、西班牙语等的根回到当下汹涌澎湃的AI浪潮,正如所有的企业都被互联网化一样,所有的互联网企业都将 AI 化。而这些互联网企业中,也包含CSDN。同时,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IT社区,CSDN还有一个历史使命——为广大的互联网公司进行AI赋能。底阶段和高年级教学纲要也得以公布。后来进一步修订公布了《初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纲要》(2000)、《初等学校俄语专业俄语教学纲要》(2002)、《初等学校德语专业德语教学纲要》(2006)等。目前依据教学纲要制定了《初等学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纲要(2004年版)》、《初等学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纲要(2004年版)》、《高校英语专业大多数人都曾因不佳的交通状况而迟过到、叫过苦。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的是社会各方面的全面提升,但在此过程中,交通的发展却没跟得上前进的步幅,各类交通难题让交管部门伤透脑筋,如何利用AI来解决相关难题已成当务之急。四级笔试纲要(2008年版)》、《高校英语专业八级笔试纲要(2007年版)》以及俄语、日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等四、八级考试纲要,这些纲要和考纲有助于确保外语专业教学质量。如前所述,纲要次要包括通用语种(7个语种)和非通用语种两类。在通用语种的纲要中,英语、俄语、德语的专业教学纲要将根底阶段和高年级阶段相交融,日语、法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的专业教学纲要仍分为根底阶段和高年级两个阶段。鉴于目前有的专业教学纲要(如英语)曾经面临修订任务,我们以为,有必要理顺学科开展与专业建立的关系,结合外语专业标准修订教学纲要,进一步明白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学评价与测试等,实在进步人才质量,培育国度和社会所需求的高素质外语人才。教育部在“十二五”时期启动了“初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变革工程”,并将制定约100个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度规范,其中理科类专业约占40%。这一国度质量规范次要包括教学质量评价等外容,并将作为扩展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的一个参考。就外语专业而言,也有必要组织专家学者、行业组织和部门,调查研讨、充沛论证,制定专业教学质量国度规范。我们以为,就整个外语类专业而言,可以在确定总准绳的根底上制定一致的目标体系,包括普通要求、较高要求、更高要求等层次,各外语专业、各高校也可以依据专业特征、学校性质、地域差别等调整本人的规范,以进一步标准教学,进步专业教学质量。

4.3 外语专业人才培育

#p#分页标题#e#

在国度和社会开展的大背景下,外语专业人才培育的规格总是在不时变化的。胡文仲(2008)指出就全国而言,外语人才的需求至多有以下几种:(1)研讨型人才,在文学、言语学、文明研讨、对象国研讨方面可以从事研讨的人才(2)高层次的翻译人才,包括文学翻译、内政翻译、同声传译、双语翻译等(3)师资(4)普通翻译(5)复合型外语人才,指掌握一些根本的经贸、金融、法律、旧事、管理等知识的外语人才,可以在相关范畴从事业务任务或其它任务。徐真华和马绍壮(2009)则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案例,提出培育全球化高素质公民。该定义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一个“人人都能做到、人人都必需做”的理想目的第二个层面是培育一专多能,“双高”(思想素质高、专业程度高)、“两强”(外语理论才能强、信息技术运用才能强),能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与协作的国际通用型人才。我们以为,关于外语专业而言,所培育人才虽然规格不同、层次有别,但均有较强的跨文明沟通才能和信息素养,契合国度经济和各项事业开展需求。鉴于在“中国文明走出去”进程中,我们尚缺乏大批高端的研讨人才、优秀的经典著作翻译人才、国际会议同声传译、国际组织任务人员、金融法律外语人才等,各专业有必要对接国度和中央开展战略,结合本身的办学条件和学术传统,培育有历史、文明、文学的深沉学养,科技、经济、金融、法律等方面的根底知识以及跨文明交际才能的人才。详细而言,一方面可以发扬传统本国言语文学学科优势,培育人文视野广大的、通识型的通用语种和非通用语种高端言语人才(包括师资、研讨人才、翻译人才),同时经过外语+外语(如通用语种+通用语种、非通用语种+通用语种),外语+专业,专业+外语等不同方式,培育国际化复语型、复合型人才。关于外贸类、理工类、财经类、法律类、农林类等院校,培育具有跨学科专业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是一种值得推介的形式。在生源优良、学术沉淀深沉的高校,可以培育高端人才。如外语类高校往往从本国语中学招收具有双语背景的先生,假如将其言语优势与国际关系、内政学等专业优势相结合,借助本硕连读、国际协作办学等形式可以培育高素质的国际职员。

