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明崇祯 聚锦堂刻本《西湖二集》版画
人物名片>>>
张辉,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先前任职河北省博物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后,在北京多家出版社任筹划组稿编辑,并创立北京紫都苑图书发行公司。著有《曾国藩之谜》,主编《中国通史》、《古董珍藏价钱书系》等书。2000年开端,从事明清家具、文玩古董珍藏和研讨,曾在国度级文博刊物宣布多篇研讨文章。现为雅昌艺术网等三家专业媒体专栏作者。
闷户橱,有案面,以摆放器物;有抽屉,以盛放日用品;有闷柜,以放置十分用品。它是案与柜的结合,是家具中功用最周全者。从众多的明代刻本版画看,作为卧室器具,它通常为女性运用的梳妆台。而梳妆台、盒等是嫁妆的必备之物,“闷户橱不管抽屉多少,又叫‘嫁底’。由于过来嫁女总要陪嫁一两件闷户橱。橱上或放箱只,或放瓶、时钟、帽筒、镜台之类,用红头绳绊扎。故‘嫁底’是由于它作为嫁妆之底而得名。”[1]
社会功用激烈的卧室器具
明崇祯聚锦堂刻本《西湖二集》版画(图1)、明崇祯聚锦堂刻本《金瓶梅》版画中均有所昭示:明末时期的卧室家具中,闷户橱为功用固定的梳妆台,提梁盒为梳妆包;小方角柜与衣箱搭配,成上下格式;除了卧具之外,还有一个带推门的“小房子”,构成明天难以见到的睡眠空间,与拔步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明万历刊本《鲁班经匠家镜》插图版画中的闷户橱、镜台、脸盆架,都抽象地阐明它们是卧室器具。而清晚期 黄花梨联二式闷户橱(图2),长199.5cm、宽52.5cm、高86.5cm,为片面雕饰类的实例。此际明式家具进入装饰鼎盛期和最成熟期,本橱闷仓面板上雕双龙戏珠,龙纹有翼,俗称“翼龙”或“飞龙”。存世实物屈指可数,除有翼之外,面目身躯与同式样螭龙纹形状别无二致。
图2 清晚期 黄花梨联二式闷户橱
可以一定的是,闷户橱和架子床、镜架、衣架等家具一样,除普通家具的运用功用外,还有更为激烈的社会功用,即向社会(次要是“娶”与“嫁”所触及的两个家族及婚庆来宾)展现、夸耀本身的财富和社会位置。
明清时期,嫁妆具有极强的身份证明与社会位置的意味意义。越是官宦富有的家族越注重这一点,或许说,越高档精致的家具越反映此规律,应用婚嫁这种家族生活的严重活动,对表面明主人的财富和成就。同时,嫁妆也是女方落户新家庭后的自有财富,代表着一种权益,这也是促使这类家具格外注重方式以及雕藻华美的两个内在缘由。
从光素到雕饰,闷户橱的三种形状
闷户橱从光素到雕饰,可分三类,亦代表三个阶段:
一、光素类:家具中只存线脚、锼挖和铜饰,不涉雕工。如明早期 黄花梨联三式闷户橱(图3)、翘头、素吊头、素直牙板和素抽屉面板贴门式券口装饰,三个铜饰赫然。无雕琢之迹,有挖之功,晚期形状分明。
图3 明早期 黄花梨联三式闷户橱
二、部分雕琢类:雕饰仅为装点,或在抽屉面板,或在吊头挂牙,或在腿间牙板,为部分雕饰。如明末清初 黄花梨联三式闷户橱(图4)。此橱比照前例,牙板略增雕饰,表现为雕琢装饰的起步。
图4 明末清初 黄花梨联三式闷户橱
三、片面雕琢类:抽屉面、闷仓面、左右吊头、牙板等,多个部位片面铺陈,雕琢图饰。如清晚期 黄花梨联二式闷户橱(图5),吊头、牙板、闷仓面板和抽屉面券口装饰,雕琢图案丽,闷仓面板上的洞石花卉纹样,牙板上螭龙纹与如意纹结合,均为少见纹饰形状。本例与前两例闷户橱,恰似一组“器物排队”,刚好可从类型学的根本逻辑上,阐明黄花梨家具“光素→过渡→装饰”的演化进程,构成明早期、明末清初、清晚期三个阶段与三种装饰形状。
图5 清晚期 黄花梨联二式闷户橱
翘头是一种唯美的方式
明末清初 黄花梨联二式闷户橱(图6)[2],长151cm、宽63cm、高82.5cm。其细部特点可见光素期匠师对修饰的追求:一、双翘头首领全器,带出向上的动感;二、吊头挂牙曲线曲折,锼挖云纹;三、方正硕大的两个铜面叶异常醒目,为略显平淡的主体欣赏面带来变化与比照;四、牙板门式,两端曲线委婉多变,与翘头和吊头的曲折变化相照应;五、多处饰以不同线脚。打量这个联二式闷户橱,翘头、吊头、牙板的曲线带来了太多美好,令人感慨。
图6 明末清初 黄花梨联二式闷户橱
