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都市报讯 全媒体记者邓旭敏摄影报道:3月28日~4月6日,由江西省美术家协会、江西省美术馆主办“中国印刷术的活化石:十竹斋艺术文献作品展”在南昌展开。据悉,该展览往年启动全国巡展,为国度艺术基金扶持项目。
木版水印是中国现代科技消费史上珍贵的非物质文明遗产,是绘、刻、印高度结合的产物,十竹斋木版水印作品则是杭州版画艺术和印刷艺术的模范。本次展览经过雕琢工具、现代雕版、印章、笺谱、画谱各类木版水印精品等共展出百余件作品,除了两版廿四节气图之外,还包括了一系列中国版画印刷史上的重要作品:如唐868年王刻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唐玄奘西行图》、《富春山居图》和《十竹斋笺谱》等等,以创老手法展现木板水印这门中国传统技艺。
据引见,本次展览由2017国度艺术基金赞助,延续在江西省美术馆、四川大学美术馆、浙江美术馆、中国美术馆盛大推出的《“中国印刷术的活化石:十竹斋木版水印艺术文献作品展”》是由杭州十竹斋艺术馆馆长魏立中历时近二十多年倾力打造,以其独有的创老手法,让木版水印这门传统技艺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经过这一主题展让观众欣赏到中国传统水印木刻艺术,看到传统文明在明天仍然能焕收回耀眼的光荣。
近年来,十竹斋艺术馆传承和梳理了中国版画印刷史上的重要作品,例如唐868年刻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廿四节气》系列作品、《唐玄奘西行图》、《富春山居图》和《十竹斋笺谱》等,再现了古籍和现代书画的风采;十竹斋在中国国度图书馆等地举行重要展览,作品为多家博物馆珍藏,《一团和气图》、《唐玄奘西行图》等木版水印作品被作为国礼;十竹斋木版水印艺术人才培育项目取得了2015年国度艺本次涌现的 AI、区块链和物联网热潮不同于以往,将对产业、社会和生活为数亿中文用户免费提供海量、全面、及时的百科信息,并通过全新的维基平台不断改善用户对信息的创作、获取和共享方式。产生真正堪称“颠覆性”的变革。IT 技术人员需要全方位地“换脑”:对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全面刷新,全面升级。术基金支持,为这门陈旧的艺术培育了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十竹斋木版水印艺术作品展”第二次荣获2017年度传达交流推行赞助项目。
杭州“十竹斋”是由明代篆刻家、出版家胡正言创建的书斋,他掌管的雕版印刷作品《十竹斋书画谱》和《十竹斋笺谱》是中国版画印刷史上的顶峰。20世纪30年代,鲁迅与郑振铎耗时七年编印《十竹斋笺谱》,使一度偃旗息鼓的十竹斋木版水印重现江湖。2001年杭州十竹斋艺术馆的成立可以说是让曾经寂静数百年的木版水印技艺得以重生。2014年,十竹斋“木版水印技艺”当选国度级非遗维护名录,杭州十竹斋艺术馆馆长魏立中是这一非遗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十竹斋”作为中国非遗走向世界的样板,关于江西乃至全国的非遗传承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它通知我们非遗技艺不只要在选择上目光独到、传承有序,更需求传承者拥有深沉的文明滋养和坚忍不拔的品格,在顺应时代大势的根底上,让世界深化理解中国,找到代表中国的共同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