4.4 外语专业课程设置和教材建

蒋洪新(2010)指呈现代课程变革主张“5I”方案:信息(information)、兴味(interest)、质疑(inquiry)、智慧(intelligence)和直觉(intuition)。就各外语专业而言,有必要依据培育目的,借助网络教育技术,设置相应课程模块,建构迷信的课程体系,为先生提供丰厚的学习资源和言语理论活动,培育外语才能强、知识面广大、具有创新思想的外语人才。《初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纲要》(2000)规则,外语专业课程分为专业技艺课、专业知识课和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各高校在设置课程时,可以依据不同的人才培育目的和规格,调整各类型课程的规划。譬如上海内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以培育通识型外语专业人才为目的,建构了具有贯穿性、零碎性和进阶性的英语专业人文通识课程体系,除惯例专业技艺和知识课程之外,还开设了《比拟文学》、《中西文明比拟》、《英语史》、《欧洲文明入门》、《东方哲学精髓》、《东方文明史》、《英美历史》、《英美社会与文明》、《文明研讨入门》、《社会成绩圆桌讨论》、《东方艺术史》等专业延伸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同时增设包括言语学、文学实际、哲学、历史学、心思学、政治学等学科知识在内的“人文社会迷信原著导读”系列课程,活期举行“英华人文系列讲座”,从而进步先生的批判性思想才能,开阔其人文视野。外语专业课程建立要坚持精品认识,培育国度级、省部级等各类精品示范性课程。依据孙玉华(2010)统计,在2003~2009年间,共有38门外语类专业课程被评为国度级精品课程,其中英语21门、俄语5门、法语4门、日语2门、朝鲜语2门、德语2门、阿拉伯语和西班牙语各1门。作为具有一流教员队伍、教学内容、教学办法、教材和教学管理特点的精品课程,其建立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培育相关人才。当然,在精品课程(尤其是国度级精品课程)建立进程中,应结合各专业特点,防止同质性,处置好必修课与选修课、实际课与理论课之间的比例增强进程管理,设立合理的评价和加入机制,注重建立和推行,实在表现精品课程的优质资源性。外语专业教材次要以纸版教材为主,以不同语种、各品种型的课程为中心,虽然教材数量较丰厚,但也存在各语种、各类型教材建立不够平衡的成绩。譬如在第一批“十二五”普通初等教育本科国度级规划教材中,与外语有关的有49种。这些教材仅触及英语、日语、德语、法语、葡萄牙语、韩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等语种,所涵盖课程类型包括专业技艺课(如综合教程、听力教程、听说教程、口语教程、泛读教程、写作教程、阅读教程、英语语法、笔译教程、新编英汉翻译教程、新编汉英翻译教程等)、专业知识课(如言语学概论、英语词汇学教程、文学导论、英国文学简史等教材)等。绝对而言,专业技艺类课程的教材较多,专业知识类和人文学科类教材较少。就教材方式而言,也并不限于纸质资料。Tomlinson和Masuhara(2007)指出教材包括任何有助于言语学习的资料,可以是言语的、视觉的、听觉的、或许动觉的,可以经过出版、现场扮演、演示、磁带、CD、DVD或许网络等方式出现。换言之,教材包括课堂内外师生运用的课本、练习册、活动册、辅导资料、自学手册、报刊杂志等纸质资料,也包括录音带、录像带、播送电视节目、幻灯片、教学实物、计算机软件等。我们以为外语专业教材开发自身是一个零碎工程,应该由初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点委员会组织知名出版社、教材开发专家一同统筹规划,组织业内学者和教员结合相关实际,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分门别类停止教材编写或许改编(同时要注重电子教材的开发),经过试用和修订后,予以推行运用。在运用进程中,注重活期汇总一线教员和先生的反应,并对授课教员停止相应培训。当然,教员本身在运用进程中,也可以对教材停止改动和调整,以顺应不同的教学需求。

