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市施行医药分开综合变革整整一年。这段工夫,全市参与医改的医疗机构终究发作了哪些变化?患者看病有什么新感受?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访了本市局部医疗机构,现场看望医改一年带来的变化。
变化1
社区可拿慢病常用药了
“如今,社区的药品真是丰厚多了。”在德胜社区卫生效劳中心取药窗口,王大爷正撑着尼龙布兜子往里装药,他平常患有高血压、椎管狭隘、心率正常,之前常跑人民医院、安贞医院。“就去开个药,每月都去,到大医院还得挂号、排队,每次都得耗个大半天儿。”王大爷说,以前他常吃的高血压用药西尼地平和治心脏病的盐酸普罗帕酮片等社区医院都没有,本人只能硬着头皮一趟一趟奔大医院开药。去年医改施行后,王大爷在社区医院做了缺药注销,家门口就能取到药。“这环境好,人少,医生效劳也细致,一年跑大医院的次数少了。”王大爷笑呵呵地说。
医改后,为方便患者在社区开药,局部社区卫生效劳中心设立了缺药注销台,医院会依据患者注销状况停止补货。以德胜社区卫生效劳中心为例,药品种类较医改前添加了1/3,目前该中心共有900多种药,其中六七成都是国度根本药品目录中的常用药,105种四类慢病常用药也根本都涵盖在内。
如今,少量离家近、环境好的基层社区医院逐步失掉越来越多百姓的信任。“新医改启动一年来,医院门诊量添加了16%,来开药以及想签约家庭医生的慢病患者分明增多了。”德胜社区卫生效劳中心主任韩琤琤泄漏,德胜社区卫生效劳中心在一项对患者就诊记载的调查中发现,在社区签约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这一年中绝大局部都是先在社区就诊,根本完成了患者首诊在社区。
变化2
专家接诊的疑问重症患者多了
在首都医科大学隶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变态反响科,从保定专程过去的窦先生刚刚从诊室出来。“在遇到王学艳主任之前,我至多用了1000瓶鼻炎康,生活质量严重遭到影响。”往年53岁的窦先生被过敏困扰了快30年,却不断被误诊为感冒,不断从过敏性鼻炎开展到哮喘、荨麻疹,甚至呈现了尿痛等严重症状。
作为北京世纪坛医院的重点科室,变态反响科不断人满为患,王学艳主任的专家号更是一号难求。即使是医改后全院门诊量全体下降近8%的状况下,变态反响科的门诊量照旧是有增无减。但是,让王学艳觉得变化大的是,如今她终于无机会和工夫为更多像窦先生这样的疑问重症患者细致诊疗了。
“过来我接诊的患者里,有一半都是普经过敏患者或许干脆是来开药的。如今,医事效劳费分流了不少患者,如今我这儿至多80%以上的患者都是疑问重症。”王学艳说。
北京世纪坛医院院长徐树立表示,医改一年来,医院门诊量全体下降8%,尤其是副主任、主任医生等专家号的下降比例更多,有的科室甚至在20%左右。以前,由于普通号和专家号的价钱差异不大,有相当一局部不需求看专家的患者也挂了专家号。随着医事效劳费的出台,不同级别医生的医事效劳费价钱对于互联网金融P2P企业来说,支付市场完善的标准和管理系统将彻底改变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格局,不仅给从业者提供了的巨大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拉开了差距,也分流了患者。这样一来,医院的专家号好挂了,医生与患者交流的工夫长了,就连门诊的医疗次序也改善了。
变化3
支出分配更能表现医生价值了
在医药分开综合变革中,药价是绕不过来的话题。北京在变革中施行了药品阳光推销,这一举措使北京药品价钱全体下降8%。与此同时,还有CT、核磁等一些大型反省的费用降价。