光素期,翘头是线脚、铜饰、锼挖、攒斗之外的又一种特殊的修饰。数几百年前的明式家具光素器,在简约之中亦尽力追求繁复之效果。此案多出的翘头就标明这一点。翘头是现代家具最别出心裁的设计,它是光素家具一切构件中,独一没无力学功用的,这点十分重要。它最直接地标明,明代人制造家具时,注重地道的方式之美。
还有另一种说法,以为翘头是古人在案上展现书画手卷时,用以阻止卷轴在案的两端滑落。这应该不合实践,固然有小型的翘头案,但案子越大,翘头越多。大翘头案三米不足,它们形体轻巧,多用于宗教、宗法事务,展现家族排场。其上日常多摆放不宜常常搬动的器物。少数闷户橱都有翘头,没有翘头的只占极多数,它们普通长度缺乏两米,也无展卷的便当。
从设计和审美传统看,翘头将中国古修建反宇挑檐“翼但是飞”的风范移用于案、橱上,它的功用是把人的视觉引导向上,从而打破严惩的案身、橱身的活跃感及繁重感。所以说,案子越大,越需求翘头。中国现代修建为大屋顶式,上翘的飞檐使本来视觉上屋顶的繁重感得以改观。“这种屋顶全部的曲线及轮廓,上部巍然挺拔,檐部如翼轻展,使原本极无趣、极蠢笨的实践局部,成为整个修建物美的冠冕,是别系修建所没有的特征。”[3]
文学作品方面,春秋时期《诗经》中有“如鸟斯革,如斯飞”之句,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则有“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之语,都是对反宇挑檐修建方式的表述。明清案、橱装有翘头,亦是一脉相承的空间认识。修建、文学、家具,三者一言以蔽之:唯美。它没无力学和其它功用,作为卧房家具,能在晚期明式家具中发明这种唯美的方式,我们应该克制对卧房家具的成见,为它“美的冠冕”鼓掌再三。
“欣赏面规律”过度开展的弊端
明清家具开展全程出现出一种规律,可将其称之为“欣赏面规律”。该规律的五个层面在《黄花梨方台座:“欣赏面规律”的极致表现》篇章中已有描绘,其简单来说,创业有四步:一创意、二技术、三产品、四市场。对于停留在‘创意’阶段的团队,你们的难点不在于找钱,而在于找人。”结合自身微软背景及创业经验。中第三个层面为“加大构件尺寸”。在此选取两例,既鉴证欣赏面规律第三层面的含义,也进一步阐明黄花梨家具早期雕饰的多样化。
图7 清晚期 黄花梨联三式闷户橱
清晚期 黄花梨联三式闷户橱(图7),长191.8cm、宽80.6cm、高85.7cm。其特点是:一、硕大的牙板是对门牙板的“增肥”,左右各浮雕大小五条螭龙构成的“子母螭”纹,两头拱捧由螭龙变体的寿字。龙身多段圆曲组合,尾呈方折形拐子纹;二、吊头下挂牙透雕大小螭龙“子母螭”;三、三个抽屉的口牙板上雕饰拐子纹。
清晚期 黄花梨联二式闷户橱[4],长134cm、宽55cm、高87cm。其特点是:一、牙板上左右两侧雕有“子母螭”,螭龙上有少量烦琐茂密的拐子纹,形近堆砌,标明此橱年份为清晚期偏后段;二、牙板两头的上下两个团寿寓意“双寿”,亦和婚庆的口彩。三、如牙板一样,挂牙分明增大、加肥,且为透雕。婚嫁家具经过纹饰的繁复斑斓,益加显示其夸耀性的特征,这在此类闷户橱上尽显无遗。
若留意这两例闷户橱夸大的牙板和硕大的挂牙,可见收缩的装饰心是如何的壮怀剧烈。现代艺术,任何门类的作品,都需求一定的装饰,但装饰历来不是越多越好,过犹不及。同理,明式家具的翘头制造也是节制者则优。若翘头硕大,如庙观之物,则失之过度。
我们一定图案装饰的价值,但从美感上,也以为“过度”或“失度”装饰会带来琐碎与臃杂,在风格上令人感到靡弱失品。明式家具是开展的,有繁复质朴者,也有这类过度装饰者,其艺术作风难以用复杂的一两句话概括。
注 释>>>
[1]王世襄《明式家具研家》,文字卷,第87页
[2]SarahHandler《中国修建学视角下的明式家具》MingFurnitureintheLightofChineseArchitecture,多伦多,2005年
[3]梁思成《清代营建则例》;林徽因《绪论》,1934年
[4]RobertD.Jacobsen&NicholasGrindley《美国明尼那波里斯艺术博物馆藏中国古典家具》ClassicalChineseFurnitureInTheMinneapolisInstituteofA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