4.5 外语专业教员教育

#p#分页标题#e#

建立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员队伍不断是我国教育事业变革创新的重要保证和关键义务。《教育部关于片面进步初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2012)第26条和27条强调:要增强师德师风建立,引导教员潜心教书育人。要进步教员业务程度和教学才能,提升中青年教员专业程度和教学才能,探究迷信评价教学才能的方法。就教员教育而言,普通包括职前、入职和职后教育三个局部。职前次要指各师范类高校正师范生停止学科知识和教学才能培育,以及教育学与心思学等的相关培训。入职教育次要针对新任教员(特别是任职一年的教员)停止岗前培训,使其理解教员职业,掌握教育教学实际和教育政策法规,顺应教学任务。绝对而言,职前和入职教育仍属于教员生长的起始阶段,职后教育则贯串于教员的教先生涯中,关于教员专业开展至关重要。就外语专业教员而言,不断存在教学义务重、队伍绝对年老化、科研讨才能绝对单薄的成绩,这在一些新设专业点中愈加突出。如何坚强(2012:42蓬勃发展的行业不仅给从业者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指出,目前的翻译专业教员绝大少数都脱胎于外语专业,短少客观、迷信、严谨的译著赏析才能,有些教员缺乏翻译理论阅历,不能构成有团体特征的翻译见地。鉴于此,有必要增强教员教育任务,提升教员全体素质。为理解决这些成绩,我们以为一方面要实在标准完善外语专业硕士生、博士生的培育,做好职前教育。另一方面鼓舞老教员发扬“传帮带”的作用,做好入职教育。最重要的是完善退职培训制度,倡议自我规划(如提升本身学历)、自我反思等理念,借助网络平台和学术共同体等方式,促进教员的自主开展。在教员专业开展进程中,教员专业等级规范、学术共同体、全球化等列为关键词。外语教员的专业等级规范与教员资历证书亲密相关。在澳大利亚TESOL(Australian Council of TESOL Associations)2006年受权的TESOL教员才能规范中,专业素质包括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专业知识(包括dispositions, understandings、skills), 第二个维度是专业教育(包括orientation to a multicultural society, orientation to 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orientation to TESOL practice)。结合我国的教育状况,我们的专业等级规范可以涵盖教员的汉语/外语知识、言语运用才能、教学才能、研讨才能等,关于契合要求者颁发外语教员资历证书。学术共同体可以包括教学和科研两类,成员可以来自同一院校或同一地域,也可来自海外外不同院校。前者以精品课程建立为主线,由担任同一门课或许同一年级课的教员构成,次要经过课程平台和协作交流提升教学才能。后者以学科带头人为首,由同一研讨方向的教员构成。学科带头人指点本研讨方向的教员参与科研项目、学术交流、学术研讨等活动,产出有创新性、标志性的学术效果,提升学术集团的全体位置和影响力。在全球化背景下,外语教员的专业开展与国际协作亲密相关。无论是出国访学还是参与国际会议,无论是参与主干教员研修班还是自主开展,均要思索国际化的影响。目前各类教员培训班不只注重培训课程和教材的针对性,还关注培训专家的国际化和威望性,相关课程和学术环境的国际化,经过海内研修和实习等提升教员全体素质。在教员教育进程中,还可以引入一些国际外语教员职业资历认证(如TESOL、TESL等)课程,结合我国外语教员的实践需求,分层次、分阶段、分类别停止教学和科研培训。

5. 结语

#p#分页标题#e#

在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背景下,我国外语专业教育面临机遇和应战。只要明白专业定位,迷信规划,突出质量外延,迷信建构课程,编写完善教材,完善评价体系,注重学科、科研、人才三位一体,才干实在培育出有特征的高端外语人才,推进外语学科的可继续开展

编者注:本文原刊于《当代外语研讨》2013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