采访中,徐树立引见,除了药品降价要素,医院还经过严抓合理用药和反省,降低了病人看病次均药费,增加了少量不合理用药。“如今,药品耗费量分明下降,去年全院药品收入增加了7000多万元,药占比从医改前的49%降低到如今的35%。可以说,医院的运营情况比过来更好了。”
医改前,医院里有的科室担忧核磁、CT等大型反省大幅降价后,医生的团体支出会遭到影响。在世纪坛医院,仅CT这一项反省,医院每个月支出就增加了近60万元。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一年来,不少医院医生的团体支出并没受影响。
对此,徐树立说,医院的支出分配次要和医生的任务量、任务效率、效劳质量等十余个考核目标相关,和各科室的支出以及药品、反省费用并不挂钩。
作为国度非物质文明遗产传承人,该院西医骨伤科主任葛凤麟拥有一套“葛式捏筋拍打疗法”。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巨匠级的医生,从医数十年来,医治费不断停留在25元,直到这次医改,他的医治费价钱涨了一倍多。“这是对医生休息的尊重。”这位67岁的西医巨匠笑着说。
患者建议
社区多放开一些
惯例反省项目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社区医院向大医院转诊的病例中,罕见的转诊病因多是脑梗、甲状腺疾病和心率正常。除了患者病情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转诊缘由就是:有一些化验项目在社区医院做不了,其中最罕见的一项就是甲状腺功用五项反省。无论是甲亢还是甲低患者,都需求活期停止甲状腺功用的化验,并依据反省后果来调整用药。如今虽然药物放开了,但是反省没有放开。
“其实每次转诊到大医院就是抽管血,但还占了一个转诊名额。”一位甲状腺疾病患者无法地说,我特别希望能有一种方式,比方我们能做的反省在社区做,不能做的反省项目请社区医院将样本转送到大医院,这样既能少抽一次血,还省去了向大医院转诊的费事。
一位社区医疗机构担任人表示,包括甲状腺功用五项反省、肺功用反省、血小板聚集率等十余项反省,这些疾病往往并责难以诊断,却仅仅由于反省做不了,而不得不把病人重新推到下级医疗机构,希望将来本市能更好地发扬严密型医联体的作用,更多地放开一些根底性的反省项目。
海淀试点“虚拟药房”
本报讯(记者 于丽爽 通讯员 江楠)社区医院药不全、品种少的成绩,在海淀又有新的处理途径。海淀区域药品供给链平台建立初见成效,“虚拟药房”已在双榆树等7家社区的卫活力构试运转,居民在社区就能拿到三级医院的药。
海淀区域药品供给链平台承当了海淀区医联体三级医院和基层机构药品目录对接义务,为落实分级诊疗提供支撑。2013年年底立项建立至今,包括虚拟药房、医院集团推销、海淀药品监管平台和处方外派平台四大中心模块。
“有了虚拟药房,和处方外派平台结合,一些药品社区卫生效劳中心不必进货,医生开处方的同时,经过智能化网络告诉配送商,由配送商送到社区,方便患者取用。正常24小时之内送到,加急当天可达。未来还可以送药到家。”双榆树社区卫生效劳中心相关担任人表示。
居民不必为了开药再去大医院排队,社区卫生效劳中心不必添加药房面积、订药数量,“虚拟药房”给实体药房装备了智能化库存管理零碎,不必人工清点,就可以掌握药品库存状况,选择“一键下单”,即可智能补库。
此外,经过海淀区域药品供给链平台的“药品监管平台”还能完成药品流通及运用的全流程监管。
目前,该平台已与北京市阳光推销平台对接,供给链零碎在17家社区卫生效劳中心上线部署,“虚拟药房”模块在双榆树、万寿路、花园路、北太平庄、甘家口、田村及学院路7家社区卫活力构试运转。下一步,海淀将推进剩余9家社区卫生效劳中心和111个社区卫生效劳站药品供给链“虚拟药房”建立,推进非区属24家机构“虚拟药房”项目立项。
本报记者 刘欢
(责任编辑:王惠绵)